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某985碩士送外賣的新聞余溫未散,南京某高校又拋出“碩士掃廁所”的招聘公告——月薪四千、勞務派遣、35歲年齡紅線,從事環境保潔(掃廁所?)、展區看護等事務性工作——這些關鍵詞像一記悶棍,把“讀書改變命運”的信仰砸得粉碎。
校方輕描淡寫的一句“表述偏差”,掩蓋不了招聘邏輯的吊詭:博物館保潔要碩士學歷,隔壁實驗室招小鼠飼養員卻只需高中畢業。當展柜擦灰比生命科學實驗更“高端”,象牙塔里這套扭曲的用人標準,活脫脫演了場現代版《鏡花緣》。
更荒誕的是輿論場的撕裂。有人痛罵高校糟蹋人才,轉頭卻對“杭州家長反對高中雙休”的新聞表示理解。這種集體焦慮恰似《圍城》里的比喻——“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00后碩士在就業寒冬里抓住任何稻草,中年教授在非升即走制下熬夜肝論文,所有人都在學歷迷宮里疲于奔命。而這場鬧劇最諷刺的注腳,莫過于校方連夜撤回公告的“技術性處理”:仿佛只要刪除網頁,就能抹去高校行政體系里根深蒂固的荒誕。
當勤雜崗需要碩士文憑,暴露的不只是人才過剩
翻遍高校用人史,勤雜崗掛碩士門檻實屬行為藝術。但若細看招聘公告里的“勞務派遣”四字,便會發現這場鬧劇的編劇另有其人。某省屬高校行政人員私下透露:“勞務派遣崗不用占編制,又能完成上級下達的碩士占比指標,簡直是雙贏。”原來,某些高校為沖刺“雙一流”評審,硬性規定教輔崗碩士率不得低于60%。于是勤雜人員搖身變成“場館維護專員”,保安隊長升級為“校園安全督導”——學歷注水的套路,早被高校行政系統玩成了流水線作業。
這種黑色幽默背后,是高校行政化催生的畸形生態。行政人員數量十年翻三倍,某“雙一流”大學甚至出現1個教授配8個行政崗的奇觀。當蓋章、填表、迎檢成為主業,教學科研反倒成了副業。那些被塞進勞務派遣崗的碩士生,表面是“展區看護員”,實則是應付檢查的人肉氛圍組。他們和高校的關系,就像外賣平臺與騎手——用完即棄的“輕資產”,隨時可被更高學歷的“新鮮血液”替代。
學歷高燒不退,因為退燒藥比高燒更致命
有人說“碩士掃廁所”證明學歷貶值,但真正的危機是學歷通脹已成系統性頑疾。某985高校招聘輔導員,收到300份博士簡歷;深圳中學教師崗清北畢業生扎堆;連寺廟招聘和尚都要求“佛學院碩士以上”。這串魔幻現實清單背后,是教育回報率崩塌引發的群體性恐慌:父母砸鍋賣鐵供出個碩士,發現孩子工資還沒自己退休金高;企業抱怨招不到技工,卻把管培生門檻提到博士;高校擴招時猛灌“學歷改變命運”的雞湯,就業難時又建議學生“脫下長衫”。
更可怕的,是這場游戲沒有退出機制。當社會把學歷等同于能力,用文憑給人生明碼標價,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河北某縣城公務員考試,連殯儀館崗位都要求碩士學歷;上海某街道辦錄取名單里,哈佛碩士和常春藤博士擠破頭爭一個科員職位。那些在圖書館熬夜寫論文的年輕人,早就看透了這場游戲的規則:不是他們非要“卷”,而是停下就會被踢出牌桌。就像《魷魚游戲》里的參賽者,明知前方是死路,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
被學歷綁架的一代人,正在經歷緩慢窒息
高校撤下招聘公告那天,某碩士生在論壇留言:“哪怕真是掃廁所,至少給個編制啊。”這句話撕開了學歷神話最血淋淋的真相:當28歲碩士為四千塊勞務派遣崗屈膝時,他跪拜的不是知識,而是那個印著“碩士”二字的枷鎖。這枷鎖從高考報志愿時就焊死在身上——選熱門專業、刷績點、發論文、考公考編,每個環節都在加固“高學歷=體面生活”的幻覺。等到畢業才發現,自己不過是教育產業鏈末端的耗材,是高校就業率報表上的一個數字,是HR眼中“眼高手低”的麻煩制造者。
而那些真正在掃廁所的人,反而在這場鬧劇中淪為隱形群體。南京某高校保潔阿姨聽說這事后直搖頭:“我們掃二十年廁所都沒四千塊,這些娃娃讀那么多書圖啥?”她的困惑,恰似一盆冷水澆在瘋狂追求學歷的社會臉上。當我們在嘲笑“碩士掃廁所”時,或許該反思:究竟是高學歷人才太多,還是體面勞動的尊嚴太少?當知識和體力被粗暴分為三六九等,當編制和勞務派遣劃出天塹鴻溝,這場鬧劇永遠不會真正落幕。
教育的本質本該是點燃火種,如今卻成了批量生產火柴——所有人都拼命燃燒自己,只為證明那簇轉瞬即逝的火光足夠耀眼。而當整個社會患上學歷崇拜的“高燒”,或許真該聽聽《莊子》里的那句警示:“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畢竟,掃廁所的碩士和掃廁所的阿姨,呼吸的是一樣的空氣。
你怎么看待這件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