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蘋果會紅
本篇編輯 | 靖文插圖
來源 | daan.illustrator
今日導讀
她曾以為,愛是推著孩子向前,直到她發現,自己推得太用力,孩子已經跌入了深淵。 她是一個用盡全力去“塑造”女兒的母親。她相信,愛就是讓孩子站在最高的領獎臺上,哪怕腳下的路布滿荊棘。她相信,愛就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哪怕那個“最好”是她的定義,而不是孩子的。她相信,愛就是讓孩子在無數個夜晚,獨自面對琴鍵,哪怕孩子的眼神早已失去了光芒。 她曾以為,自己是對的。直到她看到女兒手臂上整齊的、血淋淋的劃痕,仿佛每一道都是對她“愛”的控訴。那一刻,她的世界崩塌了。自己所謂的“愛”,沒想到早已變成了一把鋒利的刀,一刀一刀,割在孩子的心里。 她曾以為,孩子的優秀是她最大的驕傲。直到她發現,孩子的笑容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疲憊和絕望。她曾以為,孩子的成績是她最大的成就。直到她聽到孩子說:“媽媽,我好累,我不想活了。”那一刻,她發現自己所謂的“成功”,卻早已把孩子逼到了懸崖邊緣。 母親在絕望中尋找答案,孩子在痛苦中尋找出口。她們都在尋找,尋找那個曾經迷失的自己,尋找那個被愛包裹、而不是被愛壓垮的未來。 曾經,我家就像一個硝煙彌漫的戰場,我和女兒在 “雞娃” 的路上一路狂奔,碰撞出無數火花。這其中的酸甜苦辣,每一段都刻骨銘心。
女兒光環背后的煩惱
女兒快 15 歲時,她就像個小明星,漂亮得讓人移不開眼。那大眼睛像黑寶石,鼻梁高高的,立體的五官從小就收獲了數不清的夸贊,走在街上回頭率超高。不僅如此,她彈得一手好鋼琴,一等獎拿到手軟;跳舞時總是領舞,身姿輕盈;學習成績更是穩居班級前列,是老師眼中的尖子生。可誰能想到,這些耀眼的成績背后,藏著不少讓人頭疼的問題。比如她事事都想得第一,要強得不得了;妹妹出生后,女兒也已六七歲,還會拉褲子,十歲了還會尿床;奶奶去拔牙,回來的路上走不成路她不聞不問漠不關心;總是和妹妹爭個高下,有時還會動手打妹妹;在學校里她沒什么朋友,同學們都說她很高冷…
“郎朗式”幻想下的高壓牢籠
看著女兒的這些問題,我也曾幫助過她,但她似乎寧愿呆在自己的舒適區。
在選擇要一個成績好的娃還是一個人格健全的娃面前,我果斷選擇了前者。
那時的我,滿心都是 “培養出一個女郎朗” 的幻想,覺得只要鋼琴彈得好,其他都不重要。我會在她彈琴不上心的時候狠狠發脾氣,數落她,氣急了便會揍她,會不由自主地提起誰誰誰好優秀,鋼琴都過了幾級,彈的怎么怎么好。只要她練琴,她甚至可以不會做家務,不會洗內衣,不會做飯。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樣做會產生什么問題,我覺得我是為她好,我只想著讓她更優秀。
夏天的傍晚,窗外小伙伴們玩耍的歡笑聲傳進來,她卻只能坐在鋼琴前,一遍又一遍地重復那些枯燥的曲目。我在旁邊緊緊盯著,稍有不對就批評。節假日別人都在輕松度假,我們家卻被練琴的緊張氛圍籠罩著。直到她上四年級時,已練4年鋼琴的女兒。有一天我發現她練琴時眼神空洞,那越來越迷茫和無助的眼神,手指機械地在琴鍵上移動。那一刻,我心里猛地一揪,這樣下去,孩子都沒了靈氣,沒了自我,我是不是錯了?把孩子教廢了?于是,我咬咬牙,便給她停了鋼琴課。
轉戰文化課的瘋狂內卷
我和孩子爸都沒讀過大學,一路摸爬滾打才過上現在的生活,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兒身上,盼著她能通過學習改變命運,去見外面廣闊的世界。孩子爸覺得鋼琴可以放,文化課才是重中之重,從此,我開啟了 “雞娃文化課” 的瘋狂模式。我像個采購狂人,一下子買了十幾本練習冊,還到處打聽哪個老師教得好,給她報各種網課和線下補習班,學而思網校、猿輔導、清北網校、豆伴匠,周末補課老師的家里……都留下了我們的身影。每次考試成績稍有降低,我都會拉著她一起分析:“為什么只考了80分,丟失的20分是怎么丟的?錯題本一定要用上?!?/p>
