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3月,汪峰在離婚后的首次公開訪談中坦言:“愛是一個人的事,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我不是厭倦她了,我是厭倦了曾經的生活。”
有很多人看到這句話,都笑了。
這句看似矛盾卻充滿汪峰風格的表述,概括了他多姿多彩的感情歷程,也概括了男人對待姻與愛情的態度。
當年汪峰與章子怡的婚姻曾被視為娛樂圈的軟飯硬吃。有人說是強強聯合,但其實是女強男弱。
但是,汪峰抓住了機會,利用章子怡的名氣和自己的努力成功讓自己躋身一線男星行列。
也算是吃到了最大的婚姻紅利。
本來以為他會永遠“愛”章子怡,至少不敢離婚。
沒想到,他最終勇敢地離了。這個必須給汪峰點贊。
不過,我總在想,其實他不想離,他當然很想,家中紅旗不倒,外邊彩旗飄飄。
但結果你懂得,他在外邊的事被國際章發現了,所以不離不行了。
十年相伴后,兩人最終選擇分道揚鑣。
對于離婚原因,汪峰坦言:厭倦了曾經的生活。這種厭倦并非針對國際章,而是對固有生活模式的疲憊。這可能包括重復的日常、被輿論裹挾的婚姻狀態,以及個人成長與家庭責任等等。
正如他所說:“就算你有錢,但你是個討厭的人,對方憑什么和你過一輩子?” 這句話直指婚姻的本質:兩人之間沒有了激情,只有物質并不能維持關系。雙方是否能在共同生活中保持對彼此的吸引力與尊重。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愛是一個人的事。汪峰一向是個自由的浪子。
他的四段婚姻與多次戀情,大家都說他是玩咖。
但他的“愛是一個人的事”的宣傳,卻包含著對自己情感自主權的捍衛。
當年,他與18歲的葛薈婕未婚生女,當年他與章子怡高調示愛,當年他迅速投入與森林北的戀情……
這些選擇看似沖動,實則是將“愛”視為個人意志的投射。
如他所言,“愛是自由的、平等的,不應該受到年齡、身份等外在因素的束縛”。
經常別人質疑不負責任,但他卻始終強調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他堅持每周與女兒醒醒談心30分鐘,避免將成年人的糾葛傳遞給孩子。
他很愛!他很有責任!
這種“愛”與“責任”的分割,恰印證了“愛是一個人的事”——他可以全情投入每一段感情,但卻不將婚姻視為必須捆綁的結局。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
在汪峰的婚戀觀中,“愛情”被定義為雙向奔赴的合作。然而,現實中他與伴侶的合作常因性格差異或輿論壓力而瓦解。
面對章子怡的強勢和高傲,汪峰常有招架不住的困窘,也有大男子傷了自尊的尷尬。
時間長了,難免讓人厭倦。不如自由自在談戀愛的號。
兩人最終因生活重心不同分手。汪峰坦言:“愛情需要兩個人的經營,但若方向不同,再努力也是徒勞。”
而與森林北的戀情。與比自己小20歲的新女友的戀情被社會各界人士質疑為各取所需。
但汪峰堅稱:“感情是兩個人的事,重要的是彼此真心相待。”
愛情不管年齡、閱歷,采訪,只要雙方認可,便可以以構成愛情的全部意義。
我愛你年輕美貌的身體,你愛我事業有成的成功。
誰管的著?
寫在最后
汪峰支持者,他們認為他打破了傳統婚姻的桎梏,敢于追求即時幸福。有網友這樣說,“愛情本就靠激情維持,沒了激情,分開也正常。”
但也有網友批評他沒有責任,對婚姻不嚴肅。將婚姻視為兒戲。
尤其對小蘋果可能重蹈母親覆轍的擔憂,更凸顯公眾對代際輪回的警惕。
汪峰對孩子們的影響可能隱藏在潛意識里,早晚有一天,會表現出來。
現在是小蘋果,未來將是他和章子怡的孩子們。
至于后果,靜觀后效了。
不過,汪峰的婚戀選擇,歸根結底是他個人的事,他并沒有傷害公眾,頂多是傷害了他的孩子們而已。
本質上,他還算一個負責任的老爸,對孩子,至少錢給夠了。
他口中的厭倦生活,實則是對僵化關系的反抗;而“愛是一個人的事”,則是對情感自主權的終極詮釋。然而,這種自由是否以犧牲他人安全感為代價?答案或許只有當事人知曉。
正如他在采訪中所說:生活和愛情本就充滿變數。我們可以接受愛情的即時性,但也要學會承擔選擇的后果。
這句話,既是對過往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預言。
你怎么看呢?
(本文基于公開報道與訪談內容梳理,不涉及對個人生活的評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