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warzone網站作者 Oliver Parken 的原作改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飛行員們為了學會如何在空中射擊,真的想出了各種腦洞大開的訓練方法。其中最奇特的,莫過于坐在一個沿著軌道高速滑行的“駕駛艙”里,對著假想的敵機目標開火。這就像是過山車結合射擊游戲,驚險刺激,兼具娛樂性和實戰訓練。
一戰初期,空戰才剛剛起步,飛行員們發現,手槍實在是不夠用的。想象一下,你在飛機上晃晃悠悠地拿著小手槍對準敵機,這只能是一種心理安慰。因此,機槍逐漸成了戰斗機的標配,而如何精準射擊成為最大的問題。
1918 年 7 月 17 日,位于法國北部的英國皇家空軍(RAF) Rang-du-Fliers 射擊學校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讓飛行員坐進一個滑行的小車里,車子沿著彎曲的軌道疾馳,他們則需要瞄準遠處的敵機靶子并開火。這種訓練不僅考驗射擊技術,還能讓人體驗在空中高速飛行時的“真實”感覺,當然,沒有失控墜機的風險。
早期的戰斗機任務更多是偵察,飛行員們主要是飛上去拍個照,看看敵人藏在哪里。最早的偵察機,比如皇家飛機工廠 B.E.2 型,主要靠高空飛行來規避敵人的攻擊。可惜的是,敵人很快就不干了,他們開始用自己的戰斗機攔截偵察機。
飛行員最初的防身武器很簡陋,比如手槍甚至磚頭(沒錯,真的有人往敵機上扔磚頭!)。但隨著戰斗機的興起,德國人率先給飛機安裝了前向機槍,而荷蘭的安東尼·福克(Anthony Fokker)還發明了同步機槍,可以讓子彈從螺旋槳平面中穿過而不傷及葉片。英國和法國隨后緊隨其后,機槍對射的時代正式來臨。
安東尼·福克(Anthony Fokker),福克三翼機的發明者
1916 年,德國戰斗機在戰場上大殺四方,英國空軍終于意識到,光是教飛行員如何駕駛飛機還不夠,得讓他們學會射擊才行。于是,他們開始大規模推廣空戰射擊訓練。最初,飛行員們在英國接受基本訓練,但戰地前線的訓練卻仍然不足。
于是,1916 年夏天,皇家飛行隊(RFC)在法國北部的 Camiers 建立了一個“空中射擊靶場”。飛行員們在那里用拖曳靶、懸掛氣球上的靶子進行射擊訓練。到了 1918 年,Rang-du-Fliers 訓練基地決定升級玩法,讓飛行員們坐上軌道車,模擬空戰的真實感受。
從現存的照片來看,這個軌道駕駛艙的結構仍然是個謎。它可能依靠軌道坡度提供動力,而不是靠發動機驅動。訓練中,飛行員主要使用劉易斯機槍(Lewis gun),這種機槍射速快,重量輕,而且頂部的圓形彈匣讓它看起來像個大號陀螺。機槍安裝在“斯卡夫環架”上,使得射手能夠快速調整射擊角度。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飛行員使用維克斯機槍(Vickers gun),這種機槍射程更遠,但射速稍低。訓練中,這些機槍被安裝在一個可旋轉的木架上,模擬空戰時射擊角度的變化,目標則會在 6 秒后消失,讓飛行員必須快速瞄準和射擊。
英國皇家空軍的機械師正在準備模擬德國飛機的目標,拍攝于 1918 年 7 月 17 日
通過 Rang-du-Fliers 這種盡量模擬真實的訓練方式,飛行員們大大提升了實戰中的射擊能力。
到 1918 年夏天,法國和英國已經掌控了西線戰場的制空權,而戰爭也接近尾聲。這種訓練方法雖然在當時看起來像是“空戰游樂場”,但它奠定了現代飛行員射擊訓練的基礎。
隨著科技的進步,類似的地面模擬射擊訓練在二戰期間進一步發展,甚至成為飛行員必修課。所以,如果你覺得今天的飛行模擬游戲很酷,那就感謝那些曾經在軌道上飛馳并開火的先驅們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