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關注“馬孔多官方旗艦店”,你身邊的跑步朋友!
采訪/阿杜
編輯/C小調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2025年東京馬拉松的征程已經落下帷幕,兩位馬孔多的跑友龍哥、榮哥也和大家分享了一下備戰以及參賽的過程。
東京馬拉松的征程已經落下帷幕,跑友龍哥的故事從中簽開始。
2023年首次報名時未中簽,2024年第二次報名就中簽了,這份幸運顯得尤為珍貴。身邊不少朋友多次報名都未中簽,甚至聽說有當地日本跑友連續18年都未中簽,相比之下,我實在是太幸運了。
中簽后,我便全身心投入備賽。此前整個夏天,我的跑量都維持在每月五六十公里,基本處于“躺平”狀態。但9月中簽后,我開始認真起來,9月跑量達到100多公里,10月和11月都跑了200多公里。在東京馬拉松賽前的12月、1月和2月,跑量更是每月都超過300公里。
期間,我還參加了北京馬拉松、徐州馬拉松、上海馬拉松。不過,這幾場比賽我都發揮得不太理想,主要是把它們當作東京馬拉松賽前的訓練,希望通過這些比賽積累經驗,進入比賽狀態,以期待在東京馬拉松這種國際賽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整個備賽過程,我都是有計劃、系統地進行。12月之前,我每周跑3 - 4次,保證其中一次是強度間歇跑,一次是節奏跑和乳酸閾跑交替,周末至少跑一個半馬,偶爾還會跑30公里左右的中長距離。
進入12月后,訓練量逐漸增加,每周至少跑4次,1月和2月甚至增加到每周5次。新增的訓練主要是輕松跑,并且基本遵循28原則,即20%的強度訓練,80%的有氧輕松跑。
即便在寒冷的冬訓期,我也從未停歇。蘇州最冷的時候能達到零下2 - 3度,江南的冬天又濕又冷,還伴著大風,但我依舊堅持訓練。今年冬天雨水較少,我的打卡率很高,如果偶爾下雨,我就在跑步機上慢跑一個小時左右。
在東京馬拉松前兩周,進行了最后一次長距離慢跑(lsd),跑了36公里。當時剛收到馬孔多c Pro的跑鞋,也正好借此機會磨合。這次訓練,平均配速是4分16秒,平均心率在164,整體訓練效果不錯。賽前一周的周末,我還跑了一次半程馬拉松,用時1小時23分多,把我的半馬PB提高了3分鐘,這讓我對東京馬拉松充滿信心,賽前我喊出了沖擊2小時55分、保底跑進3小時的目標。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賽前一天是周六,我原本計劃出發前往東京,結果航班臨時通知延期15個小時。這幾乎意味著我要錯過比賽,因為可能趕不上領取參賽號碼簿了。無奈之下,我只能取消原航班,多花了1000多塊錢臨時買了一張前往東京的機票,這一折騰,導致我休息得很不好。
賽前一周,我從網上的跑友學了一個“充碳”方案,前4天高蛋白低碳水,盡量消耗掉身體內的碳水儲備,最后兩天80%碳水、20%蛋白質。但這個方案可能并不適合我,或許是因為年紀的原因,再加上腸胃敏感度高,在星期四,也就是賽前第3天,由于攝入蛋白質,肉類過多,我出現了消化不良的癥狀,導致體寒痰多,跑步時狀態不佳,呼吸也跟不上,喉嚨里的痰又黏又多,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東京馬拉松期間。
到達東京后,因為航班的原因,我更加疲憊,頭暈乎乎的,感覺有點輕微發燒,類似感冒癥狀,但我也不確定是不是感冒。好在出發前我帶了感冒藥,到酒店后吃了藥就趕緊休息。期間一共吃了兩次感冒藥,直到東京馬拉松當天早晨醒來,我發現頭暈和疲憊的感覺消失了,這才確定自己能正常參賽。
比賽當天,進入出發區域,排隊上廁所花了近20分鐘,回到起跑區,已經沒有站立的空間,只能站在路邊人行道,也沒空間拉伸活動,密密麻麻的跑者,起跑時根本跑不開。
雖說前5公里是下坡,但我第1公里的配速竟然是5分35秒。我心里著急,一邊跑一邊計算后面要怎么追回時間,還要輾轉騰挪躲人,直到10公里處,平均配速才追到4分19秒,可整個過程體感并不好。
10公里以后,太陽出來了,我只能頂著太陽跑。而且我感覺東京馬拉松的水站分布不太合理,雖然左右兩邊都有,但一邊只有5個飲料站和5個水站,取水時非常擁擠,需要不停地躲閃前面取水的跑者,這既分散注意力又消耗體能,導致我的節奏全亂了,配速忽高忽低,一會兒405,一會414,甚至還有430的時候,這種混亂的節奏一直持續到二十幾公里。
隨著溫度越來越高,出汗增多,每站必進,還好背心透氣,沒有黏在身上,保證了散熱效率。
25公里開始,賽道有一些起伏,雖然起伏不大,但這讓我的節奏更加混亂,只能不停地調整。到34 - 35公里的時候,我已經提不起勁兒去追趕了,心態也逐漸崩掉,最后只想著不要崩、不要走路,堅持跑完。
幸運的是,這次比賽我沒有拉肚子,之前參加馬拉松經常會遇到拉肚子的情況,一旦拉肚子,比賽基本就“崩”了。
