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最近,卓翼科技(002369)在二級市場上,可以說是傳言四起。
傳言一:公司官網上線的四款眼鏡,屬于技術前沿的AI眼鏡。
傳言二:卓翼科技將成為華為一體機(華為近期將推出的與DeepSeek有關的產品)的代工商。
對于市場傳言,公司公開信息中分別進行了回復:
- 首先,公司澄清公司產品為AR眼鏡而非AI眼鏡;
- 其次,是否成為華為代工以及具體涉及哪些產品,還需進一步核實。
話雖如此,但在二級市場卻激起了很大的水花。東方財富數據來看,2月19日開始,卓翼的股價連續5個漲停。截至2月28日,卓翼收盤價為13.08元/股,創下最近5年的新高。
來源:卓翼科技 (截至2025年3月1日)
然傳言易破,但收入下滑、連年虧損,負債率走高的業績困局,卻很是難破。
一、30億到15億,營收腰斬
具體來看,卓翼主營以下兩類業務:網絡終端通訊和消費電子。其中,網絡通訊方面的主要產品包括:接入設備(如:光纖接入設備)、無線覆蓋設備(如智能路由器)、無線傳輸設備等;消費電子類產品主要包括手機、智能手表和耳機等便捷式消費電子產品。
收入結構來看,2024年上半年,卓翼總收入規模為8.14億元,其中網絡通訊類約為4.90億元,占比約為60.27%;消費電子類收入規模為2.77億元,占比約為34.08%。
然而,隨著網絡滲透率幾乎飽和,卓翼所處的網絡終端通訊和消費電子行業陷入增長困境,行業競爭愈演愈烈。據財報披露,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卓翼選擇堅持大客戶策略。
來源:卓翼科技2024年半年報
根據公開信息,華為小米(01810)和三星等均曾是卓翼的客戶。但成為大客戶的供應商只是第一步,形成穩固的關系才是致勝的關鍵。
結果來看,卓翼的大客戶戰略并非那么成功。以華為為例,市場消息來看,2021-2023年間,卓翼確實獲得過華為十幾個產品的代工證書,但截至目前僅剩6個有效,大部分已被注銷。2024年后,也未獲得新的代工證書。
此外,從業績來看,更是顯而易見。2016年以來,卓翼的收入快速滑坡,已從曾經的30億腰斬為15億(2023年)。其中2016年的斷崖下跌,是由于公司業務模式從代工代采購物料轉變為代工模式,但2016年之后的下滑,就是業務縮水的實錘。
來源:營業收入
二、代工經營,毛利率低至冰點
除了收入腰斬,卓翼的毛利率也幾乎低至了冰點。2024年前三季度,卓翼的毛利率僅剩1.04%。
從業務模式來看,卓翼核心就是代工。在這種低附加值的業務模式下,卓翼的毛利率本就不高。數據來看,情況好的時候,卓翼的毛利率也只有10%-12%,勉強是家生產制造商的及格水平。
最近兩年,面對行業的激烈競爭,一方面各個業務自身的毛利率也在下降;另一方面,卓翼本就屬于重資產行業(2024年三季度末,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5.39億元,約占非流動資產的33.6%),業務規模下滑,產能利用率降低,毛利率低至冰點也就不足為奇。
來源:銷售毛利率
三、連年虧損,負債率飆升
單薄的毛利,再扣除期間費用支出,導致卓翼已連續多年虧損經營。
來源:凈利潤
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2024年,公司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75億元至2.25億元,同比增長45.19%至57.37%。由此可見,不僅虧損,似乎還有種越虧越多的趨勢。
連年虧損,導致卓翼一直在啃老本,流動性越來越弱。數據來看,最近幾年卓翼的流動比率每年都在下滑。2023年開始,已跌破安全值1。換句話說,此刻的卓翼科技,若不能很好的進行流動負債的期限管理,可能會造成流動資產根本無法償付流動負債的危機。
來源:流動比率
為了紓困,卓翼一直在借債輸血。從資本結構來看,2024年三季度末,卓翼的資產負債率已飆升到77.28%。資產負債率飆升一方面會增大財務風險,另一方面利息成本也會反噬公司業績,造成公司的業績壓力。
歷史數據來看,最近幾年,卓翼的財務費用持續在上升,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不斷地雪上加霜。
來源:財務費用
如此千瘡百孔的業績,不知卓翼路在何方?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