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年畫佳天下
作者:徐傳武、黃海蓮
曹州年畫,即山東省菏澤市曹州木版年畫,是傳承有序、極具地方鄉土特色的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曹州年畫歷史悠久,起源于宋、繁榮于明,清初則進入鼎盛期,民國時代繼續發揚光大,民間傳世佳作浩如煙海。新中國建立后至今,活態的木版年畫仍彌久不衰。曹州年畫融合了古曹州的風俗和地緣文化特色,形成了以古代小說、戲曲和民間神話故事為主要表現內容的曹州木版年畫。經過不斷完善,已自成體系。曹州年畫區域廣闊、品種多樣、粗獷大氣,歷史悠久,是我國民間藝術百花園中一朵奇葩,足以與全國四大木版年畫產地相媲美。在中國木版年畫寶庫中,實屬一個稀有富礦和有待發掘的藝術瑰寶。曹州木版年畫博物館(籌),所藏宋金、明清至民國(含菏澤冀魯豫邊區)與新中國建立以來年畫原作、雕版及制作工具等逾萬幅(件、套),其精品與孤品不下三千件。經初步統計,還發現鐫刻有160多家店鋪堂號確鑿款識,這是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曹州年畫是山東的,更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一
贊收藏宣傳研究曹州年畫專家李永良先生
作者:徐傳武
(一)
永志曹州韻,
良匠遺雅篇;
藏珍凝歲月,
年畫韻千年。
(二)
曹州年畫珍,
李君輯玉金。
研究傳古韻,
宣傳揚國魂。
(三)
亂世黃金旺,
盛世貴收藏;
慧眼識珠寶,
家國享榮光。
(四)
有心花不發,
無意柳成行;
閑逛舊市場,
日久富寶藏。
(五)
初看太平常,
細審富琳瑯;
輯佚救存亡,
勘察真相飏。
(六)
古物盈齋室,
搜羅歲月長;
護珍傾熱血,
雅意頌流芳。
(七)
寶閣藏千韻,
奇珍聚咱家;
心傾文韻事,
德厚綻芳華。
(八)
精心搜逸品,
睿目辨遺珠;
志求百載俗,
情牽萬卷書。
(九)
年畫綻曹州,
君心歲月留;
藏研傾熱血,
美譽四方流。
(十)
年畫成非遺,
李君傾心力;
啼血成玉碧,
功勛映青史。
二
數字詩戲贈收藏宣傳研究曹州年畫專家李永良先生
作者:徐傳武
一片癡心凝年畫,
二毛雖斑意氣佳;
三更時或夢集錦,
四時寒暑樂無涯。
五味嘗遍甘辛辣,
六神有主邪弗怕;
七巧牛女天河跨,
八仙過海各執法。
九天雖高攀有志,
十面埋伏摧枯拉;
百苦百難無所懼,
千萬輝煌耀云霞。
注釋:摧枯拉,“摧枯拉朽”之節縮用法,比喻迅速地摧毀腐朽頑固勢力。
三
雙數字詩戲贈收藏宣傳研究曹州年畫專家李永良先生
作者:徐傳武
一心一意愛國寶,
二目聰明二耳嬌;
三羈三絆敢擔挑,
四時四方甘辛勞。
五行五味盡知曉,
六神六欲皆滔滔;
七月流火通七竅,
八仙八器渡海潮。
九九有難膽氣高,
十面埋伏十面銷;
百戰百勝真英豪,
千千萬萬成果耀。
注釋:雙數字詩,前人有數字詩,似未見以雙數字入同一句詩者,今試作以戲贈,望方家哂正。
四
七古·贊李永良和曹州年畫
作者:徐傳武
曹州年畫韻悠長,
千載傳承綻異光;
宋始繁榮明繼盛,
民承佳作墨流芳。
館藏瑰寶逾數千,
版刻堂號史韻彰;
幸有李君傾熱血,
非遺煥彩頌華章。
注釋:李君,指多年收藏宣傳研究曹州年畫的專家李永良先生。
五
五古·贊李永良和曹州年畫
作者:徐傳武
曹州年畫古,
宋元韻悠揚;
明盛傳佳藝,
清興綻瑞光。
館藏凝歲月,
君志護遺芳;
竭力傳珍寶,
非遺美譽彰。
注釋:君,指多年收藏宣傳研究曹州年畫的專家李永良先生。
六
