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品行在遇事后高下立判,國家也一樣,美烏談判破裂,開啟互撕模式,歐洲各國一個比一個跳得歡,尤其英法,看到澤連斯基為他們出氣了(敢頂撞美國)一個出錢,一個出核的犒賞澤連斯基,歐洲這幾天真是好不熱鬧,英法爭做老大,普京卻冷靜得可怕,真相很扎心。
大家都知道,被美國轟出白宮后,澤連斯基徑直飛去英國,像英雄一樣受到高規格接待。英國大手一揮給烏克蘭26億英鎊貸款,英國還承諾打多久就支持多久,并向烏克蘭提供5000枚泰雷茲 LMM 輕型多用途導彈。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高興表示,LMM屬于高精度攔截導彈,在攔截低空目標和摧毀無人機方面有效性很強。但烏克蘭很快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這些導彈還不知猴年馬月才能送到烏軍手里。英國稱會在貝爾法斯特制造這些導彈,建廠、招工、采購必需原料,造好才能運到烏克蘭打擊俄羅斯。好家伙,合著誰都要宰烏克蘭一刀,給自己國家創造就業機會。
都到這時候了,歐洲還是各懷心思,嘴上說得再好沒子彈也毫無意義。美國已經停止援烏,歐洲真能像他們嘴上說得扛起援烏大旗嗎?真相是不能,這三年歐洲的舊武器打完了,彈藥庫存也見底了,關鍵是歐洲的武器生產依舊是個笑話,不是缺這就是短那。
所以即使歐洲全力支援烏克蘭也無法支撐前線,更何況有強烈援烏愿望的國家也就只有英國、法國、波羅的海,剩下的要么搖擺不定要么墻頭草。
俄羅斯一個月能生產25萬枚彈藥,而歐洲和美國加起來一年才能生產120萬枚,俄羅斯的產量是美歐的三倍。現在特朗普停止援烏,歐洲除了口頭支持,根本無法拿出真槍實彈,普京如此冷靜也就不足為怪了。
梅德韋杰夫調侃,歐洲衰弱到像個愛爭吵的老太婆,吵完之后還得依靠美國,這就是歐洲的現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