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破侖戰敗后,作為昔日的歐洲霸主,法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到了任人擺布的地位。1814年9月到1815年6月間,歐洲主要國家齊聚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了一場決定歐洲政治秩序的會議,來處理拿破侖帝國的“遺產”。本來已經沒有話語權的法國代表,卻讓法蘭西恢復了大國地位,那么這位“外交天才”到底是誰呢?
一、投身革命
他就是法國歷史上備受爭議的外交家夏爾·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爾(下文簡稱塔列朗)。別看塔列朗后來參加了法國大革命,但他卻出身貴族,畢業于神學院,還擔任過修道院院長、主教等職。不過,塔列朗并不“安分守己”,他特別喜歡閱讀啟蒙思想家們的著作,甚至還在1778年拜訪伏爾泰,引起了法國宗教界的一場軒然大波。
1789年,塔列朗以代表的身份,參加了三級會議,他建議把教會的土地收歸國有,從而引起一場轟動,迅速成為革命紅人,并且被選為制憲議會主席。之后,他還奉命出使英國,開始從事外交工作。不過,塔列朗還與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保持聯系,他擔心受到迫害,于是選擇流亡海外,先來到了英國,后來又去了美國。
二、反復無常
1794年7月,法國爆發了“熱月政變”。經過一番運作后,塔列朗終于在1796年返回巴黎,并在第二年成為督政府的外交部長。善于觀察形勢的塔列朗發現拿破侖如日中天,于是主動與其接近。1799年10月,在塔列朗的幫助下,拿破侖發動了霧月政變。之后,塔列朗成為了拿破侖的左膀右臂,長期負責外交工作。
最初的時候,兩人的配合還算默契,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嚴重。在塔列朗看來,這位法蘭西的皇帝不斷“播下新戰爭的種子,而這些新戰爭在席卷歐洲和法國之后,終將導致他本人的毀滅”。于是在1807年,塔列朗辭去了外交大臣的職務,并與警務大臣富歇勾結,走上背叛拿破侖的道路。
三、外交天才
1814年3月,反法聯軍進入巴黎,塔列朗組建了臨時政府,并且宣布迎回波旁王室。路易十八在復辟后,任命塔列朗為外交大臣。接著,塔列朗又與各國談判締結和約。在塔列朗的努力下,《巴黎和約》于1812年5月30日正式簽訂,作為戰敗國的法國居然保全領土完整,甚至不必付出戰爭賠款。
之后,塔列朗又在維也納會議上大放異彩!本來俄、英、奧、普掌控著會議,可是塔列朗卻利用各國之間的矛盾,既破壞了舊反法同盟,還讓法國重返歐洲大國的行列,并且同英國、奧地利秘密結成同盟,來對付俄國的威脅。塔列朗雖然一生反復無常,但在外交方面卻是個奇才。1838年,塔列朗病死,終年八十四歲。
參考資料:1.《國際關系史》;2.《安德烈·卡斯特洛·塔列朗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