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斷子絕孫是一種惡毒的詛咒。
但現在,即使國家已經放開了三胎生育政策并給予各種補貼。
一部分年輕人對于結婚生育依舊十分的排斥。
寧肯自斷香火,養貓養狗丁克一輩子,也不愿意步入婚姻的殿堂。
這也讓不少家長頭疼不已。
不明白現在的年輕人究竟怎么了?
針對這一問題,早就有人做了專門的調查采訪。
在這場街頭采訪,一位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女高材生她的話卻是語出驚人、驚呆眾人。
“我最討厭窮人還要去生育。”
“窮人生孩子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生活在這樣家庭中,他需要用一生治愈他所有的經歷。”
“所以我絕對不會要孩子的。”
究竟是什么樣的遭遇,才會讓一個本該前途無限的女大學生說出如此喪氣的話。
窮人真的不配生孩子嗎?
“他們為什么要生我呢......我爸的年齡比我同學爺爺年紀還要大.......”
近期,一位博主的痛苦的自述在網絡上瞬間爆火。
據博主自己所說,自己是老來子家中還有一個姐姐,父母在51歲時生下了他,但這份降生卻并不純粹。
單純就是父母想要一個兒子,改變家庭的的現狀。
但是改變家庭的現狀何其的艱難?
因為父母年齡的問題和家庭的貧窮,博主從小沒少受同學的欺負。
被打、被罵、被嘲笑、被孤立是常有的事情。
甚至他們還會往博主的課桌里吐口水,扔掉他新買的文具盒。
而一切的背后,就是因為一個窮字。
博主的父母不僅高齡,身體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一個看不見,一個走不了。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家境可想而知。
為了能養活一家人,博主的父親每天都要摸索著鋤田種土豆,然后拿著這些土豆去集市上賣。
可是現在除了一部分老年人外,還有多少人愿意一大早去集市上買菜呢?
因此,他常常在集市上一坐就是一整天。
因為掙不到錢,所以就只能拼命節儉。
可本就沒有多少的家底和積蓄,在節儉又能攢下多少錢呢?
以至于博主從小要靠拾撿親戚小孩的衣服才能遮身蔽體。
更心酸的是,不僅博主自己要穿別人的衣服,博主父親也要穿別人的衣服。
他將干凈的衣服留給博主,自己卻穿爛的,他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穿爛的衣服。
看似父愛滿滿的背后真的是純粹的父愛嗎?
因為父母年邁且殘疾沒有任何的勞動力。
學習成績一直很好的姐姐在上完九年義務教育后,便成為了這個家庭中最先犧牲的“犧牲者。”
被迫接過父母的責任,承擔起整個家庭。
15歲瘦小的小姑娘,在大雪天騎著沉重的三輪車給人送貨,手被凍得通紅僵硬,從清晨忙到半夜,卻得不到一絲的關懷與溫暖。
甚至也吃不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飯菜。
夜深人靜倍感委屈的姐姐,想回家、想爸媽、想繼續讀書上學,但是沒有人理解她、也無人愿意搭理她。
于是姐姐只能麻木的認命。
犧牲自己養活年邁的父母、供養幼弟讀書。
那么被姐姐全力托舉,被父母“偏愛”的博主又是這個家庭的幸運兒,又是幸福的嗎?
不,并不是。
在博主記事起,他便開始給家里洗衣做飯、掃地做衛生,帶媽媽去鎮上看病。
14歲時,滿臉青春痘自卑不已的博主拿著父親給的五塊錢的醫藥費來到鎮上治療青春痘。
這五塊錢是博主父親所能給出的全部,但卻連買藥的門檻都夠不到。
受到奚落與嘲笑的博主,只好拾撿起破碎的自尊心灰溜溜的回到家中。
盡管痛苦不已,卻不能流露出任何的不滿和自怨自艾,因為不懂事,在這個家中就是最大的錯。
好不容易考上大學,順利畢業,但是殘酷的現實又給了博主重重的一擊。
在這個大學生遍地走的時代,博主拼盡全力也只能找到一份三千塊工資的工作。
這三千塊錢,根本養活不起自己,更何況父母。
多年的望子成龍,改變家庭命運的大計一朝破碎。
博主瞬間成為了父母眼中的罪人。
但正如博主所說的:
“他們把我養大,對我好也對我傷害,這種時好時壞的家庭反而成為我負罪感的來源,我想對他們好,可是我從來沒有在原生家庭獲得過正面的情緒價值,貧窮自卑、膽小怯懦才是我成長的代表詞。”
“我肩膀上的責任太重,能改變的又太少,他們沒給我良好的教育,卻望子成龍希望我能改變這一切,他們對我的期望太高,就如同我曾期望他們那般!”
