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阿里巴巴2025年度公益榜揭曉,檸檬寶寶關愛行動、餓了么“助老e餐”、閑魚公益寶貝等13個項目獲獎。這本是一場表彰公益項目的晚會,卻因為一個人的出現,讓無數人濕了眼眶。
遠在幕后的馬云發來寄語,一句“下一個十年,讓我們繼續人人三小時”,瞬間刷爆網絡。這句話,仿佛一道溫暖的光,穿透屏幕,直抵人心。它不僅是一句簡單的號召,更像是老友的一聲呼喚,喚起了人們心中那份對公益的熱忱與執著。
十年前,阿里剛上市,當大家都在熱議財富和股價時,馬云卻帶著團隊問了自己一個深刻的問題:阿里人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時間該花在哪里?于是,“人人三小時”的公益理念應運而生。十年后的今天,阿里員工累計投入公益超350萬小時,誕生了螞蟻森林、團圓系統、無障礙導航等國民級項目。
馬云感慨:“公益改變了我們,而不是我們改變了公益。”這是多么謙遜又真摯的表達。公益,早已不是簡單的付出,而是一種雙向奔赴,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重塑了自己。
不難發現,2025年的馬云,似乎比過去五年更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2月11日,他穿著阿里Logo棉馬甲,在杭州西溪園區向員工揮手。那畫面,就像一位久未歸家的大家長,親切又溫暖。這一幕被外界解讀為“對阿里重回健康軌道的認可”。
自去年11月起,他多次現身阿里總部、螞蟻集團活動,甚至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與任正非、馬化騰同坐第一排。資本市場也因此反應熱烈,阿里股價2025年累計漲幅超68%,大家都說“馬云歸來,信心回歸”。
2024年,馬云在內網發文力挺新管理層改革,直言“阿里已回到健康成長軌道”。如今,阿里剝離非核心業務,聚焦AI和云服務,背后似乎都有馬云精神引領的痕跡。馬云雖不參與具體決策,但他的影響力卻無處不在。
說起AI,馬云早在去年就斷言:“AI將顛覆未來20年。”他認為AI對人類社會的沖擊將遠超工業革命,未來五年,全球40%的重復性腦力工作將被AI替代。在這種認知下,阿里全力投身AI賽道。
2月24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發布公告,計劃未來三年投入至少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計算和AI基礎設施,致力于長期技術創新。這一數字,超過了過去十年阿里巴巴的投資總和,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阿里和蘋果的合作更是引人注目。阿里為蘋果提供先進的AI技術支持,共同為中國市場的iPhone用戶開發了一系列創新AI功能,涵蓋語音助手、個性化推薦、支付解決方案等多個方面。這次合作,也再次證明了阿里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創新能力。
我們能夠感受到馬云的每一次發聲,無論是對公益的堅持,還是對AI發展的洞察,都深刻影響著阿里的走向。他倡導的“人人三小時”公益理念,早已融入阿里的企業文化,而對AI的前瞻性判斷,又引領著阿里在科技變革的浪潮中乘風破浪。
在下一個十年,當AI重構世界時,這個總愛說"讓天下沒有難事"的男人,又會給商業世界帶來怎樣的化學反應?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