這次由于天氣原因,加上之前身體有點小狀況,我始終沒有達到最佳比賽狀態,最終以3小時6分56秒的成績完賽,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
這次東京馬拉松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當我們認真去準備一件事情時,努力很重要,但影響結果的因素有很多,有時候即便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結果。不過,不努力肯定不會有好結果,未來我還是會繼續努力,爭取在下次比賽中突破自我。
比較重要的經驗,就是不要輕易在比賽中嘗試新的策略,最好在訓練中嘗試,比如磨合新跑鞋也是這個目的。
第一次參與東京馬拉松的跑友榮哥,也分享了他的東京見聞。
我是天津野跑社的跑團成員阿榮,從天津馬拉松開始,我陸續參加了國內的廈門馬拉松、上海馬拉松、武漢馬拉松、成都馬拉松、青島馬拉松等賽事。然而,我從未參加過國際賽事,更別提大滿貫賽事了。
2025年東京馬拉松報名前夕,跑團里的“莊神”在群里告訴我們,悅跑圈的線下活動有機會獲得東京馬拉松的參賽資格。當時我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了這個活動。11月份,我意外地收到了中簽短信和東京馬拉松賽事的官方郵件,得知我真的獲得了參賽資格。我立即將這個好消息分享到跑團群和家人群,大家都為我感到高興,也十分羨慕。
但遺憾的是,從12月份開始,我頻繁感冒,加上天氣原因,月跑量始終沒有超過100公里。于是,我調整心態,決定以完賽為目標來準備這次比賽。
這時,跑團里的“Mark”大神給我發了一個馬孔多活動的鏈接。我發現這個活動并沒有配速要求,而東京馬拉松的完賽要求是7小時,所以我就報名了。
平時跑步時,我用馬孔多的產品比較多,也比較信任它們的品質。我購買了從帽子到鞋子的全套參賽裝備。在比賽前兩周,我穿著這些裝備(鞋子、襪子、墨鏡、帽子)跑了30公里。當時天氣較冷,不適合穿背心或短褲跑步。之后的兩周,我保持一周3次的頻率,每次跑5公里。
比賽前兩天,我抵達東京,和一起前來的伙伴們在711便利店喝了咖啡,然后去領取參賽號碼。與國內賽事不同,這次的參賽物品中沒有參賽包、參賽服,也沒有面包、牛奶之類的補給,只有購買存包服務的人會得到一個類似垃圾袋的塑料袋。主辦方只提供參賽號碼牌和一張地鐵卡。
參賽前一天,我和為我加油的伙伴們去了新宿、銀座等地游玩。很多店鋪都是10點或11點才開門營業,我們按照10點半的時間出發。一路上,我們看到很多跑步的人,跑步氛圍非常好。有的跑者手上戴著馬拉松參賽手環,有的則沒有,還有人穿著清涼的裝備在步行或跑步。我們一直玩到腳底發麻才回到酒店休息。
比賽當天早上5點50分,我起床簡單洗漱,吃完早餐,穿上一套嶄新的裝備,懷著激動的心情前往馬拉松起點。起跑后,剛開始還有一點涼爽,但很快就開始熱起來了。跑到半程馬拉松時,我大概用了1小時3分鐘。過了半程后,我開始覺得肚子有點不舒服,于是降低了配速,慢慢地跑,最后變成了走一會兒跑一會兒。我開始掏出手機拍攝周圍的跑者、加油的人群以及各種補給。
東京馬拉松的路面非常好,沒有坑坑洼洼,非常平整,甚至連井蓋都與路面齊平,讓我跑步和走路時都不用刻意關注路面。東馬的賽道整體以平路和下坡為主,當然在折返路線上,有下坡就必然有上坡。
跑到大約32公里時,我的加油伙伴們為我吶喊助威,還給我拍照,我的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最后2公里,我稍微提速了一些,最終以5小時7分鐘09秒的成績完成了比賽。
接下來,我想分享一下這次穿著馬孔多全套裝備的感受。以往跑完馬拉松后,我的雙腿會非常酸疼無力,走路都很吃力,但這次雖然訓練不足,我卻能正常上下樓梯。回到酒店洗漱時,我發現腳底也沒有起水泡,這應該是鞋子和襪子起到了很好的緩沖和防摩擦作用。
在整個比賽中,帽子和墨鏡讓我感覺很涼爽。比賽開始沒多久,云就散開了,我的臉部沒有曬傷,也沒有出現視覺疲勞。當天穿背心的決定也很正確,護臂的透氣性很好,干得很快,讓我感覺很涼爽。我還在露出的皮膚上涂了足夠的防曬霜,所以也沒有曬傷。壓縮短褲也沒有讓我腿部磨傷。
比賽結束后,我簡單洗漱,泡了個熱水澡,感覺又恢復了活力。我終于圓夢大滿貫,圓夢東京了!
跑友們,馬孔多跑步官方直播間上線啦!在這里,我們會分享有用的跑步知識、有趣的跑步段子、跑友故事和產品評測等等,還會不時為大家送上各種福利!
打開抖音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馬孔多跑步官方直播間,讓我們一起健康跑步、快樂跑步!
*我們尊重原創,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謝謝!
*馬孔多常年法律顧問:北京浩天律師事務所 宗科濤 趙麗佳 黃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