寶塔詩·贊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徐傳武
她,
美畫,
燦云霞;
曹州為家,
數百年生發,
而今更加光大;
李君嘔心潤奇葩,
花香千里碩果滿架,
終齊魯芳艷九州嘉佳。
注釋:①寶塔詩,從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數,從一字到多字句。像這樣字數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詩橫寫,外形就像古代的寶塔一樣,故名。②李君,指多年收藏宣傳研究曹州年畫的專家李永良先生。
七
倒寶塔詩·贊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徐傳武
李君凝神聚力心血瀝,
曹州年畫列省非遺;
宋元初創萌芽始,
明清鼎盛繁期,
至今香漫彌;
木刻遍布,
菏澤地,
瑰麗,
奇。
注釋:①倒寶塔詩,從多言起句,依次減少字數,從多字到一字句。像這樣字數逐句減少,如果把全詩橫寫,外形就像古代的倒置寶塔一樣,故名。②李君,指多年收藏宣傳研究曹州年畫的專家李永良先生。
八
雙寶塔詩·贊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徐傳武
永良 曹州
情長,藝優,
研古畫,年畫久,
護衛年光;意韻長留;
傳承心志壯,起源于宋元,
踏遍曹州街巷,繁榮明清悠悠,
探尋年畫舊時相;鄉土特色意濃稠;
往昔盛景心中不忘,木版鐫刻藝術不朽,
今朝努力讓技藝流芳。傳世佳作熠熠耀千秋。
文化傳承貢獻自己力量,粗獷大氣精美珍細各有,
用熱愛續寫光輝燦爛篇章。歷史瑰寶情深意厚佑九州。
雙寶塔詩:寶塔詩乃從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數,從一字到多字句,像這樣字數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詩橫寫,外形就像古代的寶塔一樣,故名。將兩首寶塔詩并排排列在一起,形如兩個寶塔并列,故名雙寶塔詩。
九
鶯啼序·贊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千年韻凝古郡,繪曹州歲序。宋時起、繁至明清,鼎盛還看初度。鋪陳處、山川人物,琳瑯萬象皆成趣。任時光流轉,遺風總留鄉土。
木刻傳神,線條勁健,把民風細訴。色彩里、濃墨重彩,盡藏煙火情愫。憶當年、名傳四野,店鋪盛、堂號無數。更堪夸,珍品盈倉,孤遺難數。
新元交替,舊物重光,“福本”熱潮赴。嘆小販、專家爭購,轉瞬星馳,散落天涯,境內外去。李君永良,傳承傾付,搜羅精萃護珍寶,守初心、無畏艱辛路。弘揚技藝,甘為薪火傳燈,續寫藝史新著。
非遺煥彩,文化長流,看此花再吐。愿歲歲、遺珠煥彩,后世同瞻,古韻悠揚,永昭鄉土。功垂畫史,情牽桑梓,他年回首曹州處,望年畫、熠熠如星聚。長歌當頌英賢,守護非遺,韻傳萬古。
注釋:①《鶯啼序》,詞牌名,又名《豐樂樓》,是所有詞牌中字數最多的詞。②福本:“書本”的音變,指內里夾有鞋樣子的木刻或手繪圖畫的書本子。
十
夢游仙·贊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憶千年。宋時初綻韻綿綿。歲月長流,明清輝耀更空前。承傳。木痕鐫。民間萬象入華箋。粗獷大氣多彩,盛世歡景繪毫端。店鋪林立,堂號留款,萬幅精品盈軒。嘆興衰過往,瑰寶難掩,魅力依然。
遙念舊歲流年。民國繼盛,佳作遍鄉園。新中國、木版仍熾,意韻長延。夢魂牽。幸有俊彥,李君永良,矢志承傳。匠心獨運,技藝新研,再續畫里山川。
