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青山
編輯| 劉漁
3月3日,蜜雪冰城終于在港股正式上市。
當日,蜜雪冰城股價一路走高,收報290港元/股,較發行價大漲43.21%,總市值達1093.47億港元,一舉打破此前新茶飲股上市即破發的尷尬局面。
事實上,蜜雪冰城在公開發售階段獲5258倍超額認購,創下港股市場新股認購的歷史紀錄,凍資金額高達1.82萬億港元,成為港股新晉"凍資王"。
這也說明,不是市場不看好新茶飲行業,而是認為新茶飲已經進入巨頭階段,馬太效應已經十分明顯。
從表面看,蜜雪冰城似乎只是一家主打6元均價、扎根下沉市場的平價茶飲品牌。但其實不難發現,蜜雪冰城成功的關鍵并非簡單的低價策略,而是構建了一套獨特的商業生態系統。
蜜雪冰城采用加盟模式擴張,加盟店占比超過99%,但與行業常見的高額加盟費不同,據招股書顯示,蜜雪冰城省會城市的加盟費僅為12000元/年,縣級城市更是低至7000元/年,加盟費收入占總收入比重不足2.5%。
與傳統加盟模式不同,蜜雪冰城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根據加盟模式向加盟商出售門店物料和設備,其核心競爭力在于自建的強大供應鏈體系。也就是說,蜜雪冰城其實是一個To B類的企業。
從2012年第一家生產工廠開始,蜜雪冰城已在河南、海南、廣西、重慶、安徽建立了五大生產基地,總占地面積約79萬平方米,生產覆蓋糖、奶、茶、咖、果、糧、料七大類食材,年綜合產能約165萬噸。
同時,蜜雪冰城自2014年起開始建立自有倉儲網絡,目前擁有27個倉庫,實現90%區縣12小時內觸達且免物流費,97%以上的門店實現了冷鏈物流覆蓋。
正是這套完善的供應鏈體系,讓蜜雪冰城在保持低價的同時仍能實現可觀的利潤。
根據招股書數據,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分別實現收入136億元、203億元、18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0億元、32億元、35億元。
2024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凈利率高達18.7%,超過同期古茗的17.4%、茶百道的16.5%及滬上阿姨的10.1%,而奈雪的茶2024年上半年經調整凈利潤率為-17.2%。
此外,現金流作為企業生命力的重要指標,蜜雪冰城表現同樣突出。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分別錄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入24億元、38億元及51億元,賬上還有近60億元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可以說,蜜雪冰城的財務狀況相當穩健,這也是其受投資者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盡管蜜雪冰城目前發展迅速,但隨著新茶飲行業步入存量市場,單店經營壓力也隨之顯現。
數據顯示,2024年前9個月,蜜雪冰城的平均單店飲品出杯量從上年同期的17.72萬杯降至17.07萬杯,平均單店日均終端零售額也由上年同期的4416.3元降至4184.4元。
同時根據窄門餐眼數據,截至2025年1月15日,全國奶茶飲品門店總數為39.32萬家,近一年凈減少38785家,行業優勝劣汰已經開始。
面對國內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蜜雪冰城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主要聚焦兩個方向:下沉市場和海外擴張。
在下沉市場方面,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已覆蓋全國4900個鄉鎮、1700個縣城、300個地級市,中國內地門店數量達到40510家,其中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達57.2%,堪稱"下沉之王"。
但值得注意的是,茶百道、滬上阿姨、甜啦啦、古茗等品牌也在加速布局下沉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在海外市場方面,蜜雪冰城自2018年起便開始拓展東南亞市場,現已在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地開設超過4800家門店,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現制茶飲品牌。
在此次IPO中,蜜雪冰城表示將投入所得款項凈額的66%用于供應鏈建設,包括在海南生產基地建造新設施以及在東南亞建立多功能供應鏈中心,這將進一步鞏固其全球化布局。
對于蜜雪冰城來說,此次上市實際也是其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未來 蜜雪冰城能否繼續保持領先地位,關鍵就在于其能否在海外市場復制國內成功經驗,并在全球范圍內構建起強大的供應鏈網絡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稿件內容溝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