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農商銀行成立于2009年7月8日,是在整合原馬鞍山農村合作信用聯社及所轄分支機構的基礎上,經股份合作制改造而成立的一家地方性法人銀行機構。目前,馬鞍山農商銀行共設營業網點56個,遍布馬鞍山市所有鄉鎮,同時在省內合肥、淮北、宿州、蚌埠、滁州、宣城、黃山7個地市設立1家省內分行和9家省內支行。在全國發起設立了21家新華村鎮銀行,分布在7個省及兩個直轄市。
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同筑生態文明之基。2015年8月,馬鞍山農商銀行在全國中小銀行中率先開辦綠色金融業務,通過綠色信貸倡導綠色環保理念,有效引導社會經濟資源。2017年12月,馬鞍山農商銀行牽手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共同打造綠色商業銀行,在銀行業綠色轉型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邁進。為實現綠色轉型目標,銀行對內建立了覆蓋全行的綠色轉型組織架構,從員工“綠色”能力建設到全行內部低碳運營,全方位培育綠色發展理念;對外加強與國內外專業機構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綠色銀行的社會效應,加大對綠色環保項目的支持力度,深度挖掘污水處理、可再生能源、工業節能改造、碳排放權質押等領域的融資機會。
支持鄉村振興戰略
普惠與綠色金融融合
馬鞍山農商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做好“三農”工作,大力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建設項目,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好農民工金融服務工作。馬鞍山農商涉農貸款投放力度持續加大,整村授信工作全面鋪開,“三資”引流帶動存款提升,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不斷得到提升。
2024年末,全行整村授信工作已完成184個行政村簽約,簽約率100%;在7個行政村開展每周四“就近辦”業務,并完成其6.4萬戶村民預授信工作,預授信99億元,涉農貸款余額91.04億元,較年初增加23.27億元,增幅34.33%。
此外,馬鞍山農商加大農村地區小額信貸投放,以“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為抓手,服務鄉村振興,通過糧補、農保、承包土地、宅基地等數據信息,拓寬農貸目標客戶;大力推進消費貸營銷擴面工作,優化消費貸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精準營銷優質客戶群,擴大授信面,增加授信額,提高消費貸在城鄉居民中的滲透率;加強農村地區客戶經理隊伍建設,調整優化農貸審批流程,綜合提升農村經營主體和農戶的融資便利度;大力推進金農企e貸、商e貸,穩步推進全行小微貸款的線上受理。
馬鞍山農商充分把握發展機遇,以資本市場IPO為契機,作為“立足城鄉、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及城鄉居民、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銀行,聚焦普惠金融不動搖,以數字化科技創新為動能,倡導“知新更新 至善至美”的企業文化,不斷提升服務能效。
案例一
助力小微 ,“出租E貸”助力新能源車消費
2022年,為響應政策號召,同時減少自身經營成本,馬鞍山市有不少出租車司機有購買新能源出租車需求。對此,馬鞍山農商銀行與出租車公司對接宣傳了行內綠色貸款“出租E貸”,客戶經理持續跟進了解出租車司機師傅需求,縮短從收集材料到貸款發放期限,審批授信效率高。
該產品具有純信用、無抵押、期限長、利率低的特色和優勢,有需要更換為新能源汽車的出租車司機均可申請,核實從業經驗、能力和穩定性后,即可獲得貸款授信。該貸款提高了馬鞍山農商行普惠金融服務能力,有利于地區公共交通進一步節能減排。
案例二
“綠色+普惠”稻蝦連作貸款
馬鞍山農商銀行從組建初期就堅持“立足地方、服務三農、支持中小”的市場定位,自2018年開始將綠色轉型與農村普惠金融緊密結合,根據各分支銀行所在地區的氣候條件和資源稟賦,設計了多款適合中小農戶的綠色農業貸款產品。
