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城東的朋友,坐在一家面館里,甩來一碗牛肉面照片。
朋友講:保守點,至少南京牛肉面能排進前二。
我飛速檢索腦袋里的庫存信息。仔細一想,原來城東孝陵衛一帶是牛肉面的基地啊。
好吃且出圈的牛肉面,早就不止那么一家兩家三家了。果然,論會吃,還得是南理工。
龍湖紫金原著的白天與黑夜,是畫風不一樣的兩個世界。
白天,它與別的街區好像并沒有什么不同。然而一到晚上,大量流動攤位聚集于此,煙火氣十足的寶藏夜市呼之欲出。
中午飯點,開在街區的久燉牛肉館,已經是人滿為患。
門口小板凳上,坐著擠不進店里嗷嗷待哺的食客。此刻,想翻牌一碗生鮮牛肉面的確是需要勇氣的。
開了才兩年,不知道怎么就成網紅體質了。也許是在牛肉拉面制霸的城東,有了新鮮的吃法:生燙鮮牛肉。
進門,三大排座位,座無虛席,熱鬧喧囂,像闖入擠擠挨挨的大食堂。
生鮮牛肉面、生鮮牛肉粉、生鮮牛肉泡飯……是的,面條不是這里的唯一選項。
論做法,無限類似淮南牛肉湯。跟蘭州牛肉拉面完全是兩個路線。
一口碩大的鍋里,燉著牛大骨。一看湯底就是貨真價實。配菜有千張、白菜。生鮮牛肉加入沸騰的大鍋,快速燙完撈出。
撒上蒜葉香菜,澆上辣油。 再來一塊油酥燒餅,配上蘿卜絲小菜,很巴適。
這碗生鮮牛肉面湯鮮肉多,回味無窮。
僅僅兩年時間,已經是不少南理工人的嚴選牛肉面了。
同在龍湖紫金的王嚴輝牛肉面,人氣比久燉牛肉館遜色不少。
飯點時間,門口不見人頭攢動。但,我的蘭州朋友給它認證背書:這家店很蘭州。
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王嚴輝牛肉面恪守了西北的靈魂。
在湯底制作上,下了不少功夫。湯底清爽不厚重。蘿卜片選用的是西北地區秋冬季節霜打過的大白蘿卜。
面條有毛細、細的、三細、二細、韭葉、薄寬、大寬可選,如果沒有特別交代,店家默認細的。
辣油是特色,香而不辣。
每個蘭州人進店,都要跟老家的蘭州拉面做個對比,普遍評價還原了85%-95%。
價格是真的友好。某評上團購價,一碗清湯牛肉面12.8元,酸菜牛肉面14.8元。
店里還能點到蘭州甜醅。甜醅子是蘭州小甜水。小麥、青稞、莜麥為原料。涼涼的很好喝,一口就沖擊了酒釀在我心中的位置。
一口蘭州牛肉拉面,一口蘭州甜醅,假裝在蘭州。
南理工三號門的西來順,穩坐城東牛肉拉面老字號頭把交椅,喂飽了一代又一代城東er。靠著小衛街車站,又正對著南理工三號門,絕佳的地理位置,西來順每天生意好到令人羨慕。
去年,原來西來順的幾個師傅出來,在隔壁隔壁開了一家西北拉面村,直接近距離掰頭。
熱衷吃牛肉面的城東er有點懵逼:我單純吃個面,你還塞我一嘴瓜?
結果,沒想到,去年的門頭還叫西北拉面館,今年又換了:樓蘭姬蘭州牛肉面。
干切牛肉面25元,比西來順便宜兩塊錢,牛肉分量也不少。
中午西來順漫出來的饕客,不少就近選擇了樓蘭姬。
饕客們吃完面,不忘與西來順作一番比較。
是的,畢竟是沖著西來順開的,到底哪碗牛肉面更讓人上頭呢?
西來順招牌上寫創于1988。是不是1988年開在南理工的,有點難考證。但資深城東人掐指一算,30個年頭是有的。
一碗干切牛肉面or紅燒牛肉面,配上一兩牛肉鍋貼,這扎根記憶的滋味,畢業多年的南理工er,某天突然想起都忍不住驅車20公里回來再吃一頓。
中午飯點,狹長的面館,排隊等面的顧客從收銀臺一直排到取餐窗口。人多得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身處元宵節的夫子廟了。
真一排一個不吱聲。
等排到取餐口,看后廚小哥一臉豪邁地煮面抓料,順便送你一個顛湯show。
湯鍋舀上一勺湯,顛到比自己個頭還高的高度,我還沒看清楚,小哥手里的面碗已經穩穩地接住全部的湯……
驚嘆的同時,還是忍不住想問:炒菜顛鍋我懂,煮面顛湯是幾個意思?
西來順紅還是有它的道理的。小哥手抓干切牛肉,主打一個真誠。
我數了,三把干切牛肉是最低配,偶爾下手輕了,會果斷補抓第四把……
牛肉鋪滿,再來一勺靈魂油潑辣子,美滋滋。
所以,西來順的干切牛肉面,你從一碗多少錢吃到如今的27塊?
攝影 / 達文西
商務 / 王旭麗 (微信號:H13337716453)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