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武漢國土空間規劃落槌,各大城市未來10年目標和方向已經全部塵埃落定,其中明確3個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并定調了7個超大城市以及15個特大城市,那么,這些城市分別是誰?其中又是否有你的家鄉呢?
3個國家重要中心城市
多年以來,各大城市都在以“國字”頭銜為最高目標發憤圖強,長期以來,北京和上海一直是以“國家中心城市”為最高定位,但在最新批復的城市規劃中,卻不再出現“國家中心城市”的字眼,明顯,這一概念正在被逐漸淡化,我國正在通過各大城市的優勢和特色,對各地區進行更為詳細的規劃。而依然以“國字”當頭的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只有三個,分別是廣州、天津和重慶。
廣州地處珠江三角洲北緣,南抵珠江口,與香港、澳門隔海相望。廣州區位優勢顯著,交通體系完善,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關鍵窗口。該市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的省會,經濟結構多元,制造業、服務業、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都展現出了強大的活力,并且還是華南地區的科教中心,人才儲備與供給能力強悍,流動人口數量穩居全國首位,雖然近年來,廣州經濟結構進入轉型升級陣痛期,如今已不再是我國三大豪強之一,2024年GDP3.1萬億元,排在上海、北京、深圳和重慶之后,但依舊韌性十足,發展穩健,并且在國內的政治和經濟地位難以撼動,因此,被定位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并不意外。
重慶和天津則是我國兩座直轄市。重慶地處我國西南內陸,長江上游與嘉陵江交匯處,擁有完善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是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地區,同時也是我國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和對外開放的關鍵門戶,近年來,重慶展現出了強勁的經濟實力,2024年GDP高達3.22萬億元,位居廣州之上全國第四。作為我國中西部內陸唯一的直轄市,重慶肩負著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等多個國家級戰略重任,被列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也在意料之中。
天津北靠首都北京,東面渤海,占據優越的地理位置,但在四大直轄市中,天津近年來的表現卻一直平平無奇,2024年GDP為1.8萬億元,排在全國第12位,但作為首都的門戶,天津本身就肩負著“拱衛京師”的重要使命,是保障北京首都功能正常運行的重要城市之一,因此被列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也和情合理。
只不過令人意外的是,作為我國經濟前三的上海、北京和深圳,卻并沒有在城市性質中出現“國家中心”這一定位,實際上這恰恰反映出了三市在國家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并且目標都定位在了國際,也就是說即便沒有明確注明,北上深仍是我國不可替代的中心城市。
22個超特大城市
按照常住人口統計數據進行劃分,城區常住人口超1000萬人的屬于超大城市,我國符合這一標準的共有7個,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和天津。
城區人口在500萬至1000萬之間的則是特大城市,其中包括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陽、青島、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蘇州共15個。
這22個超特大城市在此次國土空間規劃中,都依次得到了精準定位,比如武漢是中部中心城市,鄭州是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南京、蘇州、杭州是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青島、大連是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沈陽是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哈爾濱是東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長沙市長江中游地區中心城市,昆明是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等等,每一座城市都是各自所在區域的“中心城市”, 這種因地制宜對各城市進行細化分工,更有利于精準發展目標和方向,在一系列規劃指導下,超特大城市將更能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讓“中國速度”再度升級,從而在面對外部的沖擊和內部的突發事件中,具備更強的抵御和抗風險能力,從而推動全體人民穩步邁向共同富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