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個關注 我們經常見
Guinness World Records
12歲,絕大多數在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子們,課后一般喜歡打打鬧鬧、踢足球、玩游戲,甚至搞點大人十分討厭的惡作劇。但是對于杰克遜·奧斯瓦爾特(Jackson Oswalt),這位來自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的美國少年來說,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想法。
他認為,在游戲中即使成為最牛的玩家,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努力學習,利用所學的知識開展一些科學研究,才意義非凡。
杰克遜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8年,他在13歲生日的兩個小時前,成功實現了核聚變,成為完成核聚變項目實驗最年輕的人。
更令他始料不及的是,FBI會因此登門造訪。
核聚變的基本原理及發展現狀
核聚變是兩個較輕的原子核結合形成一個較重的核,并釋放一個或多個極輕的粒子(如中子、光子等)的一種核反應形式。
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超高溫和超高壓下,能讓原子核外的電子擺脫原子核的束縛,兩個原子核通過碰撞聚合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
中子雖然質量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帶電,因此也能夠在這個碰撞過程中逃離原子核的束縛而釋放出來,大量電子和中子的釋放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釋放。
人類已經實現不受控核聚變,即氫彈的爆炸。而目前,科學家正在努力研究可控核聚變,在不遠的將來,可控核聚變一定會造福人類社會。
杰克遜的核聚變研究之路
據了解,杰克遜從小就有超常的物理天賦,特別喜歡閱讀各類物理叢書,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夢想成為愛因斯坦、玻爾這樣的物理大師。
杰克遜在11歲就開始學習核物理知識,學習期間,有幸遇到了泰勒·威爾遜(Taylor Wilson),一位來自阿肯色州的物理天才。
這位天才在14歲就完成核聚變反應堆實驗,其研究成果于2008年獲得國際認證,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成功完成核聚變實驗最年輕的人。
受此啟發,杰克遜決心打破該項紀錄。
為此,他開始積極準備,包括研究核聚變的反應原理、分析各類聚變材料的物理、化學特性以及提供聚變反應設備的工作原理等。
家庭的大力支持
建造核反應堆可不是一個過家家游戲,杰克遜首先需要獲得父母的同意。作為一名未成年人,而且年齡還那么小,有誰家父母會放心玩這么高深而且危險的研究。
然而,杰克遜的父母的心中卻沒有“這個不能干,那個也不能干”的想法。
他的父母非常開明,既然兒子有這個興趣,那就鼓勵他、支持他做研究。
第一項支持是,將杰克遜的舊游戲室改造成了一個功能實驗室,以便他可以舒適地搞研究。
第二項支持是,確保杰克遜的安全。雖然杰克遜的父母搞不懂兒子的研究項目,但是,他們專門請了專家與兒子進行探討,為他介紹建造聚變反應堆所帶來的各種潛在危險,比如核輻射以及加熱聚變反應堆等離子體的超高電壓等。
第三項支持就是給予經濟支持,建造核反應堆沒有經濟能力是肯定行不通的,杰克遜的父母給予了兒子最大經濟支持,前后總共資助1萬多美元。
核聚變的研究并非一路坦途
核聚變研究所需的部件都是杰克遜從網上購買的,他在學校的一次科學展覽會上展示了他初步的成果——一個能產生等離子體的“演示聚變器”。這次展出雖然在學校引起極大的轟動,但是,距離成功還十分遙遠。
此后一年多,杰克遜對設備進行無數次修復和改進,包括重建真空室、購買渦輪分子泵、修復內部網格系統,獲取氘作為聚變材料等。
直到2018年2月2日,杰克遜的研究成果終于通過Fusor.net(開源聚變研究聯盟)的驗證。其驗證標準為:兩個氘原子融合時,會產生一個氦-3原子和一個多余的中子,檢測到中子就證明核聚變的發生。
他的研究成果在打破紀錄的同時,也引起了FBI的注意,FBI特工對他家進行了輻射檢查,所幸的是一切正常。
研究的腳步不停歇
如此小的年齡,居然研究出如此復雜的設備,杰克遜的事跡立刻引起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這位天才少年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人士,他受邀參觀了美國各地的能源初創公司,并親眼見證了裂變發電廠的技術應用。
如今,他并未停下研究的腳步,開始涉足硬件的開發,人工智能的研究。期待下一次杰克遜能繼續帶來讓我們耳目一新的好消息!
以紀錄的視角
發現你的世界
OFFICIALLY AMAZING
吉尼斯世界紀錄
點一個在看,請不要輕易在家嘗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