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xiàn)在大家都覺得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了,電視機很少開或者不會開,買電視機都沒必要了,但這種曾經(jīng)很風靡的娛樂方式,還是有人在堅守。
也有人覺得現(xiàn)在網(wǎng)友喜歡看網(wǎng)劇短劇,喜歡各種仙俠武打愛情偶像劇,以為接地氣的年代劇太老土或者泛濫沒人看了,其實受眾依然不少。
所以就算現(xiàn)在影視作品很多,每年播出很多新劇,熱度最高話題最多的還是接地氣的年代劇,比如剛劇終的《六姊妹》和接棒播出的《北上》,都是高開,開播時收視數(shù)據(jù)都很漂亮,大家還是喜歡看只是過去了幾十年的年代劇,與現(xiàn)在有距離,但又不太遙遠,中老年觀眾能看到自己曾經(jīng)的生活,年輕人也可以在父輩祖輩的口中找到痕跡。
只不過《六姊妹》高開低走了,既有原著小說作者改編劇本的能力欠缺,角色太多年代跨度太大,挑不準重點和亮點,就容易成了絮絮叨叨的流水賬以及走馬觀花的跳躍劇,也有導演用人不準,一些演員和角色融合度不高或者違和,然后小演員切換頻繁不夠連貫等等問題。
《北上》其實面臨《六姊妹》一樣的問題,都是接地氣的年代劇,自帶好感,年份跨度也較大,也有小演員長大后的切換。
但是《北上》的起點比《六姊妹》更高,原著小說扎實,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編劇也是著名專業(yè)資深編劇,導演是拿過白玉蘭獎的,所以故事處理和細節(jié)拍法就大不同。
所以《北上》一開播,熟悉的運河兩岸的風光和風土人情,四合院里和睦的鄰里關(guān)系,小孩們的跳竄嬉鬧,各家的喜怒哀樂,讓大家覺得很熟悉親切,好感倍增。
然后一出場的演員,雖然不是什么流量明星帥哥美女,卻都是大家很熟悉的面孔,既有演過《我們的日子》《小巷人家》《人世間》等諸多熱播劇的童星們,孩子們的表演是最生動自然感染人的,也有演技精湛的老戲骨薩日娜王學圻等助陣,而中生代的演員胡軍李乃文等等一大批,都是各種劇中的金牌綠葉。
所以這樣的場景和演員配置,自然讓《北上》一開播就火。
而且編劇和導演在劇本處理上,一次來了個大跳躍,直接把年代挑了好些年,讓孩子們一下青春成年,沒有過渡少年時期,中年父母們也一下到了老年,當然這些都服務于交通運輸方式革新變遷對運河人民生活的沖擊,讓年輕人走出去改變命運。
只不過這個處理也是雙刃劍,成年后的演員選擇年輕點,容易和之前的連貫,但后續(xù)成熟蒼老部分就容易露怯,考驗演員的演技。但選擇太成熟的演員,有利于后面大部分劇情的推進,卻容易和小時候的演員割裂。
果然,當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孩,在水里游著游著,一下就穿越了十幾年,露出水面的時候已經(jīng)成年了,這些處理都在意料之中,但前后跳躍太大,有點生硬突兀。
相比之下翟子路等還好,還有點青澀感,白鹿和歐豪一出場就掉好感。歐豪最大的問題是太成熟,三十多歲,皮膚黝黑,演高三學生,少了些青澀。白鹿倒沒那么滄桑,只可惜導演所謂的嫌棄她太漂亮,給他做舊扮丑,短發(fā)加大鋼牙,沒有一點清新青春感,完全是莫文蔚穿越,大嬸范滿滿。
雖然白鹿的粉絲和于正方面的宣傳,都在擦邊開播高收視的熱度,但明明白鹿才出場,哪有什么演技展示,反而掉好感。而且白鹿五官亂飛表情管理失控的表演,一直被吐槽演技不好,這部劇選她就是最大的敗筆,很容易后面拖累口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