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飛
01
深圳,房價抬頭
去年四季度以來的救市,深圳是最先、最快收到效果,同時也是救市效果最好的城市之一。
新房方面,去年10月份深圳新房網簽4153套,一改之前在2000套上下低迷的數據,11月份更是拉升至8076套,12月份仍高達6769套。
來源:每日樓市早讀
四季度拉動下,全年新房網簽量超過了2023年。
來源:每日樓市早讀
二手房,回暖勢頭更加明顯。
網簽量9月份只有3191套,10月份直接翻倍至6118套,沖破了榮枯線(5000套),11月份繼續增加至7125套,12月份則沖破了8000套的繁榮線,為8282套。
來源:每日樓市早讀
同時,深圳二手房成交價格7月份跌破6萬元后,10月份不但再次沖破6萬元,而且直接拉升到6.3萬元。
2024全年二手房成交量在四季度猛攻下,創下了2021年來新高。
來源:每日樓市早讀
這種回暖的勢頭,延續到如今。
樂有家最新公布的2月份春節月數據,深圳一手住宅預售+現售2484套。
這一數據,環比當然下跌了不少,畢竟是春節月數據。2024年2月同樣是春節月,因此同比數據最有可比性,今年春節月相比于去年春節月,同比增長141%,也即翻了一倍不止。
來源:每日樓市早讀
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去年春節月,同樣翻倍了。
來源:每日樓市早讀
最關鍵的是,二手房成交價,再次抬頭了。
深圳房價從2021年2月份開始見頂向下,一路從8萬元跌破7萬元,去年6月份正式跌破6萬元,10月份又沖破了6萬元,不過11月份和12月份成交量雖然猛,但成交均價微微下跌了。
2025年2月份,二手房成交均價上漲至6.41萬元。
來源:每日樓市早讀
02
深圳,為何反應迅速
這一輪救市,京滬深的房地產現狀都有了明顯改善,尤其是上海、深圳。
前兩天我寫過上海的樓市,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月份上海的二手房均價環比又領漲全國了。
北京二手房上漲,新房仍在下跌。
廣州則是這一輪一線城市發起的救市隊伍中,表現最弱的一個。成交量雖然起來了,但房價仍在下跌,直到上個月,新房才算止跌,但仍沒有實現上漲。
相比于兄弟廣州,深圳的表現可圈可點。
深圳能夠迅速回暖背后,核心邏輯就一條:
這座城市本身不缺購買力,而且供小于求是這座城市的現狀。影響深圳樓市的關鍵因素是信心和預期。
正因如此,過去四年,在信心和預期缺失的背景下,深圳房價不斷下跌,從8萬跌破7萬再跌破6萬。
同樣的,在去年四季度一線城市發力救市的同時,中央層面上開啟了宏觀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放松。
去年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官方 給出的2025年發展目標是,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保持就業、物價總體穩定,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
在內外局勢不斷施壓之下,要完成這些目標,壓力不可謂不大。 所以,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我們的貨幣、財政政策大轉向,而從會議的內容來看,今年年會繼續轟油門。
會議強調:
1、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穩住樓市股市。
2、穩定預期,激發活力。
3、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赤字率。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使用。
4、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
5、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
6、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7、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
8、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9、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大力實施城市更新。
如此種種表述:
意味著,2025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將迎來轟油門時代。
意味著,2025年不僅會有較大力度的降準、降息,央行還會顯著“擴表”(購買國債、增加買斷式逆回購的投放,甚至推出新的支持股市穩定的政策工具)。
意味著,財政政策方面,力度將是空前的。2025年的國債、地方債的增量,以及赤字率都有望創下歷史紀錄。
意味著,官方應對當下的房地產困局、地方財政困局和消費困局三大煩惱方案,依舊是原來的配方。當然,這也是應對特朗普二次上臺的方案之一。
這些操作,給了中產以上階層信心。
而每年的開年,民眾對于市場、環境都表現得更為積極,再疊加子女教育的購房需求基本集中在一季度,所以每年3月份前后的成交量表現,基本都不會太差。
這是深圳樓市能夠延續熱度的關鍵。
