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征集
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
重生之后,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
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
每周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復,并在公眾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檀老師傾訴,把你的故事,發送到郵箱yetanbusiness@163.com,葉檀老師看到,一定會回復。
記住,這世界還有人,關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半間云
世界的轉型,完美的體現在特斯拉身上。
人們對某個企業人士的厭惡,會迅速體現在他的產品上。而特斯拉無疑精準地反應了當下人們的情緒。
馬斯克很復雜,他不僅是企業家和創新人士,還是一位深度涉足政壇,個性極其彰顯的特殊保守人士。
在他身上,匯聚了市場與品牌的雙重風險。
(圖源:pixabay)
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徹底改變特斯拉的走勢
自2025年1月,馬斯克換了一種身份登上舞臺,特斯拉的銷量就在競爭對手和地緣風險的雙重打擊下,不斷暴跌。
市場沒說什么,但也什么都說了。
2月25日,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新車注冊量暴跌45.2%。
9945輛的銷售數字,僅為去年同期18161輛的一半左右。
假如整個歐洲的新能源車都在下滑,特斯拉銷量腰斬或許還“合情合理”。
可事實截然相反。
整體而言,歐洲市場1月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7.4%至166,065輛,特斯拉屬于逆勢大跌。
德國和法國這兩大歐洲主要市場,很能說明特斯拉的頹勢。
根據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發布的最新數據,2025年1月,德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大漲54%。
除了特斯拉以外,其他車企的銷售幾乎都在增長。
(圖源:pixabay)
據悉2025年1月,特斯拉在德國的銷量同比下降59.5%,創下2021年7月以來單月最低。
此消彼長之下,特斯拉在德國純電動汽車市場上的份額從去年同期的14%降至4%,被斯柯達、奔馳和奧迪等品牌超越。
無獨有偶,在法國,特斯拉1月的銷量同比暴跌63%,為2022年8月以來最差。
2月,特斯拉在法國的低迷仍在繼續,銷量同比下跌了26%,跌幅遠高于法國汽車行業整體的0.7%。
看來,在歐洲,并非電動車不行了,而是特斯拉不行了。
不止歐洲市場,特斯拉在美國本土同樣遭遇滑鐵盧。
新能源汽車新聞ev轉引市場分析機構MarkLines的數據,2024年美國輕型車新車銷量同比增長2.5%,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9%,而特斯拉在美國的銷量卻下滑5.6%。
2025年1月,特斯拉在美國的新車銷量預計為41900輛,同比下降7.9%,同期,競爭對手通用汽車、豐田、福特銷量均實現同比增長。
曾經最熱愛特斯拉的美國加州,依然成了特斯拉的夢魘。
(圖源:pixabay)
銷量連續多個季度下滑,2024年交付量更是整體下滑12%。
財報相當于體檢單,銷量下挫、價格不升必然伴隨著利潤下降。2024年財報顯示,特斯拉凈利潤同比下降53%,毛利率“僅剩下”17.9%。
如果這樣的業績還能讓股價上漲,只能說美國投資者是真愛特斯拉。
可這世界上,哪有什么真愛。
特斯拉的股價毫無懸念持續下跌。
下面這張周K線顯示,絕不是短期因素導致,而是挾裹著一股恐慌和憤怒。
自從2024年12月18日,特斯拉股價創歷史新高以來,特斯拉股價累計下跌超過40%。
2025年,僅2月份一個月,便下跌了將近3成。
股價下跌,對馬斯克來說是家常便飯,更難的局面——瀕臨破產他都面對過,自然不會打擊到他什么。
對馬斯克而言,特斯拉跌得越厲害,越會激發他的狂熱,好比冰水潑在滾滾熱油上。
3月1日,馬斯克在X上轉引了一條財經主持人Jon Erlichman關于未來5年預期利潤增長的帖子,大膽預測特斯拉在未來五年內的收益增長可能達到1000%。
此舉相當于直接預測股價,美國分析師Gray black說,如果真按馬斯克所說,特斯拉5年內盈利翻10倍,按照華爾街的估值方法,現在特斯拉的股價應該達到714美元。
虎嘯商業評論說,放在1年前,馬斯克的言論,無疑涉及操縱股價,可能受到美國SEC的調查。
但現在沒人敢管他了。
既然特朗普和第一夫人可以發幣,馬斯克憑什么不能預測?
好吧,他可以預測,但新能源擁躉們可以用一輛一輛車作出自己的選擇。在名利財富之地,比起各種口水戰,真金白銀的選擇更直接。
新能源車領頭人,竟然代表燃油車?