稻蝦模式是一種將淡水小龍蝦養殖與水稻種植有機結合的種養模式,馬鞍山地區地處長江以南,水資源主富但利用率不高,水質良好氣候濕潤,為小龍蝦養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條件。通過“稻蝦養殖”這一生態化連作模式,小龍蝦糞便可為稻田提供高質量的生態有機生物肥,形成優勢互補的生物鏈,不僅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實現生態增值更可減少水稻田農藥及化肥用量,提高稻米品質,最終提高土地和水資源的利用率,增加農戶經濟效益。
目前,馬鞍山農商銀行已在所屬馬鞍山地區各分支行及下屬村鎮銀行推廣此項綠色農業貸款,從技術及資金雙方面解決農戶種養殖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此類惠農綠色貸款的發放,將解決農民收入問題與綠色發展納為一體,探尋中國農村地區綠色發展的新途徑。
案例三
水產養殖及蟹肉加工貸款,帶動農村婦女就業
馬鞍山農商銀行精準對接“三農”資金需求,落實普惠金融政策。
據中國漁業年鑒顯示,安徽省螃蟹養殖面積位列全國前三,是優質河蟹主產區之一。中國優質河蟹苗種第一鎮安徽省“烏溪鎮”,魚米之鄉的優良水質為蟹苗及成蟹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
針對螃蟹產業貸款資金需求較為集中、市場行情變化快、季節性特點明顯的情況,馬鞍山農商銀行為當地的水產養殖的企業提供貸款,切實為農村經營主體解決發展資金難題。
社會效益案例:馬鞍山農商銀行為馬鞍山市某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貸款,支持工廠建設及富有特色的蟹產品/農產品加工工業,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此加工廠的成立為周邊村民增加就業機會,特別是當地婦女就業,有效解決村民就業問題,輻射帶動就業人數達200人以上,輻射帶動400戶農民養殖致富,增收增幅達到10%以上。
案例四
“村銀共建+整村授信”,催生服務鄉村振興加速度
2022年5月12日,馬鞍山農商銀行率先與石橋鎮政府整村授信政銀共建簽約,正式啟動整村授信工作。馬鞍山農商銀行圍繞“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產業金融”,充分整合行內運營流程、數據資源,積極運用黨建引領信用村評級結果,創新整村授信工作模式。通過增設專項考核、每周常態化走村入戶采集、全村預授信并豎立公示牌、數字賦能小額貸款授信實現極速審批、開展村部“就近辦”織密金融服務網等方式,助力“千萬工程”、共建“和美鄉村”,為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而賦能增勢,并逐步構建政府支持、市場認可、運轉高效的農村金融服務新格局。
案例五
助力三潭枇杷銷售,展現金融企業擔當
2022年5月,三潭枇杷主產區因疫情的反復,造成了枇杷的滯銷。為緩解這一局面,縣委縣政府牽頭召開了枇杷鮮果銷售引導推進會。馬鞍山農商銀行歙縣支行主動聯系坑口鄉政府及瀹潭村村委會,及時了解果農銷售困難,并第-時間向總行匯報相關情況。經請示后,馬鞍山農商銀行采購枇杷鮮果900余箱近7000斤,部分緩解了疫情帶來的枇杷滯銷難題。
助農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疫情當下,馬鞍山農商銀行主動履行社會責任,踐行金融企業助力三農的服務承諾,展現了金融企業的社會擔當。
案例六
綠色轉型助紓困——智慧能源貸
固德威公司在項目的推進中,遇到了企業流動資金不足,又缺乏合適的擔保方式,無法快速推進分布式光伏電站業務的情況。馬鞍山農商銀行在了解相關情況后,對并網的電站進行多次實地調研,查看固德威的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相關數據。在充分了解到分布式光伏電站可以大大節約企業電費,同時有助于優化企業生產管理,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后,為符合準入要求的企業創新推出了“智慧能源貸”,滿足了企業融資需求,解決了企業還款壓力,為項目的落地提供更強的保障。
截至2024年末,馬鞍山農商銀行為38戶企業提供綠色貸款,貸款總額14883萬元,切實滿足了企業的融資需求。
THE END
CAFI公眾號部分文章亦發布于以上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