古玩潮初起,福本涌現,熱遍塵寰。小販專家競取,看曹州年畫綻芳妍。縱然海外飄蹤,根魂未改,齊魯情無限。望未來、薪火恒常燦。文化脈、世代相傳。愿此珍、永耀人寰。守鄉土、美譽滿坤乾。頌賢才志,千秋畫業,共譜新篇。
注釋:《夢游仙》,詞牌名,又名《戚氏》《醉翁吟》《太守操》《西施》《微雨灑庭軒》。是所有詞牌中僅次于《鶯啼序》的字數“次最多”的詞。
十一
望海潮·贊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曹州年畫,千秋遺韻,源流宋始輝煌。明盛繼興,清初鼎盛,民間技藝流芳。品類綻繁光,看粗獷風致,色彩濃彰。市井鄉村,歲時裝點韻悠揚。
欣逢俊彥傳揚。有李君志壯,守護傾囊。尋古探微,收珍聚寶,數千孤品滿倉。商號識中彰。展傳承宏業,美譽昭彰。愿此非遺煥彩,世代共馨香。
注釋:①望海潮,詞牌名,調見宋代柳永《樂章集》。是詞牌中字數頗多的詞。②李君,指多年收藏宣傳研究曹州年畫的專家李永良先生。
十二
六州歌頭·詠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庠齋倦客,曾歷藝途長。逢休放,機緣訪,遇年章。意難忘。自此情傾付,二十載,傾心力,投財餉,珍遺藏,護繁昌。宋起金承,明清盛時旺,民國流芳。至黃河泛處,四省界傳揚。千載時光,韻悠長。
憶初開放,珍奇廣,多流往,痛肝腸。農耕仰,傳文化,倚雕梁。綻光芒。題材多呈異,戲文講,俗風彰。承古尚,民情狀,意昭彰。萬幅珍藏,精品其間放,愿獻傾囊。望非遺升位,館立展琳瑯。遠播遐方。
注釋:六州歌頭,以賀鑄《六州歌頭·少年俠氣》詞為正體,是詞牌中字數頗多的詞。
十三
蘭陵王·詠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歲八旬,曾事文林藝圃。退居后,書肆網間,偶觸曹州木版畫。情牽自此著,探古,研搜歲暮。金宋始,千載傳承,泛區黃鄉韻長駐。
當年市初煦,引各地賢儔,淘古尋趣。珍奇年畫紛流去。幸李君心力,護藏堅守,逾萬精品手自聚,愿捐付邦土。
欣睹,非遺錄。望更上層樓,申級高步。專館籌建編書目。盼古韻傳遠,眾皆傾慕。菏澤文化,藉此盛,四海慕。
注釋:①蘭陵王,詞牌名,又名“大犯”“蘭陵王慢”等。以秦觀《蘭陵王·雨初歇》詞為正體。②李君,指多年收藏宣傳研究曹州年畫的專家李永良先生。
十四
賀新郎·詠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古鄆霞光透。念先生、半生逐藝,志情深厚。退隱猶懷文化夢,邂逅年畫雅秀。自此始、傾心相守。宋韻金風千載事,任時光、流轉情依舊。藏護苦,歲華瘦。
千年技藝傳薪久。溯淵源、宋金肇始,明清盈阜。雕版精魂凝民俗,承載鄉思盈袖。看珍品、萬千盈牖。愿獻珍藏傾熱血,盼非遺、更上層樓構。興古韻,頌功懋。
注釋: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金縷詞”“金縷歌”“風敲竹”“賀新涼”等。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因以《稼軒長短句》為準。
十五
摸魚兒·詠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嘆流年、歲華偷換,古稀猶護年畫。當年退隱機緣巧,邂逅藝林奇葩。情難舍。便自此、傾心守護春秋夏。搜羅不暇。看宋韻金風,明清逸彩,萬幅綻華夏。
思往昔,千載傳承未罷。汴梁遺韻傳下。農耕記憶憑它訴,堂號百馀家。根土扎。魯蘇豫、邊區舊俗留佳話。非遺初掛。盼再上層樓,館成集萃,精品耀文化。
