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見萬宜訊—智能駕駛賽道正經歷從技術儲備到規模落地的關鍵轉折點。更多親民車型加入智駕大戰也讓輔助駕駛能力的門檻進一步下降。在華為ADS 2.0、小鵬XNGP、蔚來NOP+、比亞迪天神之眼等多方勢力角力中,吉利通過"千里浩瀚"智駕方案開辟了一條突圍路徑,其戰略布局呈現出三大差異化特征:
一、數據閉環構建行業護城河
吉利系手握750萬輛L2級智駕車輛積累的百億公里真實數據,相較蔚來(累計數據約250億公里)、小鵬(超200億公里)等新勢力,在數據規模上已形成代際差。更關鍵的是,通過自研AI-Drive大模型每小時生成"萬公里級"虛擬場景的虛實融合能力,其數據生成效率達到特斯拉影子模式的30倍。這種虛實結合的數據工廠模式,在應對中國復雜路況的"鬼探頭"、"加塞狂魔"等長尾場景時展現出獨特優勢。
二、算力聯盟重構產業格局
星睿智算中心2.0的23.5EFLOPS綜合算力,不僅超越蔚來(超20EFLOPS)和小鵬(約6EFLOPS),更通過"智能汽車算力聯盟"構建起生態級競爭力。這種開放架構與華為全棧自研模式形成鮮明對比:前者通過整合階躍星辰、千里科技等伙伴形成算力池,后者依賴昇騰芯片構建封閉體系。在智駕算法迭代周期壓縮至周級的當下,吉利的分布式算力網絡可能更具擴展彈性。
三、天地一體安全體系顛覆傳統防御
30顆低軌衛星構建的全球監測網,使吉利成為唯一具備"上帝視角"的車企。相較于特斯拉依賴地面基站、華為依托通信基站的方案,天地協同感知系統在應對暴雨、濃霧等極端天氣時,可將定位精度從米級提升至厘米級。雖然目前這種衛星級的功能落地尚需時日,但這種全天候能力在粵港澳大灣區臺風季實測中,已實現暴雨環境下車道級導航零失誤的突破,未來可持開放態度。
橫向對比頭部玩家:華為ADS 2.0在無圖智駕的泛化能力上暫時領先,但其數據采集受限于合作車企規模;小鵬XNGP在城市場景滲透率占優,但受限于單車算力成本;特斯拉FSD雖算法先進,但中國道路數據積累不足。吉利則通過銀河+極氪+領克多品牌矩陣,構建起從10萬級到50萬級市場的全場景數據漏斗,這種立體化數據生態正是其沖擊智駕第一梯隊的底氣。如今當智駕門檻降低到吉利銀河全系產品上的時候,親民產品能體會到的是所有高階車型的數據積累。
目前千里浩瀚最入門的H1版本將會支持高速NOA和自動泊車APA,已經可以滿足基本的智駕要求。吉利銀河未來的全新產品都將搭載千里浩瀚智駕系統,真正實現安全高階智駕的普及。目前,千里浩瀚H1層級智駕方案已率先在吉利銀河星耀8和全新銀河E8(參數丨圖片)上全系搭載。今年下半年,吉利銀河品牌全新及改款產品,都將全系搭載不同層級的智駕方案。下半年,吉利銀河品牌還將發布一款搭載千里浩瀚H7層級智駕方案,擁有頂級算力的旗艦產品。
值得警惕的是,當行業集體跨過BEV+Transformer技術門檻后,智能駕駛競爭正從技術維度轉向成本維度。吉利H1方案以100TOPS算力下探至15萬級市場,直接對位華為ADS基礎版(20萬+)和小鵬XNGP標準版(18萬+),這種"以戰養戰"的平權策略,或將重塑智駕功能的價值評估體系。隨著H9方案雙Thor芯片(算力2000TOPS)落地,吉利在L3級競賽中已與奔馳DRIVE PILOT、華為ADS高階版站上同一起跑線。
這場智駕馬拉松的下半場,勝負手可能不再是某個單點技術的突破,而是生態協同能力的較量。吉利通過架構(GEA)+動力(雷神EM-i)+智駕(千里浩瀚)+衛星網絡的四維布局,正在編織一張覆蓋車路云天的智能網聯,這種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或許才是智能駕駛終局之戰的核心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