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烏克蘭總統來到白宮,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商討《關于設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的規則和條件的協議》,也就是坊間盛傳的美烏礦產協議,于是網上流傳的“土地歸俄羅斯,資源歸美國,安全歸歐洲,榮耀歸烏克蘭”的段子成了現實。
在這次會議的前兩天,也就是2月26日,白宮的內閣會議記者招待會上,特朗普就已經明確的回答“我們已經達成了一項協議,我們將拿回我們的錢,并且未來會獲得更多錢,我認為這是合適的。”俄烏戰爭三年了,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但是在中國人的印象中,這種政治上、軍事上的援助一般都是無償的,怎么還要錢呢?應該說這是一種文化上的差異,在二戰時期,美蘇對我們的援助都是收費的,我們因此而付出過慘重的代價。
美國是通過《租借法案》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一切都是明碼標價的,二戰的時候老美就是通過《租借法案》向盟國提供援助的。當時為了讓該法案通過,羅斯福還做了個比喻“假設鄰居失火,我只能把澆園的水管子借給他去滅火,而不應讓他事先付錢買這條水管子,待火滅后鄰居原物送還即可。”當時的法西斯陣營就是靠美國援助的海量的飛機、坦克、軍艦、機槍才被消滅掉的。但是這些物資戰后是要還的,方式可以探討,但是必須還。比如英國人主要靠一些海外殖民地島嶼來還的;蘇聯前期是用礦產和工業設備還,后續一直拖拖拉拉的到2006年由俄羅斯徹底還清。總之欠了老美的債是要還的。
現在老美聲稱向烏克蘭提供了3500多億美元的援助,再加上美國在國際上為烏克蘭奔走,要個5000億美元不算過分吧。別看烏克蘭窮的褲衩都穿不上了,但是他們礦產非常豐富,20000余處礦藏,包含了稀土、鈦、鋰、鈹、錳、鎵、鈾、鋯、石墨、磷灰石、螢石和鎳等主要資源。其中金屬鈦儲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錳和鋰總儲量占全球10%,這些礦產估值超過15萬億美金。于是特朗普要求烏克蘭用這些礦產來還老美的5000億美元的債務。這就是這次美烏礦產協議的由來。
但是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完全不是這么回事:我們烏克蘭為了自由世界跟俄羅斯死磕,流血又流淚,丟了四個州,還差一點滅國,最后錢還要我們自己花,這還有天理嗎?這也是小澤會前為什么硬氣的說烏克蘭絕不承擔任何債務,哪怕是10美分。即使是老美想從烏克蘭身上回血也不是不行,可以談合作,但是絕不能以還債的名義。同時你特朗普也太不要臉了,整個戰爭下來,美國的援助物資不論怎么算也才1190億美元,你上嘴唇下嘴唇一碰就5000億,黃世仁都沒你狠。現在烏克蘭徹底被打爛了,連公務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你讓我用什么還?
特朗普一看談不下去就退而求其次,就是美國用這5000億作為股本跟烏克蘭成立一個基金,在烏克蘭資源開采的收入中的一半歸老美,同時賣礦產開采資格證的一半收入歸美國,這樣當老美獲取1萬億美元之后,這事就結束了。小澤說可以考慮,但是老美需要白紙黑字的寫明向烏克蘭提供保護。但是死要錢的特朗普根本就不接受。
老美一看談不下去了,于是用準備啟動跟俄羅斯談判來向小澤施壓。小澤是真的怕了,于是請波蘭總統杜達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出面做和事佬。于是美烏的談判終于談下來了,雙方成立一個重建基金,由美烏兩國共管,烏克蘭則需要用石油、天然氣、礦產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或運輸相關基礎設施收入的一半注入此基金,收益的一部分用于烏克蘭的重建。
5000億美元的債務不提了,這樣烏克蘭的面子保住了,其次礦產資源保住了,只是出讓了開采權,等于是用未來的錢還了今天的債,再次烏克蘭用這種利益捆綁的方式給自己的安全加了一層保險,老美看在錢的份上也會提供保護的。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歐洲一看老美空手套了這么一大塊肥肉不干了,立刻出來攪局,2月24日歐盟向烏克蘭提供一份礦產合作的“互惠”協議。烏克蘭一看可以玩利益平衡,立刻就表現得曖昧起來。歐洲想要啥呢?一是稀土,二是鋰。歐洲要發展電動車行業,離不開稀土,也離不開鋰,但這兩種礦產,歐洲都很少。
在歐美烏三方玩的不亦樂乎之際,俄羅斯的態度也很值得玩味。2月24日,普京突然表示愿意跟老美合作開發稀土礦藏,涉及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這樣烏克蘭立刻就尷尬了。
弱國無外交,只有被瓜分,這樣的叢林法則再今天依然上演,清醒一點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