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剛剛出任iCAR品牌事業部總經理的蘇峻來說,造車和跑步都是前行的旅程,只有自助者才有天助之!只有在明確的目標面前,堅持會勝利才真的能如虎添翼!
“砰——”,發令槍響起!在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身穿iCAR標識運動衫,與iCAR品牌事業部總經理蘇峻的加油打氣聲中,幾千名工程師們、媒體和用戶作為參與者同時出發。
每年的這一刻,是奇瑞汽車最具沖擊感的一幅畫面!
3月1日,以“天生會玩,活力開跑”為主題的「奇瑞RUN」在蕪湖正式開跑,借iCAR品牌首款車型推出一周年之際,人們勾起了外界對于這一全新子品牌創業之路的深思。從一年前首款車型發布,定位于聚焦于年輕人的電動小越野,致力于為年輕人提供好用、易用的品牌和產品體驗,2個月前 V23的「爆單」,iCAR跑通了個性化造車的規?;M,僅一年iCAR完成很多品牌2、3年的規定動作,成為奇瑞賽馬機制中的又一匹黑馬。
如今高速狂奔1年后,iCAR正在經過各種改變來讓品牌進入更精細化運營的發展軌道。如今人們更在意在接下來的時間里iCAR還將迸發出怎樣的成長力量?
文|溫迪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第二曲線”:奇瑞的「特區」到「增長極」
作為集團獨有的企業文化符號,「奇瑞RUN」從2016年開始連續舉辦了十年,每一屆都由奇瑞旗下不同取得重要突破的子品牌承辦。如今,當iCAR首次接棒星途、捷途成為新一年「奇瑞RUN」的承辦者,外界看到的不僅是奇瑞以更年輕的姿態向消費者靠攏,更是作為一家全新的汽車品牌,iCAR在過去一年從參與者到主導者的成長蛻變。
2024年,奇瑞汽車累計銷量260.4萬輛,同比增長38.4%,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銷量增長率超行業10-20個百分點”的年度目標;這一年,奇瑞在海外市場的年出口超過114萬輛,同比增長21.4%;也是在這一年,奇瑞的新能源銷量翻倍,同比增幅達到232.7%,居于主流車企首位……尤其在新能源領域的逆勢增長,很多人知道,這是在過去一年尹同躍親自帶隊下,調動起整個奇瑞內部活力和凝聚力的結果。
去年4月,iCAR品牌之夜上,尹同躍上臺力挺表示「iCAR是奇瑞集團打造的新特區」,奇瑞在iCAR上的投入沒有上限,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如今看來,不到十個月的時間,iCAR就迅速給出了最好的回應。數據顯示,自去年2月首款車型上市以來,iCAR品牌的總銷量在十個月的時間達到6.5萬輛,貢獻了奇瑞新能源車銷量11.1%,在純電領域成為奇瑞的「先鋒部隊」。
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40%的2024年,這一數據不僅意味著iCAR正在以超細分市場平均增速3倍的姿態奔跑,更標志著通過年輕化的產品矩陣,成功開辟出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的差異化路徑。
以iCAR V23為例,定位為「年輕人的第一臺方盒子」,在預售8小時內iCAR V23的訂單就突破3.1萬輛,社交媒體話題閱讀量超10億。今年1月,iCAR V23以7026輛的成績登頂新能源方盒子車型的銷量榜單,亦是榜單中唯一一款銷量突破7000的車型。
要知道,作為2024年最火的細分市場,從年初開始就不斷有車企涌入,在從藍變紅的過程當中,既有越野老炮推陳出新,也有新玩家另辟蹊徑,更不用提圍繞著這一細分市場向來被以坦克、哈弗為代表的長城系車型所壟斷,iCAR背后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2
「先想如何去做更有意思的事情!」
盡管在絕對規模上和其他頭部新能源品牌依然有著不小的差距,但在速度方面,iCAR卻爆發出了領先行業的特點。數據顯示,2024年iCAR 僅12月單月的環比增長23.32%,同比增長了382.30%,正式成為奇瑞旗下的純電產品陣營中一股重要的支撐力。
但對于這個成績,蘇峻卻并不認為滿意:“這一年,我們都在試驗中成長,當然也需要這樣一個過程。你要做就做新的東西,別人做過的東西,和已經做好的東西,你再去做就沒什么價值了,世界上很多品牌也證明過,個性化也可以成為通向規模的一條有效途徑”。在蘇峻眼里,新能源汽車跑馬圈地的粗放時代結束了,現在來到了一個創新和效率的時代,競爭越是激烈,iCAR就要走專業化和細分的道路。要做有意思的事兒,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在蘇峻的眼里,新能源時代賦予了汽車很多意義,但汽車帶給人的感知更多是工具而非玩具,如何讓用戶真正意義的在新能源時代“玩兒”起來?是時代留給像他一樣的極致熱愛者們一次巨大的機會。隨著過去一年工作的持續展開,蘇峻還在將這種「熱情」滲透到iCAR造車的方方面面,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
1、永遠具備「玩兒」的屬性,在iCAR看來,只有讓一臺車具備了工具和玩具雙重概念,消費的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激發。以iCAR V23為例,采用幾何風格的設計,車身線條筆直,保留大量平面,卻以「積木派硬核美學」擊中了年輕人對于個性和實用的雙重需求。同時,為了滿足用戶后續的改裝需求和拓展潛質,還配備了24個擴展接口和六十幾個螺栓接口。讓用戶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改裝出一臺只符合自己審美和需求的純電產品。這也是iCAR對汽車的另一種思考:汽車產品沒有壟斷者,就像人不會統一著裝。
