補腎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但實際補起來時卻容易出錯。
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在補腎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是哪種腎虛,然后再對癥下藥。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補腎填精,陰陽同補的方子,簡簡單單的兩味中藥,幫你補回來。
腎精虧虛的癥狀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科專家丘保潤表示,中年人的身體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由盛轉衰,且現今社會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和家庭負擔日益加重,中年人大多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加之飲食失調、起居失常,容易未老先衰,出現須發早白,耳鳴眼花,腰膝酸軟,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記憶力減退等一系列早衰的癥狀。
腎精虧虛型的癥狀
須發早白,失眠健忘,頭暈耳鳴,步履乏力,腰膝酸軟,筋脈拘攣,容易疲乏,心煩不眠,食欲減退等證者。舌紅少苔,脈細數。
中醫怎么調理?
給大家介紹一個兩味藥組成的補腎精的方子,來自《圣濟總錄》,就是“二精丸”,組成是枸杞子和黃精。
黃精
黃精味甘,入肺、脾、腎三臟,可潤肺滋陰,健脾益氣,還能補腎填精,其性質平和,補陽而不滋膩,補氣而不溫燥,一些由于腎精虧虛,氣陰不足導致的容顏衰老,體弱多病,面黃發枯,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枸杞子
枸杞子是一個滋補肝腎,補腎明目的常見中藥,很多中老年朋友都用它來泡水喝,枸杞子性平,味甘,不僅可以補腎益精,聰耳明目,還具有潤肺的功效,而且同黃精一樣,其補益性質緩和,補而不膩,補而不燥,補而不留瘀。陰陽同補,肝腎俱佳。
總結來說,二者配合,滋補肝腎,補脾益氣,潤肺養陰,對于腰酸腿軟,須發早白,頭暈耳鳴,視物昏花,面老體衰都有很好的的作用,是一劑不可多得的佳品。
醫案
李某,男,58歲。
主訴:頭暈、耳鳴3年,加重3天。無嘔吐及視物旋轉,腰膝酸軟,足跟痛,怕冷畏風,時自汗出,大便干,舌紅苔薄白膩,脈滑數而沉取弱。
診斷:眩暈 證屬腎精不足,營衛不和,風痰上擾
治法:補腎精,和營衛,化痰熄風
處方:
熟地30g 山藥15g 山芋肉12g 杞子15g 炒杜仲15g白芍15g 桂枝10g 黃芪15g 膽星10g 天麻10g 僵蠶15g 川樸6g 珍珠母30g磁石30g 生姜3片 大棗4枚 7劑 水煎服
二診:頭暈減輕,腰膝酸軟、自汗畏風癥狀減輕,仍耳鳴,便干,舌紅苔少,脈來滑數,沉取無力。守上方加生白術90g,更服7劑。
半年后隨訪得知上藥堅持服用5個月,至今眩暈未曾發作。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播中醫診治思路,不作為用藥指導。具體用藥請在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