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濟南韓美林藝術(shù)館成了熱門話題。不是因為它的藝術(shù)成就震撼了世人,而是因為展品中的“錯別字”和“文化烏龍”讓人哭笑不得。
有視頻說,濟南韓美林藝術(shù)館展品中經(jīng)典文獻與名句頻出錯。
《禮記》被標成了孔子寫的。要知道,《禮記》是孔子弟子及后來學者所記,孔子本人可沒時間寫這么多字。
一幅書法作品中,名句“俯首甘為孺子牛”被誤寫為“俯首甘為牛子孺”。
不知是不是韓美林大師年齡大了,在寫書法時打了個盹,醒來后把字序搞混了?
還有一幅書法作品引用了《道德經(jīng)》中的名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然而,展品中漏掉了第二個“為”字,導致句子結(jié)構(gòu)不完整,意義也有所偏差。
這就像在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善,斯不善矣”,聽起來像是老子在寫詩時突然卡殼了。
還有一個展品中,還將《孟子·告子下》中的名句“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中的“士”寫成了“土”。
“管夷吾舉于土”,這不禁讓人想象,管夷吾是不是從地里挖出來的?
“居高常慮缺,持滿每憂盈”,出自南朝梁簡文帝蕭綱的詩句,但韓美林?卻將“持滿每憂盈”寫成了“持滿就盈”等。
于是這位主播說,韓大師肚子里差點墨水,也就是說韓美林沒文化了。質(zhì)疑韓美林大師是不是初中還沒畢業(yè)?
說韓美林大師肚子里差點墨水,沒文化,那不是一分為二,客觀公正的說法,說韓美林大師粗制濫造,作品濫竽充數(shù),應該比較恰當。
如果說韓美林大師沒文化,這讓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臉往哪兒擱?
韓美林大師1985年至2011年,在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研究所任專業(yè)作家,上個世紀90年代初,韓美林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多部散文作品在全國獲獎。
說韓美林大師肚子里差點墨水,是不是初中還沒畢業(yè),這不是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沒墨水的人,能當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早在2006年,韓美林收集研究34年的《天書》問世,以視覺造型對中國古文字做出闡釋,超萬字古文字展示了華夏先民非凡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2007年11月,獲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0年之后轉(zhuǎn)為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獲聘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這樣的文化巨匠,怎么可能沒文化呢?
試問這樣頂級的文史資深館員、文科資深教授,又怎么會出這么多的錯?
在巧哥看來,不能怪韓美林大師粗制濫造,要怪就怪濟南不應該把韓美林藝術(shù)館建那么大,占地約13300平方米,設(shè)有10個展廳。
讓一個快九十歲的老人,把這10個展廳填滿,這難道不是難為這位老人?從時間到精力,韓老都是有限的。
所以出錯的根子不能打在韓老的身上,而應打在這館實在是太大,展廳實在是太多。
當初設(shè)計該館時,就應考慮考慮韓美林大師的年齡,古人說,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人家都九十歲了,建造如此大的韓美林藝術(shù)館,要韓老創(chuàng)作這么多作品,不是難為韓老嗎?
要知道,濟南韓美林藝術(shù)館是中國第五座韓美林藝術(shù)館。該館現(xiàn)場展出書法、繪畫、陶瓷等各類作品1300余件。
之前的4座,分別建在杭州、通州、銀川和宜興。
杭州總用地面積11000平方米,共設(shè)7個展廳,展出作品1000多件。通州占地面積約25000平方米,共設(shè)10個展廳,展出作品2600件。銀川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共設(shè)“五廳二室一廊一谷”,展出作品1000余件。
巧哥要問的是有必要在全國建5個韓美林藝術(shù)館嗎?建一個就夠了,把韓大師的藝術(shù)精品集中在一個藝術(shù)館不是更好嗎?
五個這么大的藝術(shù)館要韓美林大師填滿,能不粗制濫造,濫竽充數(shù)?
這不僅是浪費公共資源,浪費納稅人的錢,濫竽充數(shù)的美術(shù)館顯然會對孩子的教育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
孩子看了該美術(shù)館,會問“俯首甘為牛子孺”對不對?一個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是絕對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的,會不會大名人寫的是錯的,以后也認為是對的,那就貽誤孩子了。
宜興的館最小,是紫砂壺體積小。巧哥曾去宜興看韓美林紫砂藝術(shù)館,作為一個壺藝研究者,看了只有一聲嘆息,因為壺既要實用性,又要藝術(shù)性。韓大師的雕塑壺大多缺乏實用性,而雕塑元素很突出。
巧哥說,壺藝設(shè)計是一門獨特的藝術(shù),它既承載著實用功能,又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一把好壺,不僅是一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更是一件得心應手的泡茶工具。
壺的藝術(shù)語言,首先體現(xiàn)在線條的流暢性。從壺嘴到壺身,從壺柄到壺底,每一條曲線都在訴說著一個關(guān)于平衡與和諧的故事。(參閱《多少藝術(shù)家走進了死胡同》)
有人說,濟南的韓美林藝術(shù)館,一開始就充滿了爭議,反對之聲不少,但卻頑強的在爭議中建了起來。
也有人說,這個藝術(shù)館建的不是地方,韓大師的藝術(shù)成就還不能支撐起泉城廣場的文化聲譽。
不是韓美林大師的藝術(shù)成就不能支撐起,而是濫竽充數(shù)的作品不能支撐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