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 黃曉娟
【編者按】
春苗逢雨,萬物萌新,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如約而至。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在此背景下召開的兩會,承載著全國人民的熱切期待。
大人開會,小孩也關心。即日起,中國少年報·未來網以“兩會新聲 童向未來”為主題打造兩會“成長課堂”。在報刊網端用AI互動、虛擬主播、視頻新聞、沙畫漫畫等創新形式推出全媒體報道,既以童言童語講好“大國藍圖”,也以專業視角解讀“新政新聲”,既重點關注政府工作報告里的宏偉敘事,也把目光投向家庭餐桌邊親子共學的溫暖日常。在治國理政的運籌帷幄、建言獻策中,在護航成長的關注回應、你問我答里,一起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溫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為少年兒童的茁壯成長培根筑基!
中國少年報·未來網3月4日北京電(記者 魏博閱 張燕)“AI+教育”,挑戰與機遇并存。“今年以來,爸爸媽媽開始使用很多AI學習工具批改我的作業,有些題目爸爸媽媽不會做,但AI全知道,還能說出解題思路。”湖南少先隊員萬若琪說,“我也偶爾學著使用這些工具,但爸爸媽媽不是很支持我,說我應該靠自己去計算、去思考。我到底該不該使用AI?怎么合理地使用 AI呢?”就這一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廣西民族大學副校長黃曉娟,在接受中國少年報·未來網記者采訪時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我在課堂上會鼓勵學生用DeepSeek,但是不允許學生完全依賴DeepSeek,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黃曉娟委員表示。她認為,AI可以簡化工作流程,節省時間,但不能過度依賴AI,把對問題的理解和分析完全交給AI。作為學生,還是要發揚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要有問題意識,要認真思考。
“AI時代,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 尤其是創新意識,不能讓AI成為自己的頭腦,讓自己的頭腦成為AI的跑馬場。這是不對的。”黃曉娟委員指出,任何時候人類的創新精神都是非常珍貴的,這一點AI無法替代,但在收集和整理資料等方面,AI可以成為人類創新的好幫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