注釋:①摸魚兒,詞牌名,又名“摸魚子”“買陂塘”“雙蕖怨”“邁陂塘”“山鬼謠”等。以北宋晁補之詞《摸魚兒·東皋寓居》為正體。②春秋夏,“春夏秋冬”的縮略語用法,指一年四季。
十六
采桑子·贊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一)
古稀猶記當年事,緣結年畫。緣結年畫,三十馀秋護寶華。
宋金傳韻明清盛,綻彩曹洼。綻彩曹洼,愿獻珍藏眾口夸。
注釋:曹洼,曹州、菏澤,古謂多低洼、沼澤之地,故稱。
(二)
曹州年畫千秋韻,宋始源長。明盛昭彰,清初輝煌耀彩光。
民國繼盛傳佳作,寶庫珍藏。稀礦流芳,藝術瑰寶綻馨香。
注釋:采桑子,詞牌名,又名“丑奴兒令”“丑奴兒”“羅敷媚歌”“羅敷媚”等。以和凝《采桑子·蝤蠐領上訶梨子》為正體。
十七
十六字令八首·贊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一)
畫,曹州年畫佳天下。藝精奇,李君傳韻雅。
注釋:李君,指多年收藏宣傳研究曹州年畫的專家李永良先生。
(二)
畫,曹州年畫燦云霞。傳有道,瑰寶綻芳華。
(三)
畫,曹州年畫紛至沓。如雪花,遍地布奇葩。
注釋:紛至沓,“紛至沓來”的節縮用法,形容接連不斷紛雜而來,極言其多。
(四)
畫,曹州年畫廣無涯。綻華夏,藝彩耀萬家。
(五)
畫,曹州年畫品相佳。濃鮮艷,千年貌芳華。
(六)
畫,曹州年畫萬姓夸。情滿灑,處處綻春花。
(七)
畫,曹州年畫溉澤遐。源宋夏,根脈深深扎。
(八)
畫,山東非遺選中她。百尺進,世遺奮力跨。
注釋:十六字令,詞牌名,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燕銜杯”“花嬌女”。是所有詞牌中字數最少的詞。
十八
數字詩·贊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一藝傳承歲月悠,
二宋淵源韻自留。
三明清盛聲名遠,
四海傳揚美譽收。
五方共賞民俗寶,
六代賡續意未休。
七情凝彩繪佳景,
八面來風譽九州。
九轉功成精藝在,
十全盛績耀千秋。
百代珍藏凝古韻,
千般煥彩耀金甌。
十九
寶塔詩·贊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賞,
賢幫,
承畫章;
李永良強,
曹州藝韻長;
年畫源起宋金,
明清鼎盛綻華光;
品種繁多鄉土情藏,
木版鐫刻瑰寶綻芬芳,
贊先生守護非遺綻新芒。
注釋:寶塔詩,字數為一字至多字,形如寶塔而名。
二十
倒寶塔詩·贊李永良先生和曹州年畫
作者:黃海蓮
承千載文化年畫實不凡,
民間藝術魅力真無限;
集多樣品種廣而燦。
源宋繁榮至明間,
清盛民國仍傳,
至今尚綿延;
非遺瑰寶,
久且遠;
輯研,
贊。
注釋:倒寶塔詩,字數為多字至一字,形如寶塔而名。傳說民國狂人熊十力寫有“倒寶塔詩”譏罵蔣介石:“脖上長著癟葫蘆,不花錢買篾梳,蟣虱難下口;一生無憂,禿禿禿,凈肉,頭。”哂其體而仿之。
附錄:
曹州木版年畫收藏研究者李永良先生介紹
李永良,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人,菏澤一中老三屆。1974年山東大學中文系畢業,由國家包分配至菏澤地區藝術館,負責《菏澤文藝》和《群眾藝術》編輯及全區群眾文化活動輔導工作。
