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的深圳科技園,跨境電商部的Lily第三次修改給法國美妝博主Clara的建聯私信。光標在屏幕上閃爍,她突然想起上周被拉黑的經歷——那位擁有百萬粉絲的印尼健身達人,只回了一句“請先看完我主頁的置頂聲明”。這種挫敗感,像極了第一次給暗戀對象發消息時的忐忑。
TikTok達人建聯,遠不止是商務合作的開場白,而是一場需要「走心」的信任破冰。
一、別當「海王」,先做「課代表」
去年某國產香薰品牌在開拓歐洲市場時,運營團隊一口氣給50個達人發了模板化邀約,結果只收到3封已讀回執。復盤時他們發現,問題出在開場白:“Hi dear, we love your content and want to collaborate(親愛的,我們喜歡你的內容,想合作)”——這種放之四海皆準的套話,在達人眼里和群發廣告無異。
真正有效的破冰,從成為達人的「課代表」開始:
翻遍達人最近20條視頻,找到最能引發共鳴的梗。比如某法國博主常把“C'est la vie”當口頭禪,建聯信開頭就可以寫:“看完你上周在尼斯海邊拍的Vlog,那瓶隨風搖晃的香檳,讓我真正理解了C'est la vie的浪漫”
記住寵物/配飾/拍攝角度等細節。給日本手工達人發邀約時,特意提到“注意到您工作室窗臺上的招財貓擺件,和我們新品的東方元素很契合”
研究達人主頁的禁忌清單。有位西班牙旅行博主明確寫著“拒接快餐類推廣”,偏有品牌撞槍口問“能否拿著漢堡拍火山風景”
二、把商務洽談變成「閨蜜夜話」
頂級達人的郵箱里堆滿合作邀約,想脫穎而出得學會“說人話”。某新銳護膚品牌主理人分享過她的殺手锏——用語音消息替代冷冰冰的文字:“Hi Clara,我是Maggie。剛看完你吐槽法國藥妝的視頻,笑到面膜都裂了!我們實驗室剛攻克了‘精華搓泥’的難題,或許你會想試試?”
這種帶溫度的表達藏著三個小心機:
暴露小缺陷:主動提及“實驗室失敗了23次才成功”,比吹噓“革命性技術”更真實
制造場景聯想:“想象你穿著浴袍測評時,精華液順著鎖骨滑落的瞬間”
留白空間:結尾用“期待和你創造比上次‘翻車眼線’更有趣的內容”勾起好奇心
三、備好「嫁妝」再提親
見過太多品牌一上來就甩產品鏈接,活像相親時直接亮存折。其實達人更在意的是:
內容共創自由度:“是否需要完全按腳本?可以保留我的冷笑話嗎?”
數據反哺價值:某寵物用品品牌會在合作后提供“觀眾停留時長Top3的萌寵瞬間”剪輯報告
情感聯結可能性:有個小眾香水品牌,把達人名字刻在了寄送樣品的木盒上
去年爆火的北歐戶外品牌,甚至為達人定制了“合作菜單”:
輕量版:寄送樣品+3個創意方向任選
深度版:邀請達人參與新品配色投票
專屬版:聯合開發限量聯名款,利潤分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