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那叫一個風云變幻。法國總統馬克龍想把美國的注意力往中國這邊引,好讓歐洲躲開美國貿易戰的 “炮火”,然后他這 “禍水東引”的計謀卻成了國際上的笑話。具體是怎么一回事?且聽我細細道來。
大家應該知道,特朗普上臺后,對歐洲的態度愈發強硬,不僅威脅壓縮甚至取消對歐洲的安全防務義務,還頻繁在貿易等領域施壓。為了緩解歐洲面臨的壓力,馬克龍親自前往華盛頓訪問,試圖與特朗普進行溝通。訪問期間,他多次暗示特朗普應將主要精力對付中國,而不是與歐洲發生貿易沖突,他聲稱美國不能同時與中歐打貿易戰,試圖制造 “二選一”假象,還暗示歐洲在某些方面可聯手美國對付中國經濟崛起 。
但是馬克龍的這些言論,不僅沒有得到特朗普的認可,反而還給歐盟招來了大麻煩。這不,馬克龍前腳剛離開華盛頓,特朗普便在白宮召開的第二任期首次內閣會議上明確表示,歐盟多年來一直在 “占美國的便宜”,以各種理由拒絕接受美國的汽車和農產品,雙方貿易逆差巨大。他還直言,歐盟的成立就是為了“搞砸美國”。基于此,特朗普決定對歐盟征收25%的關稅,且該稅率將適用于汽車和其他各種商品。
其實,特朗普對歐盟征收高額關稅并非一時沖動,其第一任期就曾對歐盟鋼鋁產品下手,且一直糾結于美歐貿易逆差問題。此次全面征稅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是特朗普深知中國難惹,與中國全面對抗無利可圖;二是想借關稅壓力吸引歐洲企業赴美設廠,推動產業回流以重振美國制造業;三是將其作為談判策略與脅迫手段,迫使歐洲在俄烏沖突解決、烏克蘭戰后重建及歐洲安全保障等事務上更順從美國意愿。
而面對特朗普下的關稅 “戰書”,歐盟方面迅速做出回應,稱如果美國真的對歐洲產品征稅,歐盟定會 “堅決且迅速地回擊那些自由公平貿易中不合理的壁壘”,全力保護歐洲的企業、工人和消費者,不讓不合理的關稅措施損害他們的利益。
從經濟層面來看,如果美國對歐盟加征 25% 的關稅,將觸發美歐貿易戰,對雙方經濟都將造成嚴重損害。歐盟對美出口將大幅減少,沖擊經濟和民生,因為歐盟大量GDP產值和就業依賴美國市場。而美國消費者也將受到影響,關稅成本最終會轉嫁給他們,推高物價,抑制消費。而從政治層面來看,這會加深跨大西洋關系裂痕,美歐關系本就處于二戰以來最糟狀態,此次關稅爭端無疑是雪上加霜。
如此嚴峻的美歐關系現狀,直接將美歐推向了貿易爭端的風暴眼,后續雙方將如何出招,全球又該如何接招,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一直關注,讓我們持續聚焦這場國際風云變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