這種玩具而非工具的開發思維源自于蘇峻對于用戶痛點的執著。2021年,秉承「產品即教程」經驗,智米開始孵化造車團隊,通過購買大量的汽車去研究、溯源,蘇峻團隊發現,當前市場中流通的車輛很大一部分僅僅是滿足了作為工具的實用主義需求,但在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上感知匱乏,圍繞這個品牌后續所有產品。最后定調在要造的車除了得好用,更得好玩,滿足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所見即所得」的需求。
2、不同于傳統車企的廣告轟炸,要激發人與人之間的分享欲!iCAR海在營銷環節中更加注重強化社交媒體運營與用戶「共創生態」。比如此前iCAR圍繞著V23進行的「年輕人的第一臺方盒子」的話題營銷,在做的實際上恰恰是通過與用戶建立聯系和互動,從而快速觸達目標群體。
3、 爆品思維加持的創新品牌,決定了iCAR不用「老兵新帶」!作為一支內、外基因融合的「創業」隊伍。經過1整年的打磨,在理念上都與根植于傳統汽車的品牌有所區別:熬夜爆肝的市場戰隊,直連用戶的主播天團,一線拼搏的銷售鐵軍。這支融合了生態企業文化與奇瑞技術骨干的全新團隊,將這種來自內部的「創業者式」的熱情量化為可視的生產力。
據悉,在2024年6.5萬的年銷量中,iCAR并非依賴奇瑞傳統渠道,有大半來自線上直營與城市體驗中心,用戶畫像中90后占比超60%,平均購車決策周期僅7天。這種效率的背后,一方面源自于這種獨特的組織架構帶來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另一方面也是蘇峻帶領下整個團隊對年輕人需求的精準洞察,在從「工具」到「玩具」的轉變過程中,讓用戶為產品的情感價值買單。
3
「iCAR明天寫在Lululemon昨天的故事里!」
上世紀90年代的溫哥華,大學畢業生中女性人群有超過60%都成為了職業女性,社會上評價這會是加拿大更晚生育的一代!而這個現象在1998年,被一家戶外公司的高管概括為“超級女孩現在”!他在這些單身的職業女性身上,總結了很多共性的需求:注重健康,有自己的房子,養寵物,喜歡旅行,她們真正關心的就是健康和健身!而她們更希望想要改變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穿衣方式和運動方式,即便將來結婚生子后也要如此。這家戶外公司的高管是奇普·威爾遜,這個故事是lululemon的起源。
多年后,當威爾遜談起lululemon創辦初期成功的密碼時感嘆:“我其實只是把產品比其他人做的更好一點兒而已!”在他眼里,那時的多用途的賽道中的產品已經很好了,但還是做不到那種既能用于鍛煉,又能穿著去喝咖啡、送孩子上學、上班,而且這種服裝還要抗菌特性,不會散發異味,尤其是外觀時尚又專業,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健身房都很得體。這份對于產品的熱情造就了lululemon崛起的神話。
在汽車行業,同樣希望把產品做好的人也有蘇峻!
「如果今天新勢力造車的產品做的足夠好了,也許我也不會邁入汽車這個條賽道,起碼在一條具有性格的市場里,我們有比其他人做更好的自信!」。蘇峻的這份自信也源自他對產品的「熱情」。
和威爾遜相似的是,蘇峻也希望iCAR要通過持續放大用戶的核心需求,來重新定義用戶與產品的關系。某種層面上,iCAR與lululemon一樣都是依照了「社群即產品」的底層邏輯,lululemon通過贊助瑜伽教練、組織免費課程,構建以門店為中心的第三空間;iCAR則是通過DTC模式,強化以用戶為中心,重視消費者主權,配合一些社群活動讓用戶玩兒起來。
一個品牌最大的價值,是要對「人」有更深刻理解。在iCAR看來,當技術趨同,唯有情感體驗能穿越周期,將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帶給用戶。
至于iCAR在買過去年的成長期,向成熟期之后,蘇峻一直也在思考汽車和大家打交道的方式到底能不能像米家、lululemon一樣通過渠道就地取材,就近取材,通過人群進行群體「建圈」,通過用穩固的基礎不斷凝聚其他群體人群實現「破圈」,甚至能讓圈層之間產生聯動?如何源源不斷地輸出新鮮的理念,將創意、思考帶給下一個階段?
在這場「奇瑞RUN」上,人們能看到「高校跑團、用戶跑團,再到與線上健身平臺Keep和潮流電商得物展開跨界合作」這些現象的背后,都是iCAR在思考和實踐要如何進一步將這種「熱情」內化,通過從產品制造商向生態運營商的角色轉變,構建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全場景價值網絡。同時,通過后續開展品牌聯名、共創改裝、用戶體驗活動等全方位合作,繼續探索強化用戶黏性、提升品牌價值的方式方法,讓有生命力、有創造力的年輕人真正玩到一起。
伴隨后續重磅新車等一系列產品跟進,整個團隊也將繼續這份熱情從上到下的做好透傳,如何從團隊到渠道上,讓每個環節都傳導出iCAR品牌及用戶精致生活的需求。
在渠道網絡規劃上,在基于原有品牌渠道的支撐,iCAR將會持續構筑1(Space)+N(Base)的渠道布局模式。未來三年,iCAR品牌還將繼續以用戶為中心,持續深化銷售服務網絡,圍繞建成體驗中心、交付中心雙目標繼續發力,實現1-3級市場的全覆蓋。持續深化「體驗-交付-生態」三位一體模式,直指奇瑞百萬新能源的階段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