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所謂的卡賓槍,實際上就是在標準型步槍的基礎上,縮短出來的一個型號,比標準型體積更小,更便于攜帶,主要適用于炮兵、工兵、騎兵和其他非一線戰斗兵種使用。
那咱們這篇文章就來盤點一下,二戰期間各國的10種卡賓槍。
1、有坂三八式卡賓槍
這是日本在二十世紀初期,基于標準的有板三八式步槍,改進出來的一種縮短型卡賓槍,在當時主要裝備日本的炮兵部隊、騎兵部隊或工兵部隊,因此別名也叫“三八式騎槍”,作為“三八大蓋”的卡賓型,它的尺寸從1280毫米縮短至966毫米,重量大約3.34千克。
三八式卡賓槍發射的也是6.5×50毫米有坂步槍彈,大體結構和內部零件都與原版的三八式步槍通用,同時也增加了防塵蓋,不過三八式卡賓槍的槍管上面增加了上護木,并不像標準型,槍管裸露在外面。
2、莫辛納甘M1938卡賓槍
這個是在標準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一種卡賓型號,在1938年定型,也可以叫莫辛納甘M1891/38型卡賓槍,或莫辛納甘M38卡賓槍,在當時由蘇聯的伊熱夫斯克和圖拉兩家兵工廠進行生產,二戰期間裝備給蘇聯的炮兵、通訊兵、騎兵和后勤部隊使用。
莫辛納甘M1938卡賓槍全長在1020毫米左右,空槍重量3.45千克,至于其他的設計都和原版的M1891/30步槍相同,只是將標尺原來的100~1000米刻度,改為了從數字1~10,這意味著該槍的射程變短。
3、莫辛納甘M1944卡賓槍
這個是二戰時期蘇聯軍隊裝備的第二種卡賓槍,是在上一款莫辛納甘M1938型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兩者的外形基本相似,同樣都是發射7.62×54毫米彈藥,彈倉容量5發,全槍長度為1028毫米,空槍重量3.9千克,在當時和M1938型共同裝備蘇聯的騎兵、炮兵和后勤部隊使用。
不過莫辛納甘M1944卡賓槍對比之前的M38型也有所改進,比如它增加了一個一體式的四棱形刺刀,平時不可拆卸,只能折疊,該槍曾在五十年代初期,還援助給了赴朝鮮作戰的中國志愿軍使用,后來在1953年我國對其仿制成功,生產出了國產版的1953年式步騎槍。
4、卡爾卡諾M1938卡賓槍
二戰期間意大利軍隊,仍在大量使用一戰時期的卡爾卡諾M1891系列栓動式步槍,在這個系列中,也衍生出了多款卡賓槍,要說在二戰中最常見的型號,那就是卡爾卡諾M1938型卡賓槍,也可以叫卡爾卡諾91/38型卡賓槍。
卡爾卡諾M1938型卡賓槍的全槍長度大約1021毫米,空槍重量3.4千克,發射的是7.35×51毫米卡爾卡諾步槍彈,彈倉容量為6發,有效射程大約300~400米左右,該槍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產量很多,主要裝備意大利的炮兵、空降兵和工兵等,而且在二戰結束后,繼續裝備了意大利軍隊一段時間,之后才被自動步槍取代。
5、貝蒂埃1907/16卡賓槍
這是繼法國勒貝爾系列步槍之后,研發的第二代栓動式步槍,初代型號誕生在1890年,并一直不斷改進和衍生新型號,比如出現過1890標準型步槍、1892型卡賓槍、1907標準型步槍,以及在1916年問世的1907/16型卡賓槍,這個通常也被稱為貝蒂埃1916型卡賓槍,在一戰和二戰中都被法國軍隊使用。
在二戰期間貝蒂埃1907/16型卡賓槍成了法國軍隊的主力,一般裝備騎兵、突擊隊、炮兵、偵察部隊、通訊部隊等使用,該槍全長大約945毫米,空槍重量3.25千克,發射的是7.5×54毫米步槍彈,彈倉容量5發。
6、勒貝爾1886卡賓槍
勒貝爾1886是世界上第一種發射無煙火藥的步槍,它也是來自于法國,在1886年問世,在當時一直都是法國人心目中最驕傲步槍,更是從一戰一直使用二戰,該槍發射的是8×50毫米勒貝爾步槍彈,彈倉容量8發,其中卡賓型經過大幅度縮短,全長大約960毫米,空槍重量3.76千克,不過彈倉容量只有3發。
