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甲風暴》是目標軟件開發并發行于1998年的一款國產即時戰略類游戲,在那個RTS游戲被《紅色警戒》《星際爭霸》等國外大作統治的時代,另一款國產RTS《血獅》曾承載著無數玩家的期待,卻最終以失敗告終,成為國產RTS游戲發展史上一道難以抹去的傷痕。而《鐵甲風暴》作為國產游戲,雖然模仿《紅警》的痕跡嚴重,但它能取得30萬套的銷量,在當年無疑也為國人爭了一口氣。
《鐵甲風暴》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32世紀,玩家可以操作分別代表斯科特·懷特上校的火鷹軍團、總督克里格·安德森的帝國衛隊和吉姆·庫伯將軍的地球聯邦這三方勢力之一來進行游戲。
火鷹軍團的武器注重機動性和靈活性,很多武器都具有較高的移動速度和攻擊速度,適合進行快速突擊和騷擾戰術。帝國衛隊的武器則更加強調火力和防御力,他們的武器威力較大,建筑和單位的生命值也較高,能夠在正面戰場上承受大量的傷害。地球聯邦的優勢在于強大的空軍力量,其武器和單位在空戰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與《紅警》相比,《鐵甲風暴》最具特色的當屬自由組合機甲的玩法。在《紅警》里建造單位就是點一下對應按鈕,等著造出來就行,而《鐵甲風暴》與傳統即時戰略游戲中預設好移動單位不同,在游戲中機甲被分成了武器、動力、運載、裝甲、測量五個模塊。
武器模塊包含機槍、飛彈、火焰武器、激光武器等多種類型;動力模塊即機甲的核心發動機,發動機馬力越大,機甲跑得越快;運載模塊相當于底盤,有腿式、輪式、履帶式、氣墊式等多種移動方式;裝甲模塊用于升級護甲,測量模塊則可擴大視野射程。就像搭積木一樣,每個部件都有不同的屬性和功能,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戰術需求來搭配。
不過這還不是最牛的,作為一款國產游戲,《鐵甲風暴》居然實現了完全中文界面和全程語音,讓國內玩家徹底擺脫了RTS游戲的語言障礙,能夠更好地理解游戲劇情和操作提示,這在當時滿是英文界面的游戲市場中顯得尤為珍貴。
由于《鐵甲風暴》當時讓玩家看到了國產游戲的潛力和可能性,曾一度被國內各大媒體瘋狂贊揚,因此時隔一年之后,目標軟件還推出了它的資料片《鐵甲風暴之黑色戰線》。
《黑色戰線》在地圖、任務、機器人部件、建筑物上都做了大量增新,但最令人驚喜的當屬三個陣營的獨特終極武器了,他們的功能和效果相互制衡,讓游戲變得更加平衡,也更具策略性。
新增的黑市交易飛船也為各方提供了獲取額外資源和裝備的機會,相對公平地影響著各個陣營。每個陣營都可以嘗試與黑市交易飛船進行交易,獲取原本可能屬于對手的武器裝備,增加了游戲的隨機性和平衡性,使各陣營在資源獲取方面有了更多的變數和策略選擇。
不過與當年國外那些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傳播的RTS大作相比,《鐵甲風暴》的確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陣營設計方面,除了建筑風格和個別移動單位設計不同外,其他內容幾乎完全相同,要是和《星際爭霸》那樣,把每個陣營都增加一些獨特的單位和玩法風格,相信它的結果一定會好上很多。
大家還記得這款當年同《紅警》齊名的國產RTS嗎?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