“拼命活著,難道就只是為了長大能給他們養老嗎?”
“我沒有抱怨,我只是有些累了,因為從未被理解!但即使如此,我還是忍住情緒淡淡地問了句。”
但顯然,博主的詢問并沒有得到父母的諒解。
所以博主最后說
“不說了,年齡不同,想法不同,只有我自己明白。”
在這個家庭中誰又是幸福的呢?
是渾渾噩噩結婚生子,在數不完的苦日子里,在喋喋不休地爭吵下,相互指責內耗的父母?
還是那個明明成績很好,卻被迫放棄,托舉起家庭的姐姐?
亦或者被層層枷鎖捆綁、背負著罪惡感負重前行的博主?
其實博主的父母并不是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如果他們能拋下根深蒂固的偏見,放棄重男輕女的思想,只要一個孩子,專心培養姐姐,未必不能從雞窩里飛出金鳳凰。
只可惜根深蒂固的觀念、對社會的脫節造就了兩個孩子痛苦的一生。
在他們還活在五塊錢就能看好病、就能吃飽飯的年代時,殊不知,社會早已經變了。
養育孩子,早就不是給口飯、添雙筷子的事情。
而如博主父母這樣看不清現實、思想停留在過去,為了養老而生孩子的父母還不在少數。
不知多少人刷到過那個“絕望的嬰兒。”
誰能想到,有朝一日竟然在一個六個月大的的孩子臉上看到一種類似麻木絕望的神情。
同博主一樣,這個孩子也生活在一個極度貧困的家庭中,父親70歲,母親39歲患有癲癇,一天下來能發病三到四次左右。
平日里夫妻倆靠打零工艱難的維持生計。
這樣的條件,無論是出于對年齡和身體健康的考量,還是家庭條件,根本不適合生育小孩。
說句不太中聽的話,他們自己就活的很艱難。
但這對夫妻卻一生就是四個。
如果父母對他們報以濃濃的愛意,旁人也無權多說什么。
但顯然并不是。
父母頻頻生育,只是為了日后能多一個養老的保障。
在孩子父親的思想中,孩子越多越好,因為孩子一多,就能幫家庭減輕負擔。
在他的設想里,將孩子養到10歲就是可以回本、享受成果的時候。
絲毫沒有考慮過孩子們的將來和身心健康。
在他們的認知里,生孩子是一件很劃算的事情。
長到差不多桌子那么高的時候,就可以幫家里掃地做飯,再大一些就可以下地干農活,減輕自己的負擔。
等到孩子到了十五六歲時,腦子好一點又是個男孩就讓他去讀書,然后坐等他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至于有多難,這樣的父母幾乎不過問,他們只看最終的結果。
至于生活在這樣家庭中的女孩。要么如博主的姐姐一樣,早早地退學打工托舉家里,要么就養在身邊等再大一些就將她嫁出去換彩禮。
而如這樣的奇葩父母還不在少數。
他們之中甚至有些人還是年輕人。
之前的官網報道一個91年出生的女子,在結婚的15年里拼了6個女孩。
第7個孩子出生于2024年12月2日,同樣地也是個女孩。
面對網友的質問和譴責,該博主表示:
“自己生這么多孩子并不是家里有礦,也不是不怕痛,只是想要湊成個好字。”
究竟是好字成雙,還是重男輕女。
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且從博主的年齡來推算的話,結婚時,該博主也只有19歲。
自己還是個懵懵懂懂的孩子,三觀尚未健全的孩子,就已經渾渾噩噩地結了婚,成了家,甚至當上了母親要為另一個小生命負責。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7個女兒能有多少幸福感可言,不必多說,可想而知。
無獨有偶,一位86年的寶媽同樣也因自己龐大的孩子軍,一度刷屏網絡,引起網友的熱議。
39歲的年齡,10個孩子的母親。
9個女孩,一個男孩。
平均每隔兩年就要生下一個孩子。
你以為這是恐怖片,但它確是再真實不過的現實生活。
看著那一屋的孩子,有些網友為這些女孩感到心疼,于是出聲質問:
“非要生這么多嗎?怎么養活?”