2025年之前,馬斯克絕對是新能源代表,環保斗士。
但現在,馬斯克代表的確實傳統能源的擁躉特朗普。
內在的不自洽往往是人類要害。能力越大,不自洽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圖源:pixabay)
2月24日,充電樁APP披露了一則不太被人關注的消息。據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務管理局(GSA)正計劃關閉其管理的整個電動汽車充電樁網絡。這一決定意味著聯邦政府所屬物業上的近8000個充電樁將被關閉,這被視為特朗普政府撤回對可再生能源支持的又一例證。
上臺不久,特朗普政府便止了前總統拜登的電動汽車強制規定,停止了對聯邦電動汽車快速充電項目的資金支持,終止對電動汽車的稅收抵免政策。
在能源方面的政策導向是挖挖挖。
綠色經濟?誰在乎。
在德國,馬斯克支持一個否認二氧化碳排放危害的極右翼政黨;在英國,與反電動汽車政客結盟,后者希望取消碳排放凈零目標,并把促進電動汽車普及的政策稱為“對車主的宣戰”。
一個新能源的偶像,成了新能源的包袱,這實在是最好笑的脫口秀。
(圖源:pixabay)
2024年5月份,馬斯克明確表示不喜歡關稅,但關稅不僅是拜登政府的武器,也是特朗普政府的殺手锏。
這樣的分裂,足以裂出一個馬里亞納深海溝。
2月26日,鳳凰網科技轉引皮尤研究中心的發現,大多數美國人對馬斯克持負面看法。一位倡導兩黨采用電動汽車的共和黨策略師發現,馬斯克現在在開燃油車的人群中比在開電動汽車的人群中更受歡迎。
美媒分析,馬斯克可能正在疏遠目標客戶,即關注氣候變化的民主黨支持者。
美國本土用戶本想找到一家綠色高科技的代表,多元文化的支持者,驀然回首,卻發現馬斯克更受燃油車主的歡迎,噴著巨大的尾汽一騎絕塵。
歐洲更不必提,鳳凰科技舉例,在特斯拉柏林工廠外,活動人士將馬斯克疑似行某個極右禮的影像投影到了建筑物的外墻上,這一視頻在馬斯克旗下社交媒體X上被觀看了數百萬次。只要在墻上一遍遍播放馬斯克的手勢,就能摧毀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
除非極右翼上臺,讓歐洲也天翻地覆。
馬斯克承認,“我曾經受到左派的崇拜”,“但現在不那么受歡迎了”。
歐美消費者的潛臺詞是,我無法阻止你,但可以放棄你。如果分裂加劇,放棄將變得不可挽回。
(圖源:pixabay)
中國和印度,未來的應許之地
在美國本土和歐洲遭遇狙擊,特斯拉試圖在中國和印度挽回一城。
3月1日,第一物流發表文章稱,印度政府已大幅削減高端汽車的進口關稅,在2025-26 財年的聯邦預算公告中。同意將售價超過40,000美元的進口汽車的關稅從110%下調至70%。
特斯拉似乎準備進入印度市場。
2月14日,馬斯克在華盛頓與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舉行會晤。
2月20日,the load star報道,特斯拉已在孟買、班加羅爾和新德里等多個地區開展招聘活動,不久后或將加入“印度制造”計劃,并在印度建立一家電動汽車制造廠。
目前印度電動車市場不大,2024年僅售出 10 萬輛(中國同期售出1100萬輛電動汽車),約占整體汽車銷量的2.5%,印度計劃到2030年電動車銷量占比提高到30%,按照2024年新車銷量428.6萬臺計算,大約在130萬臺,當然,總銷量有可能繼續增長。
(圖源:pixabay)
2024年3月,印度大幅削減了在印度設廠且投資額至少5億美元的電動汽車公司的整車進口關稅。
這為馬斯克在印度的投資開了綠燈。
馬斯克希望復制在中國的成功之路,在這個龐大人口的市場占得先機,建立產業鏈,謀得未來的一席之地。
關鍵問題是,一直想讓制造業回流的特朗普會同意嗎?在中印扎根,美國的制造業怎么辦?
