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北京市各區一把手接受媒體采訪,就“京津冀協同發展”謀篇布局。
本期,我們為您梳理訪談中的重點話題,以及近期發生的教育大事,看看未來各區教育將有哪些新動向。
豐臺區
全力打造 “北京—雄安
人才科創走廊”
豐臺區構建了三地交流的“人才圈”,發布了“京津冀人才區域協同發展機會清單”,推進京津冀青年“雙創”會客廳、京津冀通辦中心的建設,落地“國際人才港”“京津冀青創營”,更好地服務河北、天津和北京的人才交流以及青年的創業就業。
豐臺區委書記王少峰介紹,豐臺區將全力打造“北京—雄安人才科創走廊” 建設先行區。目前,豐臺區已與雄安新區簽訂人才一體化發展合作伙伴框架協議,發布今年首批 “豐雄人才零界灣” 合作項目,吸引高層次人才團隊落地。北京市還將以該項目為牽引,協同大興、房山、經開區融入“北京—雄安人才科創走廊” 南部行動計劃,攜手打造人才引育 “共同體”。
房山區
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
科教產業融合新城
房山區統籌科技創新、生態保護、文旅融合等重點領域,在產業協作、交通互聯、民生共享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房山區委書記陽波介紹,房山區依托良鄉大學城科教資源,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教產業融合新城,成為房涿淶創新發展的 “新引擎”。目前,良鄉大學城已入駐5 所高校,聚集兩院院士 10 名、社科院學部委員 34 名、長江學者 67 名,省部級以上實驗室 89 個,為區域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
昌平區
兩所學校又有新進展
昌平區引入北京師范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構建育人為本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探索新時代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并結合區域特色和學生發展特點,豐富學科課程群,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發展創新能力,為區域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京師范大學昌平實驗學校為九年一貫制學校,位于沙河鎮創新基地 C-27-2 地塊。項目已完成樁基、止水帷幕、降水井施工,整體基礎工程施工進度已達30%。
北京師范大學未來實驗學校位于未來科學城(生命谷)生命科學園三期CP01-0601-0032地塊。項目占地6.73公頃,規劃建設規模為54個班級,提供2160個學位。學校計劃于2025年3月底正式開工建設,建設周期24個月。
大興區
全力打造京津冀人才資源“聚集地”
大興區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賦予的職責,推動產業、交通、生態、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全力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繁榮開放國門新城”。
大興區區長劉洋表示,在疏解承接協同方面,大興區抓住 “疏解非首都功能” 關鍵,圍繞資源共享、學校共建、研訓協同等達成教育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三地聯合培訓教師6000 余人次,吸引眾多中心城區優質資源和人才。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大興院區啟用后就診量超百萬人。黃城根大興學校、北師大附中高中住宿部已開學迎新。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持續深入,“興濱雄” 項目為三地人才搭建廣闊交流合作平臺,全力打造京津冀人才資源“聚集地”。
平谷區
提升區域特殊教育水平
近年來,平谷區錨定了農業高科技、物流大流量和休閑新時尚的“高大尚”發展路徑,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
平谷區區長狄濤表示,平谷區與天津市薊州區、河北省三河市和興隆縣相鄰,近年來,平谷區緊扣 “七有”“五性” 要求,加強民生工作,提升三地百姓獲得感。開展京津冀特教學校成長聯盟活動,提升區域特殊教育水平。強化區域創業就業聯動,簽署《“平薊三興”就業服務合作框架協議》,每年舉辦京津冀勞務協作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保障四地重點企業用工和重點群體就業。
密云區
啟動市區名校“手拉手”結對合作
近年來,密云區推動京津冀多領域合作結出碩果,持續深化與周邊地區在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合作,不斷提高區域協同水平。
密云區區長于海波介紹,在教育領域,密云區全面啟動市區名校“手拉手”結對合作,在全市率先開展干部教師輪崗交流,教育質量持續提升,群眾滿意度保持全市前列。與天津市寶坻區、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優質職業教育學校建立了結對關系,開展師生交流培訓、共享優質課程資源。目前,已累計接受河北籍學生來京訪學或專業技能訓練650余人,促進了教育質量的提升。
與北師大共建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日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北京師范大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未來,北京經開區與北京師范大學正式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在亦莊新城共建一所小、初、高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在基礎教育、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等領域攜手共進,聯合開展人才培育和科研攻關,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共同推動經開區教育事業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邁進。
雙方合作將進一步強化區域教育品牌,形成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從人才培養到成果轉化的完整生態鏈,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經開區將加快建設示范性教育項目,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家庭。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來源:北京日報 首都之窗
編輯:蘇珊 姜思瑤
校對:付磊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