女兒的早戀風波,讓我“神經過敏”
六年級的時候,女兒身邊多了個小男生,每天一起放學,有說有笑的。我這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腦海里全是早戀影響學習的可怕后果。不管班主任的解釋他們只是普通朋友,我還是不放心,堅決要求老師把他們的座位分開。沒想到,這件事對女兒造成的傷害非常大。從那以后,她和我之間好像隔了一層厚厚的墻。那段時間,她開始接觸耽美,我勸了好多次,但收效甚微。我心想只要別影響學習,就隨她。
拿起刀絕望的一刻,是我徹底錯了
以前我過生日,女兒都會精心準備賀卡,寫滿溫馨的祝福??沙跻荒悄?,我等了一天,什么都沒等到。我心里有點失落,但還是安慰自己:“只要她學習好就行,這些都不是問題,長大她就會明白我的苦心?!背踔械膶W業壓力越來越大,女兒的周末和假期被補習班塞得滿滿的。每次她不想去,我就開啟 “說服模式”。她雖然不情愿,但還是會去。我自學她的課程,她數學不太好,我便自補數學題,和她一起做,我還同步學習歷史、地理、生物題,和她一起刷題。有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我盡量心平氣和地和她分析錯題,鼓勵她繼續努力,看起來很乖的女兒同意了。
可晚上十一點多,我發現她戴著耳機聽歌。我一下子火了,沖過去把耳機扯下來摔在地上,質問她:“都考成這樣了,還有心思聽歌?不好好休息。” 那天晚上,我看到她寫在日記里的話:“我好累,要是從 17 樓跳下去,是不是就解脫了?” 我的心像被重錘擊中,又后悔又害怕。我意識到自己做事太魯莽,專門去給她買了一個新耳機,告訴她媽媽只是擔心你太晚睡會影響到你的學習。女兒面無表情,告訴我新耳機她不喜歡。我知道自己的脾氣暴躁,也曾建議娃爸,能否當一個寵溺女兒的爸爸?讓女兒在長期我的高控之下,有個心靈的出口。娃爸同意了,但每次在為數不多的居家時間里(他外地工作,很少回家),也都是在給娃講題,甚至寫出學習要求,打印出來貼在女兒上下鋪床上。女兒每天睜開眼就是這張紙,卻敢怒不敢言。娃爹回去工作后,我看著女兒,覺得不妥便把那張紙撕掉。初一暑假的一天,我無意間看到她胳膊上有幾道劃痕。我驚呆了,大聲質問她:“這是怎么回事?” 拉著女兒非要問清楚。孩子爸回來后,把不理智的我拉開,他的溝通方式便是和女兒講道理。講了三個小時,可女兒一句話都沒說。
過了兩天,孩子爸又溝通了三個小時,女兒還是沉默不語。我意識到我們可能真的做錯了,在朋友的建議下,帶女兒去看心理咨詢師。咨詢師告訴我們,女兒覺得感受不到愛,媽媽的脾氣讓她很壓抑。我不以為然,覺得孩子是在作,自己都是為她好,還不珍惜。脾氣暴躁這個事我承認,有句話說,媽媽要溫柔而堅定,于是我調整自己,卻只是溫柔堅定地要求孩子去上補習課……初二暑假,由于開學即將初三,面對中考,語文老師首先發力,要求孩子打卡背誦各種文言文。曾經的女兒背課文讀一會兒便會了。如今卻感覺力不從心,半天背不下來很是著急。我和孩子爸輪番上陣,給她各種建議,著急了還是會忍不住訓斥幾句。開學后,學業壓力和進度像座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9月中旬的一個晚上,她哭著跟我說:“媽媽,我好累,感覺快撐不下去了?!?我心疼地摟著她安慰,卻又看到了她胳膊上新的劃痕,密密麻麻的,我的心都碎了。
