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東陽 來源 | 首席營銷官
上演沃爾瑪同款劇本
西貝換logo迎來潑天流量
最近,好多去西貝吃過飯的朋友說,它家logo變得不一樣了,原來的“西貝莜面村”變成了“西貝XIBEI”。
作為一家37歲的品牌,換logo可是個大事?!耙皇て鹎永恕?,網友們一時間吵翻了。有人覺得變得更加大眾化,沒有辨識度,甚至撞臉良品鋪子;也有的說換得好,因為xiao和you傻傻分不清楚.......不過既然說到“莜面村”三個字,想問問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是通過西貝這個品牌名字認識了“莜”字?
如今的西貝,讓人不禁聯想到時隔17年換新logo的沃爾瑪。
按理說,打廣告做營銷都追求一個把錢花在刀刃上。沃爾瑪砸了據說125萬美元請兩家頂級設計公司設計新logo,但最后給人感覺卻是“換了又好像沒換”。
嚴重懷疑沃爾瑪只是微do,將藍底變深了,看起來logo更亮了。于是網友紛紛玩起了大找茬,還下場調侃新logo“就這、新logo撞臉騰訊”、“下點雨就褪色了”。
不過或許說中品牌目的的,還是一句辣評——“值了,125萬美元的廣告也沒有這么大流量”,沃爾瑪這波換logo贏麻了。
所以看到這兒,可以說西貝換logo,同樣是拿了沃爾瑪的劇本。畢竟 品牌管理專家 葉茂中曾說過,有一部分批評的聲音,肯定比觀眾完全視而不見要好很多。當網友開始議論你的新logo時,你已經成功引起大家的注意力,省了幾百萬的營銷費用。
對于西貝亦如此,成功地把一次換logo的行動,變成全網討論的營銷活動,這簡直是血賺。
爆改logo大有來頭
突破窄化的業務場景
當然換一次logo就能打一波免費的廣告,屬于天降流量。
品牌換logo并非玩抽象,絕不是一時興起,一定有沃爾瑪、西貝們自己的道理,這就要先講講品牌logo的作用。
品牌建設就是用最簡單的描述,告訴你的目標用戶「我是誰」、「為什么要買我」這件事,負責傳話的就是品牌logo。
作為一把視覺錘,品牌logo作用之一就是區隔品牌與競爭對手,讓消費者知道“我是誰”。
另一個作用就是建立業務聯想,讓消費者快速了解品牌“我是做什么的”。
就像大家看到今日頭條logo——報紙上有紅色的頭條標題,使用黑體字,就能知道它是提供新聞資訊的;看到可口可樂弧線logo時,會聯想到喝可口可樂時的快樂。
理解了logo的作用,就可以理解為什么西貝要換logo,本質是服務于品牌業務升級。
△ 西貝XIBEI北京六里橋旗艦店
先說說西貝的名字,它是將創始人賈國龍“賈”字上下拆分而來,“西貝”與“西北”諧音,消費者一看就能聯想到西貝是西北菜。
不過西貝并非一出道就是奔著西北菜去的。
考古西貝的品牌發展就會發現,西貝簡直就是餐飲界的六邊形戰士:西貝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的康德樂咖啡廳,后來從咖啡、火鍋、海鮮到酒樓雨露均沾,業務發展還是太全面了。
雖說餐飲是西貝的統治區,但西貝并沒有局限于此。
西貝除了橫向在不斷試探拓展新業務,縱向也在嘗試走出去,主打一個做大做強。
于是1997年西貝殺進了深圳市場,經營起了園丁酒樓;2年后西貝又走進北京,金翠宮莜面美食村就這么水靈靈地誕生了。到了2002年,金翠宮莜面美食村再次更名為西貝莜面村。
但西貝開始頭大了,因為“莜(you)面”對于大家來說還是太陌生了,有人總是容易把“莜(you)面”念成“筱(xiao)面”,或者壓根不知道莜面是什么。