在二戰初期,法國陸軍中仍有一部分勒貝爾1886步槍和卡賓槍在服役,其中卡賓槍主要裝備給工兵部隊、后勤部隊以及騎兵部隊等使用。
7、李·恩菲爾德No.5 Mk I卡賓槍
也可以叫“叢林卡賓槍”,這是英國在1944年,根據東南亞的叢林作戰經驗,設計的一種栓動式卡賓槍,當然也是在標準的李·恩菲爾德No.4步槍的框架上改進而來,叢林卡賓槍的全長在1000毫米左右,空槍重量3.2千克,為了減小開火時槍口產生的火焰,因此還在槍口上增加了一個喇叭狀的消焰器。
該槍發射的仍是7.7×56毫米步槍彈,彈匣容量也是10發,有效射程200~400米左右,但由于叢林卡賓槍誕生的時間比較晚,所以二戰期間的英國軍隊使用的比較少,主要裝備給了傘兵、突擊隊等使用,在二戰結束后才被大規模使用,其中還包括很多英聯邦國家的軍隊,也裝備了這個型號。
8、毛瑟Kar98K卡賓槍
這個應該都熟悉吧?也就是各大電子游戲中的名槍“98K”,這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直都是德國軍隊的主力步槍之一,毛瑟Kar98K本身也屬卡賓槍,后面的“K”是德語“Kurz”的縮寫,代表的就是“短”的意思,該槍的前身是毛瑟Gew.98型步槍,而Kar98K就是在此基礎上縮短而來的,最終在1935年定型。
作為卡賓槍的毛瑟Kar98K,全槍長度1107毫米,空槍重量3.9千克,發射的是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彈倉容量5發,有效射程500~600米左右,在二戰中該槍被德國軍隊大量裝備,也不只有工兵、炮兵在裝備,常規的步兵、空降兵等也用這槍,雖然進入四十年代德軍開始用半自動步槍,但毛瑟Kar98K在當時依舊是德國軍隊的主力。
9、M1卡賓槍
二戰期間的美國卡賓槍和其他國家的理念不一樣,美國的卡賓槍并非是在標準步槍上進行縮短而來的,而是屬于一種全新的、且獨立的武器,美軍在當時主要裝備M1、M2系列卡賓槍,在這當中屬M1系列最常見,這種武器發射的是7.62×33毫米子彈,比美軍常規步槍用的7.62×63毫米子彈短了一半,這也使得M1卡賓槍的有效射程在300米以內,殺傷性也要處在手槍和常規步槍之間。
M1系列卡賓槍在當時就相當于現代MP7、P90這樣的單兵自衛武器,在二戰中的用途主要也是裝備給軍官、汽車駕駛員、通訊兵、炮兵、后勤部隊和裝甲部隊等人員用來自衛,而且發射的縮短型彈藥后坐力小,精準度高,同時子彈體積小,配備了15發可拆卸式彈匣,這種武器在當時深受美軍以及盟軍的喜愛。
后期推出的M1A1型卡賓槍,還去除了固定槍托,增加了一個手槍式握把和能折疊的簡易槍托,這個型號在當時主要裝備給美軍空降部隊使用,還有一部分出口給了英國軍隊。
10、M2卡賓槍
M1卡賓槍問世三年后,在1944年又推出了M2系列卡賓槍,雖然外形類似,結構類似,但M2加裝了快慢機,可以半自動射擊和全自動射擊,并配備了30發弧形彈匣供彈,也是發射7.62×33毫米子彈,不過這個型號在當時很稀少,只有少量裝備部隊使用。
同樣,在M2的基礎上,也推出了使用折疊槍托的M2A1型卡賓槍,這個當年有少量裝備空降部隊試用。
還有在二戰臨近結束時,也就是1945年8月左右,結合了M1和M2的特點,又衍生出了M3型卡賓槍,最大特點就是增加了一個碩大的紅外線瞄準鏡,具備夜間作戰能力,M3繼續使用M2的30發彈匣,但不可全自動射擊,這個型號有極少數在太平洋戰場試用過,真正裝備美軍使用是在五十年代初期的朝鮮戰場上,當時還被我國志愿軍繳獲過。
以上就是二戰各國的10種卡賓槍,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與關注,后續更新更多相關內容的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