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立即收聽
“ 投資者為馬斯克買單,不是買輝煌的現在,而是充滿驚喜的未來。 ”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特斯拉未來五年利潤增長1000%是可能發生的。”
3月1日,特斯拉CEO馬斯克罕見地在X平臺上談到了特斯拉的經營情況。
圖源:X
然而就在同一天,美國各地爆發了“反馬斯克”示威活動。抗議者們涌入特斯拉門店,阻撓他人購買特斯拉,鼓動他們拋掉特斯拉股票,賣掉特斯拉汽車。有車主表示,他們的特斯拉車輛被噴漆上了納粹標志。
抗議者還搭建了一個叫“特斯拉下架”的網站,口號是“抵制特斯拉就是阻止馬斯克”。當天網站出現50多場示威活動,另外還有遍布英國、西班牙、冰島的抗議日程箭在弦上。
大量示威者聚集抗議馬斯克
特斯拉到底怎么了?
全球“圍剿”特斯拉
馬斯克和特斯拉被“圍攻”的原因可歸為一個詞:政治。
這群示威者的訴求,無非是抗議馬斯克牽頭的“政府效率部”近期大規模削減政府開支,畢竟這牽扯到幾十萬人的就業和數億公民的數據隱私。自馬斯克協助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他被賦予了極大的權力,變成媒體口中的“影子總統”。
他的“干政”行為還越洋到了大不列顛島和歐羅巴大陸。在英國,他通過“起底黑料”批評首相斯塔默,并支持極右翼人士;在法國和德國,他公然為極右翼政黨打Call,還呼吁德國要“放下歷史罪惡感”。
抗議馬斯克介入德國選舉
圖源:美聯社
馬斯克到底是解放歐洲還是新殖民,已眾說紛紜,但歐洲人和美國人的種種“反制”措施變成了一組組足以令每個企業家冒汗的數字:
1月特斯拉在歐洲的注冊量同比降幅45.2%,市場份額已跌到1%:其中法國市場跌幅63%,西班牙市場暴跌75%,特斯拉在歐盟最大汽車市場德國的注冊量僅為1277輛,在英國的注冊量首次低于比亞迪。美國加州是特斯拉的大本營,但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1月的銷量分別下滑8%和10%。
更糟糕的是特斯拉的股價。去年的政治豪賭讓特斯拉股價創歷史新高,但如今卻跌掉了40%。僅在過去一周,特斯拉的市值跌去了近1萬億人民幣。
圖源:Google財經
由于馬斯克和特斯拉品牌高度綁定,任何有關馬斯克的風吹草動都能影響特斯拉的銷量、口碑和股價。研究者發現,特斯拉遭遇的逆風中有10%到15%是反對馬斯克導致的。
全球對特斯拉的“圍剿”不僅在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層面,在真槍實彈的商業戰場上,來自東方的新能源車巨頭也在對特斯拉的市場份額虎視眈眈。
中國是特斯拉財報中唯一增長的市場。2024年,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增長了8.8%,占全球市場的37%。
但劇變還是來得太快了。中國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1月份在華銷量為63238輛,同比下降11.5%,位居第四。而排在它前面的比亞迪、吉利、長安的新能源車銷量分別同比增長84%、47.5%和26%。
上下滑動,查看圖片
圖源:中國乘聯會
今年2月,被馬斯克寄予厚望的FSD(完全自動駕駛)開始向國內用戶推送。但由于數據轉移問題,中國版FSD(被改名為“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只能通過“刷視頻”的方式收集道路數據來訓練,這導致特斯拉難以應付中國較為復雜的道路狀況而表現出“水土不服”,甚至連公交車道都搞不定。
前幾日,一位中國車主實測FSD,結果車輛出現闖紅燈、壓實線等行為,一天之內12分迅速扣完。
更讓這位車主郁悶的是他花了6.4萬元購買了FSD。但從今年開始,不少中國車企將原本配備給高端車型的智駕系統免費下放到中低端車型中,“智駕平權”以另一種價格戰的形式縮小著對特斯拉的包圍圈。
在種種新聞、段子、流言的交織下,馬斯克和特斯拉似乎被擺在一個四面楚歌的位置。但奇怪的是,聰明的馬斯克肯定會預料到會有今天的后果,他對特斯拉電動車似乎并沒有那么在意。有一個證據是,特朗普上臺后必然會取消有利于電動車扶持政策,馬斯克卻仍押注特朗普。
2月26日,馬斯克在內閣會議
馬斯克放棄特斯拉?