當然除了信心和預期一定程度上回歸外,深圳經濟、產業、人口可喜的表現,也是開年拉動深圳樓市繼續回暖的重要因素。
深圳去年則以5.8%的增速跑贏了大盤0.8個百分點,同時,這一增速繼續位居一線城市首位。GDP總量逼近3.7萬億,不出意外,2026年深圳的GDP規模將登上4萬億臺階。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深圳市統計局
深圳的經濟增速表現亮眼背后,是其工業與出口同時發力的結果,尤其是出口。
工業表現方面,作為中國工業第一城,去年深圳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沖破了5萬億,高達5.4萬億,與工業第二城蘇州、第三城上海之間,形成了斷崖式的領先地位。
制圖 :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同樣沖破了5萬億,高達5.4萬億,相比于蘇州、上海,同樣有斷崖式的領先優勢。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出口方面,去年,深圳的出口,成為中國各城市的一個標桿。
深圳的出口已經連續32年位居全國第一。2024年,深圳出口規模2.81萬億,承擔了全國十分之一的出口,包攬了廣東省一半的出口。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海關
更強悍的是,如此規模,增速依舊高達14.6%。如同其工業一樣,也是在大象狂奔。
優異的表現,最終反饋在人口數據上了。
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1798.95萬人,較2023年增加了19.94萬人,這一增量在目前公布的城市中,位居第一。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03
深圳房價,會大漲嗎
絕對不可能。
我多次強調過,北上廣深杭這類城市,不缺購買力, 決定他們的因素是信心與預期。
而信心與預期的決定因素,則是全國的宏觀大環境,也就是經濟恢復和就業恢復情況。
中國老百姓的就業、收入和經濟預期是否在2025年能有邊際性改善,這是決定一線城市能否徹底筑底回暖的關鍵。
這也是我不斷強調的, 收入是就業的函數,就業是經濟的函數。只有這些改變,預期才能改變,只有預期改變,大家才有能力有意愿入場。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地方債、房地產這兩大煩惱仍沒有徹底解決。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去年12月份房地產相關數據顯示:
2024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9738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4.1%。新建商品房銷售額96750億元,下降17.1%,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17.6%。
跌勢仍未收住。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國家統計局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國家統計局
央行公布的去年全年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量,增加了2.25萬億,這一增量規模較去年減少了3000億元,繼續創下新低。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央行
所以說,就目前的形勢來說,深圳仍沒有擺脫調整周期,盡管從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每月房價數據來看,深圳房價已經四連漲了。
但去年四季度的行情上揚,主要是情緒調動所致。
而今年年初的行情延續,則更多的是開年大家對今年經濟形勢、就業形勢的不清晰。
就如同2023年開年一樣。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2022年年末,防疫政策放開,2023年疫情結束,于是乎大家對未來重新了信心,覺得大反彈會因此到來,最終讓當年一季度的房地產行情大熱。
結果一季度宏觀數據公布后,行情戛然而止。
強調這一點,是想告訴大家,年初的行情更多的是教育需求與看不清形勢因素的共同作用。
樓市今年能否企穩,要等到二三季度才能看清。
對于深圳樓市的判斷,本號依舊是兩條:
第一,早晚會漲,是由深圳的經濟發展勢頭、產業勢頭、人口競爭力、供小于求的基本面決定的。
第二,節點難說。
主要是對宏觀經濟和宏觀就業的回暖勢頭不好判斷。
如果后續大環境改善,那以深圳為引領的一線城市,樓市筑底反彈,毫無懸念。
因此,本號對于當下購房者的建議是:
不妨繼續讓子彈飛一下。
原創不易,辛苦動一動你的小指頭,在文章右小角點個在看、點個贊。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轉載、廣告投放、加讀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備注來意,否則不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