誰曾想這位媽媽也頗為地硬氣,直接回懟道:
“我家里有土礦,我們家的孩子數量都要,質量也要。”
但一些網友對她嘴硬的話語根本不信。
因為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是無法遮掩的。
這些孩子無論是從精氣神也好,還是衣著打扮也罷,都看不出來是質量很好的樣子。
真正被照顧的孩子,哪怕物質不是特別優越,也是明媚大方的,如初中的朝陽、朝氣蓬勃。
而且有網友查詢了該女子嘴中所說的土礦,發現這種礦一般是歸國有的。
顯然該女子在嘴硬說謊。
而這樣的例子還比比皆是。
在他們看來,生孩子不過是添雙碗筷的事情,哪來的那么多麻煩。
于是想生就生。
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根本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以至于他們的決定,要讓孩子用一生去治愈。
有人說,中國父母的愛,總是給的剛剛好。
沒有多的讓孩子快快樂樂地長大,也沒有讓少到讓孩子狠心拋棄父母。
無數個日夜對他們既是討厭又是心疼。
你深知他們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同時又無法回避他們確實傷你很深。
所以這時“愧疚”二字擺在中間,把一切平衡得剛剛好,剛好讓人痛苦一生。
有些原生家庭,就像是濕掉的棉襖,穿上去冷,脫下去也冷。
就拿近期引起熱議的千萬網紅瑤一瑤來說。
他的父母沒有上面父母那么地奇葩,極端。
在合適的年紀里,結婚生女,家里只有一個孩子,瑤一瑤。
雖然瑤一瑤的媽媽總說自己家在農村。
但是憑借著瑤一瑤所帶來的流量紅利。
瑤一瑤的父母早已實現了階層跨越。
只要父母愿意, 可以隨時搬到一線城市居住,家里完全是不缺錢的。
可就是這么一個有錢、年輕、還是獨生子女的家庭。
卻在最近被網友指責消費瑤一瑤。
甚至有很多瑤一瑤的粉絲憤怒發聲,指責瑤一瑤父母根本不愛自己的孩子。
但父母真的不愛瑤一瑤嗎?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只是瑤一瑤父母的愛摻雜了太多其他。
以至于瑤一瑤的臉上根本看不出被愛的寵出來的明媚自信。
相反,她時刻都在察言觀色。
甚至天真的以為自己摔跤,媽媽就會高興,于是笨拙的去討好媽媽,和互聯網一個名叫小薯條的小朋友根本不一樣。
小薯條的父母從來不會因為小薯條年紀小,而忽視他,相反,父母都將小薯條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
甚至還會定期開展家庭會議,傾聽詢問小薯條的意見和想法。
可又有多少人是瑤一瑤?
又有多少人才能是幸運的小薯條?
僅是這份尊重,這份將孩子視作獨立的個體,便少有家長能夠做到
于是一些人長大之后,將自己重新養了一遍。
成年后,養的第一個孩子是自己。
因為苦過自己所吃過的苦,哭過自己所遭受的委屈、不被理解。
所以年輕人在結婚生子這條道路上變得格外的慎重。
他們不認為養育孩子是件簡單的事情,也不贊同老一輩的的育兒觀念。
在他們看來,生育孩子就需要為他負責,既然讓他來這個世界上,就是讓他享福,否則為什么要生他?
這種新老觀念的碰撞,新的育兒觀。也是現在年輕人不愿意結婚生子的一大根本。
當然還有一大原因是現在社會的內卷。
年輕人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寒窗苦讀十二年,到頭來的工資可能也就三四千。
甚至還需要父母的的接濟。
有的畢業生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
自身都難以養活的情況下,也造就了一大批年輕人越發地抗拒婚姻和生子。
結語
無論生也好,不生也好,都是個人的權利和自由。
只是希望,在做好將一個小生命帶到這個世界時,能做好為一個小生命負責的準備。
即使物質條件有限,也希望能夠給予他們很多很多的愛,讓他們在愛中成長。
就像是那個住在出租屋公主房的小姑娘一樣。
參考文獻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幸福小仙女!哈爾濱簡陋門頭房內,爸爸哥哥為7歲女孩打造溫馨“仙女屋”,網友:這就是小時候夢想的房間
新民周刊,4歲,2000多萬粉絲;她被絆倒,急壞了網友
人民日報,年輕人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平安江蘇,生三孩最高享受31.75萬元補貼!一地官宣
九派快訊,90后女子第7胎再生女:沒能兒女雙全但不是很失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