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主席為了推動“八大軍區司令對調”,特地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會議。
在這次會議當中,毛主席第1次見到了田維新。向來愛惜人才的毛主席,在見到田維新以后問了他一個很奇怪的問題。
毛主席究竟問了他什么問題?又為什么要問這樣的問題?
一、開國上將
田維新出生于1916年,山東東阿人,曾經擔任過總政治部副主任。他在1937年加入到范筑先將軍的部隊當中之后,進入到抗大一分校學習。
他個人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憑借著極其出色的戰爭思維和策略引起過很多中央領導人的關注,當年帶領部隊開展反蠶食、反封鎖和反掃蕩的斗爭,取得了非常多的勝利。
他的作戰風格非常的勇猛,指揮也很果斷,為當年擴大抗日革命根據地做了極其重大的貢獻。后來解放戰爭時期同樣也是憑借金城反擊戰和西海岸抗登陸防御戰,名聲大噪。
早年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就憑借著勇猛的作戰風格,引發過很多關注,當時還是第三路軍的少將參議。
雖然他的作戰風格比較勇猛,但當時他的直系領導卻是一個保守派,所以在抗日戰爭爆發初期,空有一腔抱負和想法,卻無法得以實施。
不僅如此,當時他所跟的領導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保命,在抗戰全面爆發以后,接連放棄了濟南和山東濟寧等多個地區,甚至被臭罵為逃跑將軍。
當時他的直系領導也是迫于無奈,在這樣的局勢之下屈辱的犧牲了。他自己雖然躲過了這一劫,但是從此就不再想走以前的路,決定要走上一條全新的抗戰道路。
他離開國民黨的部隊以后正式加入到共產黨部隊當中,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在工作中表現越來越突出,很快就被黨中央領導人發現,并且重點培養。
他本人也是讀過書,有一定文化的,戰斗經驗也比較豐富,后來在太行山抗大一分校進行深造學習軍事知識,與此同時也開始更加堅定自己要走的道路。
后來在抗戰過程當中,他更是勇猛作戰,在河南河北等多個地區,帶領部隊打出了非常耀眼的成績,到解放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包括在抗美援朝,都有過非常卓越的軍功表現。
建國以后他也在為國家,做著卓越的貢獻,他和其他的一些將軍不同,他本人非常喜歡到基層和繼續進行深入調查展開工作。
他不怕吃苦,也不怕困難,畢竟參加過多場戰爭,所以在工作當中也一直保持著他的戰爭時期的一些作風風格。
在那段特殊的時期里面,他也一直堅定不移的擁護著黨的路線和方針,實行著黨的政策,從來沒有過任何動搖。
即便是后來,在他退休以后,他也始終沒有放棄對國家大事的關注。在退休以后還在為很多官兵講,過去的老部隊的一些傳統,還參加編寫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六軍戰士的相關文獻。
二、被毛主席指定
毛主席一直都是非常愛惜人才的,田維新當年優越的工作能力,后來讓他成功被提拔到中央,自那以后4年的時間,他就一直在總政治部副主任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
1973年鄧小平先生重新被調回到北京,當時毛主席和鄧小平先生關于各個地區的軍區司令員的問題做了討論。
鄧小平先生非常看好田維新,后來在毛主席和鄧小平先生商量后,認為可以做對調地方上的軍區司令員工作,用這樣的方式來監管各個部門。
在那次會議結束以后,毛主席和田維新第1次見面問了田維新一個問題,因為毛主席知道田維新是山東東阿人,于是問他曹植埋在什么地方?
他作為東阿當地人對于自己老家的事也是有些了解的,因此告訴毛主席是在魚山,毛主席又問他魚山左邊的湖,他也回答出來是東平湖。
毛主席對于這個答案很滿意,之后沒過多久,毛主席就親自指定讓田維新負責總政治部。
外界對這些有一些傳言,有的人認為毛主席這樣的問題是考驗,重視革命軍隊的生命線,想要找一個和毛主席思想結合的人,因此這兩個問題就是對田維新的思想檢查。
其實無論是什么原因,最后的結果總是好的,田維新也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有能力的人。無論是田維新還是毛主席,最終做這些決策也都是為國家考慮,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殫精竭慮,才有了如今的盛世太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