年初特斯拉財報公布完后,馬斯克在業績電話會上大談FSD。
他說:“今年特斯拉會在美國多個城市推出無人監管的FSD服務,明年FSD服務覆蓋將推送至全美各個城市。到明年年底,我們會在多數國家推出無人監管的FSD服務。”
不可否認的是,FSD在北美建立了堅固的技術城墻。
然而,會上馬斯克對特斯拉的核心業務——貢獻70%業績的汽車制造和銷售閉口不談。投資者們似乎也不像以前那樣關心電動車的銷售,并未詢問太多關于電動車業務的問題,最多的卻是擎天柱機器人以及特斯拉客戶何時可以將自己的汽車加入公司機器人出租車網絡的問題。
跨界成癮、“不務正業”的馬斯克,結合這段時間“爆狼”式的發言和業績電話會上股東們的反應,似乎在暗示我們:特斯拉的汽車制造已經是明日黃花。畢竟,“投資”投的是一家公司業務的潛力和想象力:當特斯拉大股東的關注點轉向時,意味著機器人和無人駕駛才是未來撐起特斯拉1.2億美元市值的支柱。
硅谷汽車展上的Robotaxi
根據馬斯克為特斯拉制定的“三步走”戰略規劃,第一步是建立電動汽車品牌和制造技術基礎,第二步是擴大產品線并實現盈利。從Roadster到Model Y,從加州的弗里蒙特的帳篷車間到上海超級工廠,從瀕臨破產到年賺近1000億美元,特斯拉基本完成了前兩步。
而第三步是特斯拉全面進入自動駕駛和能源領域。馬斯克計劃在2027年前推出專用Robotaxi和無人駕駛網約車服務,將特斯拉打造成一家自動駕駛業務公司。
想象一下未來美國的車道上,無人駕駛的汽車川流不息。倘若成真,這就是對美國大基礎設施的一次重構,而特斯拉將從一家造車公司進入像電力、石油這樣的人類文明基礎行業。
打造無人駕駛網絡和用戶市場,就要求足夠多、足夠便宜和足夠智能的特斯拉汽車。此時FSD的擎天柱機器人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前者創造了技術的護城河和行業標準,后者能大幅度減少汽車裝配的效率和人力成本。
馬斯克還談到,特斯拉將在今年量產1萬臺擎天柱,未來全球有10億臺人形機器人,特斯拉將占據10%的市場。據他預計,當生產100萬臺擎天柱時,機器人的成本可以降至1萬美元左右,若以2萬美元銷售,將為特斯拉“創造10萬億美元的營收潛力”——這對投資者而言當然是一個充滿誘惑的資本新故事。
方舟資管Ark Invest預估,一旦特斯拉轉型成一家盈利能力更強的機器人出租車公司,股價將在5年內飆升12.5倍,達到2600美元。
而如果從馬斯克個人財富的角度來看,盡管特斯拉股票占了他總財富的60%,但是由他創立的Space X、xAI、Neuralink等科技企業的潛力都不容小覷,一旦出現技術突破,將對行業產生顛覆式的改變,從而掀起新一輪的財富分配。有分析師估測,如今馬斯克的資產越來越多來自SpaceX和xAI這兩大估值飆升的創業公司。
這可能是馬斯克在一片抗議聲中斷言“特斯拉未來五年利潤增長1000%可能發生”的底氣。當然,如果要爭論特斯拉的機器人和無人駕駛到底厲不厲害,能不能撐起股價,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經營之神vs創業之神
對于馬斯克來說,電動汽車這個產品可能已經結束了,創業故事暫告一段落了,即將奔赴下一場創造力的旅途。正如我們難以猜到一位有能力創造互聯金融帝國、性縮力極強的脫發青年后來去制造電動車和火箭,百忙之中還生了十多個小孩。
對于投資者而言,投資股票就如同投資領導者,他們喜歡的是像蘋果庫克這樣的“經營神”,財報做得漂亮,股價能穩定住,有競爭者難以穿過的護城河,每年都對產品進行微創新。
也有人偏偏喜歡馬斯克這樣的“創業神”。“創業神”們做企業,始終打江山,而非守江山,以“Day 1”的心態去做產品,顛覆自己既有的優勢,每天都能整點花活去殺死那個即將登臨王座的自己。投資者為馬斯克買單,不是買輝煌的現在,而是買充滿驚喜的未來。
馬斯克與擎天柱人形機器人
經營之神和創業之神,沒有孰優孰劣,但后者以一個顛覆者形象出現在每個行業時,遇到的風險和阻力必然遠遠大于前者。
當馬斯克不計后果、發瘋般地“爆狼”發言時,或許在他眼里看到了那個一百多年前福特、愛迪生時代的美國,一個由實業家、科學家、工程師塑造的美國價值觀:工作就是工作,創新就是創新。
本篇作者 | 徐濤 |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 何夢飛 | 圖源 | VCG
2025年3月30日—4月6日,再次前往德國,參加2025漢諾威工業展,前瞻世界工業“風向標”;走進世界級標桿企業、德國特色“隱形冠軍”企業,聆聽大師赫爾曼西蒙獨家定制課,探尋世界頂尖智造“精髓”。
點擊下圖▼立即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