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一看你哭,我也想哭。”
“媽媽,等我病好了,我們一起去天安門看毛爺爺吧!”
“媽媽……媽媽……”
2016年,唐冬梅和丈夫高飛商量后,決定不去救治年僅3歲的兒子揚揚,他們選擇傾家蕩產,用7天時間彌補對兒子的虧欠,讓他沒有遺憾的離去。
或許是察覺到了什么,也或許是因病早熟,揚揚沒有痛哭流涕,也沒有大吵大鬧,而是真誠的說道:“爸爸,媽媽,我想活著,這樣你們就不用傷心了。”
揚揚的話,讓唐冬梅和高飛內心中五味雜陳,他們不敢在兒子面前表現出來,只敢躲到病房外,偷偷地相擁而泣。
只是,面對揚揚如此強烈的求生欲望,身為父母的高冬梅和高飛,到底該如何抉擇?
七天
揚揚是一名3歲的小男孩,他是家中獨子,從小受到父母的呵護,卻沒有養成驕橫的性子,反而因格外懂事,被長輩和鄰居喜歡。
某次回家后,揚揚突然感到頭疼,雖然他以前也有過類似的情況,但這次的頭疼,與以往的痛感不在一個級別。
唐冬梅見狀,親自帶著兒子去四川一家醫院做檢查,醫生本以為開點兒藥就沒事了,可當他看到片子后,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揚揚的右腦中長了一個直徑約為9厘米的腫瘤,這種情況本來只要做了手術就能安然無恙,可問題就在于腫瘤的位置緊貼腦部神經,稍有不慎就會出現不可逆的后果,于是唐冬梅犯了難。
醫生表示:如果做了手術,雖有一些癱瘓的風險,但孩子能活;如果不做手術,那么孩子最多只能再活7天時間。
唐冬梅只覺得被一道晴天霹靂打中,她站在原地恍惚了許久,才扶著醫院的墻壁,緩緩去病房繼續照顧兒子揚揚,只是她心中的糾結和不舍,又該找何人訴說?
唐冬梅將情況告訴了丈夫高飛,兩人再三考量了家庭情況和結果后,決定放棄治療,一起陪揚揚度過最后的7天時光,他們詢問兒子想去哪里,揚揚回答:我想去北京,我們一起去天安門!
一家三口就這樣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車,可誰也沒想到,懂事的揚揚早已看穿了父母拙劣的演技,并試圖用自己的方式,讓父母重新開心起來,但,這可能嗎?
活在
火車上,揚揚沒心沒肺的嬉鬧著、快樂著,他就像一只不屈服于命運的白鴿,在廣闊的天空上無憂無慮地飛翔,然后靜靜地看著父母埋藏在眼底深處的那一份自責和悲傷。
唐冬梅和高飛就那么看著揚揚在胡鬧,他們沒有絲毫的阻攔,只想讓兒子在剩余的時間里盡情玩耍,他們只想把這一切當成最美好的回憶,可腦海中的回憶,如何能比得上活生生的人?
唐冬梅動搖了,她私下里向丈夫訴說了心中的想法,然后臨時改道,直奔北京首都兒科研究所,他們想在這里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拯救兒子的生命。
揚揚雖然對這個決定感到奇怪,但他沒有多說什么,因為他在這一刻,終于從父母那滿臉愁容之中,難得的看到了一抹不易察覺的釋然,而這,竟意外的改變了他的命運。
首都兒科醫院神經外科張冰克主任,在了解了揚揚的病情后感到非常棘手,他沒有把握治好揚揚,但當他看到揚揚眼神中閃爍的倔強,以及對活下去的強烈渴望后,決心放手一搏。
張主任召集了整個醫院的相關專家,共同討論手術的方案和可行性,他甚至向外院的醫生尋求幫助,以確保在手術時萬無一失,可是萬一手術失敗了呢?
由于時間緊急,張主任沒有更多的時間研究方案,他只能在最后期限找到唐冬梅和高飛,向他們再次強調手術的風險,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
兩人對此早有預案,他們簽署了器官捐獻登記表,這對于任何一對父母來說都是非常的殘忍,但他們更愿意相信,揚揚會用另一種方式活著,那么,揚揚又是什么看法呢?
揚揚堅定的說:我有一把槍,可以消滅腫瘤,然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天安門!
兒子的話,讓唐冬梅和高飛躲到病床外偷偷抹眼淚,他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只是帶著惆悵和糾結,將所有希望,全都拜托給了張主任。
六個小時后,揚揚從昏迷中醒來,他沒有看到父母,只看到雪白的天花板和一旁的各種儀器,揚揚腦中的腫瘤被完整取出,卻仍需在重癥監護室觀察一段時間。
唐冬梅和高飛站在玻璃窗后看著渾身插滿管子的兒子,早已哭干了眼淚,只剩下無聲的抽泣。
揚揚的手術成功了,但故事卻并未就此結束。
幸福
20個小時后,揚揚終于度過了危險期,他被轉移到了普通病房,這才再次看到神情憔悴的母親,以及愁出了胡子的父親高飛。
揚揚在重癥監護室里和護士關系很好,他堅信阿姨會有魔法,能讓他快點好起來,然后和父母一起去天安門,最后每次考試都是100分,可是,魔法真的存在嗎?
一個月后,揚揚的情況得到了緩解,能夠勉強下地走路,他沒有因手術而癱瘓,只是躺在床上許久,所以身體有些不協調,但這并無大礙。
隨著揚揚康復出院,他和父母一同去了天安門觀看了升旗儀式,還見到了教員的畫像,揚揚站在天安門前,興奮的對著爸媽說到:“我要告訴天安門,我們打敗了腫瘤。”
在之后的日子里,唐冬梅和高飛帶著揚揚逛遍了北京,他們的足跡走過動物園和長城,讓揚揚見識到了首都的繁華,也在心底埋下了一個天大的愿望,但他沒有對任何人說。
揚揚心滿意足地回到了老家,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看到了母親久違的笑臉,見識到了父親咧開的嘴角,然后就像從前一樣聽話懂事,只是揚揚在經歷了之后,性子中多了一份釋然和無畏。
唐冬梅和高飛并非冷血,而是愛子愛的深切,他們雖然年輕,但是也見慣了生死,他們知道癱瘓的人是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他們不想自己的孩子也過那樣的生活。
揚揚懂事乖巧,天真爛漫,這從他在節目中說的寥寥幾句話就能看出來,但他小小年紀就能看出父母的難處,能夠審時度勢,這樣的天賦,實在是令人驚嘆。
幸運的是,張主任的手術非常成功,他不光拯救了揚揚一個人,更是拯救唐冬梅的家庭。
這份恩德,比天更大!
今后,相信揚揚每次考試都能100分,最不濟,也要快樂健康的活著,
畢竟,他是消滅了腫瘤,戰勝了死神的男子漢!
參考資料:
1:北京衛視,《生命緣》,《我有一個心愿》與《北大醫院急診紀實》。(2017-10-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