1985年省政府批復成立菏澤藝術學校,地區行署給予開辦費二萬元、編制十人,于距城15里的一家水利預制廢棄工廠負責建校與招生工作,當年招收山東梆子科學生50名,本人兼任政治課。由于辦學條件及師資嚴重不足,1986-1987年初省文化廳連續兩年三番五次黃牌警告,一再要砍掉的情況下,本人以校為家,同時在山東省藝術中心(原省山東梆子劇團)、省戲校和當地兄弟單位以及一大批剛剛改制分流的民間老藝人熱情支持下,不但沒有辦垮,反而于全省中等藝術學校匯演獲獎名列前茅。菏澤藝校亦變成一座花園式學校。由于成績顯著,1987年底地區分配一名勞動模范名額,經全體教職工和學生投票一致推薦了我本人,我還被授予“全區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其間,我還被晉升為中等專業學校講師。
1991年調入菏澤地區博物館,晉職副研究館員,當時時興單位創收,開始著手第三產業,曾帶隊赴海南進行農業開發。同時初步接觸收藏工作。2000年前后,國內古玩舊貨市場進一步放開。為了以藏養藏,2005年在“孔夫子舊書網”開設了一家網上書店,2010年即獲得山東好信譽唯一的特色三鉆。
新世紀之交,隨著古玩舊貨市場放開,菏澤市木版年畫“井噴式”涌現,一時形成了菏澤“福本子”熱,吸引了國內文玩小販及有關專家前來搶購,在全國遍地開花結果,以致被他地收藏展覽并出版年畫專集,其中不乏國家級像“中華書局”及“文物出版社”的鴻篇巨制。眼見本土曹州年畫大批量流失,本人二十多年來投巨資予以購藏保護。現曹州木版年畫博物館(籌),所藏宋(金)、明清至民國(含菏澤冀魯豫邊區)與新中國建立以來年畫原作、雕版及制作工具等逾萬幅(件、套),其精品與孤品不下于三千件。同時經初步統計,且發現鐫刻有160多家店鋪堂號確鑿款識。
繼1974年大學讀書期間在大眾日報主筆發表《揭穿中庸之道的反動實質》,同年4月入選山東人民出版社《工農兵批林批孔文選第三集》。此后在國家、省、市等各級書報刊發表有關論文及調查報告上百篇。近十幾年來,為了宣傳曹州木版年畫,又利用新媒體,同時還注冊了“曹州年畫”個人公眾號,發表曹州年畫研究文章約百萬字。
大批量的曹州年畫實物及有關地方史志記載,菏澤才是山東西部地區木版年畫的真正發源地。為保護本土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幾年來,又通過成立“曹州年畫社”等方式,在全市各縣區扶持和培養了一批木版年畫傳承人,開展群眾普及與中小學研學活動,以發展活態的木版年畫。如鄄城縣的市級傳承人李章霞,所精心鐫刻的鄄城縣歷史上著名廉政官員吳隱之(?-414年),東晉濮陽鄄城(今山東鄄城)人,再現了當年“貪泉”遺址的木版年畫,被菏澤市紀委監察局收藏長期展覽,同時作者李章霞又被推選為菏澤市廉政教育宣傳形象大使。開發區的崔廣勇為徐傳武先生與黃海蓮女士的專著,制作的精美木刻插圖,見《劉楨研究》,2023年10月中國文化出版社。此圖不僅用作該書封底畫,尚用于《下編:貂尾》開篇以及內文696頁,均署名“曹州年畫社”。另有市城投公司的李邦鵬,自2022-2024年跟了三年學習研究曹州木版年畫,進步很快,初露鋒芒。其他不一一贅述。對此,省社科聯和市縣電視臺,菏澤日報,牡丹晚報都有過連續多年反復進行的專題報道。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新時代發展”學術研討會暨山東省民俗學會2024年會于11月22-24日在聊城大學舉辦。《厘清地域性是非遺保護研究的前提——以菏澤市曹州木版年畫為例》是個人匯報發言的參會論文,近三萬字。共分六個大標題:一、緒論;二、菏澤“一都四鄉”的活化石;三、關于曹州年畫長期嚴重流失;四、曹州年畫出版研究亂象綜述;五、菏澤為山東西部年畫發源地;六、結語。以此為曹州木版年畫正名。影響頗大,引起了廣泛的反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