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人早餐真相!腸粉蝦餃未上榜,這10種才是心頭愛。 ”
“食在廣州” 聲名遠播,清末民初更是鼎盛。彼時,名廚輩出,譚家菜南下融入,為粵菜添新韻。
像 “龍虎斗” 一菜,以蛇為龍、貓為虎,食材大膽,烹制精巧,初嘗鮮辣,后品回甘,盡顯粵菜創新之魂。粵菜講究 “鮮、香、嫩、滑”,食材求鮮,烹飪重技。
清晨,茶樓酒肆人聲鼎沸,老廣們 “嘆早茶”,一壺香茗,幾籠蝦餃、叉燒包,在氤氳茶香中開啟閑適一日,此乃民風悠然之寫照。
廣州人早餐真相!腸粉蝦餃未上榜,這10種才是心頭愛。
「叉燒包」
起源于上世紀中葉。制作工藝也極為講究,面粉經過發酵、揉制,再包裹上精心調制的叉燒肉餡,蒸制而成。蒸熟的叉燒包頂部自然開裂,露出誘人的叉燒肉,醬汁透亮,香氣撲鼻,每一口都是對味覺的極致誘惑。
在廣東地區,叉燒包有著“狀元”的寓意,代表著功名和富貴,寄托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干蒸燒賣」
起源于明清時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廣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之一。
在20世紀30年代,干蒸燒賣已風靡廣東各地,成為了茶樓、酒家必備的點心之一。它半露的肉餡料、鮮美的味道和爽潤的口感,讓人一嘗難忘。在廣州喝早茶的時候,點上一籠干蒸燒賣,再配上一壺熱茶,這便是廣州人日常生活的一種享受。
「糯米雞」
歷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的廣州夜市,起初是以碗蓋著蒸熟而成,后來為方便攜帶,小販們改良為以荷葉包裹。
傳統的糯米雞制作十分講究,選用優質的糯米、雞肉、叉燒肉、咸蛋黃、冬菇等食材,經過精心調配后,用荷葉包裹嚴實,再放入蒸籠中蒸熟。蒸好的糯米雞,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讓人回味無窮。
「艇仔粥」
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它起源于珠江三角洲的水上游民——疍民。這些水上人家用小船在荔枝灣河、珠江邊上販賣粥品,因其獨特的制作方式和鮮美的口感,成為了廣東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據《廣州民國日報》記載,早在民國十六年,荔灣一帶已有不少經營魚生粥的小艇,這便是艇仔粥的雛形。
傳統的艇仔粥配料有魚片、炸花生、瘦肉、油條絲、蔥花、蛋絲等,這些食材在滾燙的粥中完美融合,既有軟嫩的魚片、瘦肉,又有香脆的油條絲、花生,口感層次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云吞面」
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間,由一位湖南人在廣州開設的“三楚面館”中初創。
一碗地道的廣式云吞面,面要選用竹升打制的銀絲面,云吞則需用三七開肥瘦的豬肉,并輔以雞蛋黃漿鎖住肉香。湯底則是由大地魚與豬骨精心熬制而成,清鮮香甜而不嗆喉。云吞口感潤滑,面入口有彈性,湯頭鮮美,三者相得益彰。
在廣州,吃云吞面也有講究,人們通常會用筷子輕輕挑起幾縷面條,再夾起一顆云吞,先品一口湯,再細細咀嚼面條和云吞。
「皮蛋瘦肉粥」
清朝乾隆年間,一位名叫陳瑞仁的廚師在為皇宮御膳房烹飪時,無意間將松花蛋(皮蛋)與瘦肉相融合,發明了這道美味佳肴。
又有人說,明代泰昌年間,江蘇吳江縣一家小茶館的店主在清除爐灰茶葉渣時,偶然發現了由茶葉渣熏制而成的皮蛋,后來有人將其與瘦肉一同熬粥,味道鮮美,于是皮蛋瘦肉粥逐漸流傳開來。
自制皮蛋瘦肉粥也不難。
將大米洗凈浸泡半小時,皮蛋和瘦肉切丁,蔥切沫備用。鍋中加水燒開,倒入浸泡好的大米煮至大米較軟,再倒入切好的肉丁和皮蛋丁煮10分鐘,最后撒上蔥花,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西關瀨粉」
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約1850年代。相傳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廣州西關的人們將隔夜飯風干后磨成米粉,再調成米漿,通過底部有孔的容器“瀨”入沸水中,形成細長而有韌性的粉條,這便是西關瀨粉的雛形。
一碗正宗的西關瀨粉,粉條粗細均勻,口感滑爽有韌性,湯底濃郁鮮香,配料豐富多樣,如叉燒、蝦米、冬菇、豬油渣等,每一口都讓人回味無窮。
「腌面」
在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客家人為了快速填飽肚子,創造出了這種簡單卻美味的面食。將生面煮熟,加入豬油、炒熟的蒜蓉和蔥花,簡單幾樣食材,碰撞出了令人難忘的美味。隨著時間的推移,腌面逐漸成為了梅州乃至整個客家地區的代表性美食。
一碗顏色金黃、香味撲鼻的腌面,搭配上一碗熱騰騰的三及第湯(豬肝、瘦肉和粉腸煮成的湯),成為了廣州人早餐的標配。
「煲仔飯」
可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時,廣東的茶樓為了方便客人點餐,會將煮好的米飯放在小瓦煲中保溫,這便是煲仔飯的雛形。
在廣州,點上一份心儀的煲仔飯,如經典的臘味煲仔飯或是創新的紫蘇牛肉煲仔飯,待師傅將食材一一鋪好,蓋上鍋蓋,用中小火慢慢燜煮。不一會兒,米飯的香甜與食材的鮮美便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美味。
「牛雜」
又稱“牛雜碎”,指的是牛的內臟和碎肉,是發源于老廣州地區的一道傳統美食。
清光緒年間,一位廣州廚師,將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邊角料與白蘿卜一同放入鍋中燉煮,并加入了陳皮、八角、香葉等香料,使得牛雜瞬間變得香氣撲鼻,口感豐富。
牛雜的口感豐富多樣,牛肚爽脆彈牙,牛腸軟糯不膩,牛筋富有韌性,再搭配上濃郁鮮美的湯汁,每一口都讓人回味無窮。而且,廣州人還喜歡在食用牛雜時加入各種醬料,如蒜蓉辣醬、柱侯醬等。
嘗遍這10種地道美味,你以為就摸透了廣州早餐的底?
在荔灣西關的晨霧里,還藏著三碗連美食地圖都未曾標記的“神秘粥品”——它們見證過十三行的商船往來,浸潤著華僑歸鄉的煙火氣,更藏著老廣早餐江湖最后的秘密!
點擊關注,下周三7:00,我們帶您揭開百年粥檔的鎏金鍋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