9 月底,女兒英語考單詞只考了 20 分,作業沒交還被老師點名,物理小測驗也不及格。我忍不住斥責她:“你最近到底怎么回事?怎么成績一落千丈?” 那天晚上,我看到她小臂上全是血淋淋的劃痕,整個人都崩潰了。聯系娃爸,還是一如既往的“您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他習慣性十點以后關機),問天天不靈,看著孩子的胳膊,我心如刀絞。我拿起刀絕望地對女兒說:“你是不是不想活了?那咱倆一起去死吧!” 說完,我就后悔了,看著女兒驚恐的眼神,我知道自己徹底錯了。
女兒一次次崩潰,我一次次覺醒
10月2日,我帶女兒去精神科醫院,醫院走廊里坐滿了眼神迷茫無助的孩子,看到他們,我實在想不到我精心培養多年的孩子將來也要變成一個這樣的人。我崩潰的在醫院的走廊里大哭,哭完了回來再看孩子,她也很無助地坐在那里。
大夫開完檢查單,說別害怕,只是心靈的感冒,但是必須吃藥。
女兒吃過藥后,雙眼無神的躺在床上,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女兒,我好害怕,哭著喊著用手捶打她,用腳踹她,問她:“你到底怎么了?!?/p>
女兒說:“初三了,班里沒有一個可以說話的朋友,我也感受不到愛,感受不到溫暖,我什么都不好?!?/p>
我說:“你學習不一直挺好的嗎?”
她說:“你知道我有多累嗎…...”
10月5日,我帶她去看香驅邪。10月7日,娃爸終于從工作中抽身回家陪伴。
我們又去看心理咨詢師,得知孩子最恨的人是我,我好無助,好心痛。
一個自己養了十幾年,愛了十幾年的孩子,突然間發現這十幾年來對她的愛都是錯的。結果還是被我養病了的女兒,用她的病、她的痛苦來點醒我……
我難過、自責,無法接受,國慶七天,我一直在流淚。
國慶過后,娃依舊去上學。吃了一天半的西藥,因為副作用太大,我不敢讓她再吃,只吃了舒肝解郁膠囊。
10月16日,我們去了北京的中醫院,嘗試中西藥結合治療。那時的女兒內心依舊充滿痛苦,她竟跟醫生說不想活了,想準備自殺。坐在她的旁邊,我萬念俱灰,咬著牙告訴自己,不能倒下。女兒不斷地吃藥,針灸、泡腳,10月31日再次復診,醫生說還要加西藥量。我感覺女兒的世界從這時候開始徹底崩塌,她說自己是個精神病人,甚至頻繁在學校里劃胳膊。西藥的副作用讓她困倦、嗜睡,無法學習,她開始不想上學,11月初,她跟學校請了長假,徹底躺平。這期間,娃爸的不耐煩以及對我冷漠的態度,讓我感覺生不如死,我第一次認真的想到了死。這一路走來,原來是我,是我說的話,是我做的,所有的,都是錯的,是我把自己的孩子都逼到了死路,是我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開始找心理咨詢師,開始向內求,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為什么要這樣,意識到自己的愚蠢,我開始修煉自己。娃雖然不去上學,但是這段時光卻顯得格外彌足珍貴。她給了我一次次反思自己、思考自己、修煉自己的機會。通過學習,我最大的改變是不再逼迫她做任何事情,開始彌補妹妹出生后對她的疏忽,支持她買二次元的各種周邊,給她買她喜歡的衣服。以前冷冰冰的她,現在每天會膩在我身邊,每天摟著我睡覺,會說媽媽我好愛你,出去玩的時候會給妹妹帶禮物、買零食,和妹妹在一起時也會有說有笑打打鬧鬧。以前我覺得冷漠無情的女兒,隨著我的柔軟,仿佛她也變得柔軟了。心理咨詢師說孩子這是退行,我寧愿她退行,再給我一次愛她的機會,盡管這個機會的代價有點大。
前路漫漫,雖然我和娃爸還是有焦慮,但是整個家庭,包括暴躁的爺爺全都做出了改變。這個改變對我們全家人來說都是十分難得的。未來不管如何,但我們都知道,家已不再是戰場。我們的愛,曾是孩子的枷鎖;孩子的絕望,曾是我們的盲點。愛不是推著孩子向前,而是牽著孩子的手,陪她走過每一個黑暗的夜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