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雖說關注胖胖的朋友里,占比更多是一些經歷過社會毒打的哥哥姐姐們。
但今天胖胖這個話題呢,對于那些剛步入社會、還沒怎么吃過虧的朋友們,就可以扯一扯,說道說道。
其實像胖胖平時跟人說話其實挺直來直去的,也不太喜歡設防,覺得做人應該“防小人不防君子”。
但現實是,社會上騙財騙色的事情太多了,胖胖身邊也見過不少例子。
胖胖自己在比較純情的階段,也吃過虧。
渣男撈女遍地都是,胖胖身邊呢,見過男的PUA女生讓她掏錢買房、付首付的,也見過女的PUA男生讓他買車的。
像現在的年輕人本來對戀愛和婚姻的意愿就不高,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去談個戀愛、相個親,結果還被人騙了感情、背上貸款,這以后誰還敢認真去談感情?
有時候真的容易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當然,這句話呢,僅僅只是適用于胖胖個人。
最近呢廣東臺、大象新聞曝光了一個新聞,“前女友劉佳”,說實話,這比“我幫爺爺賣茶葉”還狗血。
短短幾個月,至少36個深圳工薪男因為“戀愛”莫名其妙背上百萬房貸,甚至有些人是“前女友介紹”來的。
這其實就不是普通的情感詐騙,而是一場環環相扣的“精準收割”計劃。
咱們扯一扯,這“劉佳”是怎么運作的?
仔細看受害者的經歷,會發現她的套路非常清晰,而且每一步都踩在了現代社會婚戀焦慮和房產焦慮的痛點上。
精準選目標 —— 盯準30歲左右、在深圳打拼的男性。
這些人收入不錯,但買房還是個大決定。
他們普遍對婚戀有焦慮,渴望穩定關系,容易被“真誠戀愛”打動。
速戰速決 —— 整個“戀愛”周期不超過一個月!時間長了,男方可能會冷靜思考,但短時間內的高強度情感投入,配合“女方主動”“傳統價值觀”等要素,足以讓人喪失警惕。
制造剛需 —— “我很傳統,必須先買房才能同居、見家長。” 這個套路專門拿捏男性的心理,讓他們覺得這是戀愛結婚的“標準流程”,自然而然接受“先買房再談婚姻”。
推銷指定樓盤 —— 重點來了,為什么一定要買惠州仲愷高新區的某個盤? 為什么女方愿意自己掏3萬塊訂金?為什么開發商還推出十幾萬補貼?
這不是“女友體貼”,而是她根本不只是情感騙子,而是和開發商、中介有利益勾結!
房子一買,手續一辦,劉佳立刻消失,男方瞬間從“即將成家”變成“獨自一人還貸”。
至此,劇本走完,騙局收尾,開發商賣出了房子,中介拿到了傭金,劉佳可能也從中分成,唯一虧慘的就是這些被收割的男人。
這其實是一整套黑產鏈條
有人可能會說:“這些男人是不是太傻了?怎么就這么容易被騙?”
但問題是,如果只是普通戀愛詐騙,怎么可能短時間精準收割幾十個人,目標群體還如此一致?
所以胖胖覺得,這根本不是某個撈女的個人行為,而是房地產營銷的新變種!
從整個操作模式來看,幕后很可能存在系統化的利益鏈條:
仲愷高新區的部分房子,地產商庫存積壓,對深圳工薪族來說位置偏遠,通勤極不方便,正常情況下不會是他們的首選。
所以開發商需要“曲線救樓”,找接盤俠。
加上中介精準營銷 ,他們最懂什么樣的人容易沖動消費,特別是買房這種大決策,感情因素比理性分析更能促成交易。
而在正常情況下,“感情殺”是可以降低防備的,像中介推銷房子時,購房者至少還會思考一陣子。
但如果是“未來老婆”要求買房,很多男人會覺得這不是一筆交易,而是家庭的第一步,自然不會太計較。
加上這里面設計得很精妙,分贓機制明確,這所謂劉佳愿意掏3萬定金?這只是這個局中一個環節,只是“投標費”,買房成交后,她能從開發商、中介那里拿到更多的回報,穩賺不賠。
所以,整個騙局能成立,或者說社會上的任何騙局能成立,在胖胖見過的很多銷售套路里,就有鋪需求,挖痛點,制造稀缺等等設計。
像這個騙局呢,它踩準了三大社會痛點:
房地產焦慮+婚戀焦慮的雙重夾擊,讓很多人覺得“結婚前買房”是理所當然的選擇,甚至被當成“成熟和負責任的表現”。
這種思維模式一旦形成,就很容易被利用。
而社會認知的偏差讓這些受害者難以發聲。
如果是賭博、投資失敗導致負債,可能會引發同情,但如果是“戀愛被騙買房”,很多人反而覺得他們活該,甚至默認“被騙是他們自己蠢”,這種受害者羞恥感,讓他們更加不敢站出來曝光。
再加上法律邊界模糊,開發商和中介可以撇清責任,受害者自愿簽字買房,即便報警也難以立案,維權成本極高,導致這種騙局可以堂而皇之地進行。
真正該被追究的是幕后操盤者
所以這件事里,胖胖覺得受害者確實有部分沖動的成分,畢竟年輕人,誰沒有沖動的一刻呢?
但問題的根本不在于他們“理不理性”,而是說:
這種套路到底有沒有違法? 這種房地產營銷手段,是否已經構成欺詐?
開發商和中介是否知情? 他們是否默許甚至參與了整個騙局?
司法調查是否展開? 36個受害者,涉及的金額巨大,難道沒有人追責?
這些才是關鍵!
所以,這年頭,按胖胖之前經歷過的創傷來講,當然,這只是胖胖的個人經歷,就是戀愛可以談,但是要理性思維壓過感性一頭!
很多現實就是,現在的騙局,已經不只是騙個三五千,而是沖著你的幾十萬存款和未來二三十年的房貸去的。
所以,別把“買房并不等于愛情保障”,所以有真感情,其實跟買不買房沒關系。
戀愛別沖動,房子更別沖動,涉及大額支出,永遠要多個心眼,有時候一時沖動,就其實很容易掉進坑里。
聽過“酒托”“茶葉托”吧?
現在是“房產托”了,一不小心,房子沒了,伴侶沒了,錢還得自己還。
戀愛腦歸戀愛腦,錢包要自己看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