要知道中國地大物博,年輕一代消費生力軍不斷引領消費潮流,科普名字和品類并不是品牌一兩天就能搞定的事。
于是從2010年開始,西貝開始陷入一直改名一直爽的模式里,真實上演“甲方總喜歡改稿,改來改去又改回第一稿”。
面對西貝這樣的魔鬼甲方,都可以腦補服務的乙方真的是要枯了。終于2013年,西貝主品牌Logo敲定“西貝莜面村”,這一用就是十年。隨后,華與華又為西貝設計了“I love 莜”和愛心小廚的超級符號,“莜”字日漸深入人心。
當然品牌改名改logo不是過家家,西貝如今再次將Logo改成“西貝XIBEI”,顯然也有品牌的一番考量。那就是根據品牌定位的變化、業務的拓展進行調整。
過去的西貝,是代表西北民間菜的第一品牌。如今的西貝,早已創下了“服務家庭顧客超2億人次”“專業兒童餐累計銷售超4000萬份”“中國兒童餐第一品牌”的戰績,也要開始考慮將服務家庭的優勢放大,把自己做成更加大眾化、定位歡聚餐廳的國民品牌。
西貝最初“西貝莜面村”的logo,更聚焦莜面與牛羊肉品類等西北地域性產品。
但隨著西貝提供多元化的餐飲品類——比如近期上新了烤鴨——原來舊logo“西貝莜面村”的人群和品類被窄化了,已經無法表達西貝的業務。所以去“莜”是去品類化、實現大眾化人群傳播。
至此也可以窺見西貝為什么要挑戰消費者認知——
西貝經過多年的廣告宣傳,早已將品牌“西貝”和紅色視覺徹底鎖死,并植入到消費者的心智。
所以哪怕西貝對logo動刀,抹掉一部分,依舊可以被消費者認出來。因此西貝敢于換 logo背后,并不是耍任性,而是在餐飲界大殺四方沉淀的底氣。
而且放眼到整個設計界,品牌換logo都是朝著越來越扁平化、越來越簡單的趨勢看齊,就這一點來看,西貝給logo做減法,也是符合整體設計行業的趨勢。
擁抱餐飲“情緒價值”新趨勢
開啟品牌新周期
當我們跳出設計領域,從整體餐飲和消費行業的角度來看,西貝將“西貝莜面村”logo換為“西貝XIBEI”,不僅是對一個符號進行簡化,還在積極擁抱餐飲和消費行業的新趨勢。
正如此次西貝也通過實際的創新舉措,來支撐起logo的升級,將logo反映的包容性美食進行具象化呈現。比如西貝結合傳統工藝基礎和非遺技術做烤鴨,并將其納入菜單;在打造烤鴨特色的基礎上,又進行多種創新,推出“莜面鴨餅”、“酸蘿卜鴨架湯”和“香辣鴨架”等。
此舉看似十分大膽,但這也恰恰說明西貝將logo的升級落地有聲,不再局限于聚焦地域品類,而是向多元化菜系發展。
想必烤鴨只是西貝logo煥新、擁抱餐飲新趨勢的一個縮影。從jellycat咖啡店的爆火到海底撈不斷跨界上新,餐飲品牌都在賣情感,暴露出情緒價值成為當代人的餐飲消費剛需。
這一現象也可以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解釋,消費者對餐飲的需求從“生理層次的吃飽”,升級到“歸屬尊重層的社交情感滿足”,餐飲消費成了消費者一種情緒價值的投資。
透過西貝新logo背后的“歡聚餐廳”新定位發現,西貝也在強調“歡聚”,這也是為用餐場景加入更多聚餐、歡聚的情感元素,為消費者打造情緒價值空間,提升西貝的“情價比”感知,從而將“歡聚餐廳場景”具象化、向國民品牌靠攏。
無論如何此次西貝換logo只是一個開始,剩下的就要交給時間。西貝能不能肩負起新logo背后的使命,為消費者帶去多元化多品類的美食,搶占家庭歡聚場景的品牌心智,讓我們拭目以待。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編排 | lan 審核 | free
全文完。更多資訊,盡在【首席營銷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