相比在歐美的焦頭爛額,特斯拉在中國“風景這邊獨好”,2024年在中國賣出65.7萬輛車,同比增加5.3萬輛,漲幅8.8%,占了特斯拉全球銷量的37%,似乎沒有出現歐美的用腳投票現象。
但特斯拉在中國走的是窄門,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幾乎是所有市場中最殘酷的,體現在價格、技術、營銷等各個方面。相比中國,再殘酷的市場也會顯得溫柔。
下面是2月份的最新銷量數據,比亞迪這樣的萬卷之王,真正鞏固自己在電動車領域的地位,而小米等企業虎視耽耽。
根據德銀今年1月的預測,比亞迪2025年銷量將達到552萬輛,同比增長29%,最新的預測已經來到560萬輛。
不僅在中國市場競爭,國際市場也必有一番鏖戰,畢竟中國電動汽車的國際化步伐,才剛剛開始。
2025年1月份,比亞迪出口7萬臺汽車,排名第二,增長率達到91.5%,幾乎翻倍。
別忘了,最近大紅大紫的小米。
據小米汽車公眾號,小米SU7 Ultra短短10分鐘內就已獲得超過6900輛的大訂單,2小時內更是突破了1萬輛大關,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圖源:pixabay)
新浪財經報道,小米董事長雷軍在一場直播中表示,SU7 Ultra的定價是要對標特斯拉的,最接近的就是 Model S Plaid版,但SU7 Ultra的性能強很多,配置高很多。調查發現,消費者預期的價格在60-70萬元之間,如果能在60萬元以內則會帶來驚喜。最終,公司決定將SU7 Ultra的價格定在50萬出頭。
這就是小米,相同的配置,永遠比別人便宜“1塊錢”。
在中國市場,2024年特斯拉憑借Model Y一款車型就出售了48萬輛,這既說明了優勢,也體現了隱憂,在口味日益刁鉆的消費者面前,特斯拉的優勢能維持多久?煥新版Model Y是否會受歡迎?
比亞迪開啟價值平權后,有數據安全顧慮的特斯拉很難再眾多國產造車勢力的圍剿下,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智駕之路。
小鵬、理想們,對特斯拉FSD入華的態度,就是最佳注腳。
聽聞特斯拉FSD開始在中國推送,小鵬等造車勢力也做出了回應。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的小作文,可能表達了中國新能源車企的集體心態:熱烈歡迎,整個智能駕駛行業會有更多的有趣交流和互相促進。
何小鵬稱,今年上半年期望拿小鵬圖靈AI智駕和全球最好的高階智駕能力做一次全方面覆蓋的比較,在功能、性能、安全、覆蓋率等方面都努力做到中國和全球第一。
他還透露,2025年小鵬已經面向海外進行研發測試,相信2026年隨著海外政策的打開,能夠將小鵬汽車的圖靈AI智駕帶給全球用戶。
如今,在不少西方金融機構眼里,推薦特斯拉的主要原因,已經不是新能源汽車,而是人形機器人。
這是對特斯拉未來的暢想,也是對特斯拉汽車的注腳。
(圖源:pixabay)
然而,機器人到底是未來么?
最近,高盛的一篇研報顯示,市場對人形機器人或許過度樂觀了,甚至透支了幾年的估值。
根據高盛的模型,2027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預計為7.6萬臺,遠低于市場普遍預期的50萬臺的水平。
如果高盛的預測靠譜,對特斯拉而言,人形機器人的未來,還在未來。
讓我們回到問題的原點。
特斯拉曾經取得輝煌的根本在于,讓發燒友狂熱的產品魅力,讓消費心醉的崇高夢想,是技術和理想的結合。
而馬斯克,正是鋼鐵俠一般的造夢者,是不少人心目中真正的世界英雄。
可如今,一切似乎都變了。
馬斯克已然不是馬斯克。隨之而變的還有投資者對特斯拉的堅定信仰。
沒了信仰的特斯拉,股價注定大幅波動,成為投機者的熱土。
市場由欲念和數據主導,當多數市場人士發生持久的轉變,說明有些事情的底層邏輯發生了根本改變。
(圖源:pixabay)
(免責聲明:本文為葉檀財經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請勿以此作為投資依據。)
葉檀財經矩陣號
聲明:近期,不少人以葉檀財經的名義,或xx葉檀、葉檀xx等名義,在各大平臺售賣和股市相關的課程,進行和股市相關的直播。
在此,我們聲明,任何和股市相關的直播、課程,均與葉檀財經無關,也沒有得到葉檀財經或葉檀本人的授權,認可。
葉檀財經運營并管理的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有且僅有葉檀財經、葉檀暖人生、葉檀聊人生、半間白云、葉檀說、檀談人生,抖音號葉檀財經、檀姐姐暖人生,小紅書號葉檀財經,快手號葉檀財經,頭條號葉檀財經,百家號葉檀,請用戶認準上述賬號。但凡與上述微信賬號不一致的公眾號均非葉檀財經負責運營管理,葉檀財經和葉檀對其行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放松心情,把學習和享受貫穿在悠長的人生中,讓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快樂。
作者:半間云編輯:旦旦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葉檀財經作品 | 盡情分享朋友圈
咨詢合作,請聯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務微信)
喜歡請您點個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