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朋友說31歲的我還自信滿滿,現在看來完全沒有當年的那種自信了。
我笑著說這個叫做神化內斂,不像以前一樣那么外露了。
實則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現在早已經習慣了白天喝咖啡提神,晚上喝褪黑素睡覺的節奏了。
到了35歲這個年紀,大概與10年前,或者5年前,最大的改變,就是不再擔心工作本身了。
真正焦慮的,是自己的人生。
在剛畢業以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堅信,隨著自己的技術成長,工作能力的提升,自己一定會過上更好的生活。
婚姻,房子,車,都是自己能力的附屬品,只要自己足夠努力,這些問題都不在話下。
那些年看著那些陰郁的中年男人,和那些一開口就抱怨男人的中年女人,我完全做不到感同身受,大好青春,何必憂傷呢?
到了今天,大概算是明白了。
如果晚上沒有喝褪黑素,那么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我的工作能夠長久嗎?我的公司能夠支撐到我退休嗎?
我的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了,我這個年紀,如果沒有工作了,怎么辦?
我的房貸還有20年。
我的孩子現在在縣城上學,能夠有未來嗎?
我的父母都快70歲了,父親去年癌癥中期做了手術,母親也確診了帕金森多年。我在外地怎么孝順他們?
現在這份工作勉強可以糊口,十年以后呢?
我總結了一下,大概的焦慮在以下幾個方面:
金錢焦慮:
我屬于比較能折騰的那種,跟著別人創業了兩次,自己也創業一次。
非常遺憾,這個世界不屬于又窮又愛折騰的人。
因此我到現在債務還沒有處理完。
過去想著財務自由,現在看這個目標,幾乎沒辦法實現。
焦慮的根本原因不是工資,而是一旦停下來,沒有一點點被動收入。
工作焦慮:
做軟件的人,這幾年都有這個焦慮,AI很顯然加劇了這個焦慮。
AI現在還做不到替代最基礎的保潔廚師之類的工作,但是寫程序,非常好,基本上我要寫一禮拜的功能,如果要求明確,用AI我一下午就可以處理好。
問題在于,我現在可以用AI摸魚,等AI真正可以自己看懂需求了,我又何去何從?
健康焦慮
大一的時候還打打籃球,那個時候為什么沒有堅持下來?
從大一下半學期開始,經常包夜,到畢業體檢的時候,我就已經臨界高血壓了。
現在這個工作,白天坐一天,晚上還要加班。
現在的狀態是醒就很容易醒,經常三點五點就醒來,睡就不容易睡,沒有褪黑素救命,就很難睡得著。
要真的有一天身體先垮了,那才是真的要完。
家庭焦慮
父母還年輕,自己沒孩子的時候,根本不懂什么叫做“上有老下有小”。
到現在最掛念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與父母。
自己又要上班。
搬磚的時候不能看家人,看家人就徹底沒有收入。
個中滋味,大概只有經歷過的人能懂。
23年那陣,創業失敗,妻離子散,實在睡不著,一度去意已決,又覺得自己人生不當如此,就去了一次東莞的精神科,精神病醫生比我小兩歲,我又抹眼淚,又擦鼻涕把事情講完,覺得自己神經了,醫生說你這個不是有病,就是沒錢。
醫生說你這么要事業沒事業,要錢沒錢,要家沒家,睡不著每天發愁才正常,要這么樂呵呵的,才需要到我這里看。
我一直到了這一兩年,才明白這其中的意思,我們要接受焦慮。
這就是我們的人生,沒錢,沒時間,一堆破事,還能怎么辦?跟命運較勁,毫無意義。
一旦這個問題想明白了,整個人生其實就豁然開朗了,其實很有意思,人生就是想要去哪里,就能去哪里,只要你的目標足夠明確。
前兩年我想閑著也是閑著,能寫一些字留下來就好了,當時心里想,我一天吭哧吭哧寫800字,能寫夠8萬字就不錯了,這一轉眼,已經快有100萬字。
這一百萬字給我帶來了接近2萬塊錢的收入,雖然不多,但是讓我知道了,我好像還有點用,能寫點東西。
很多問題沒有解決,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解決,不過我現在既然有了目標,只要每天能夠進步,我這一天就是安心的,如果有幾天沒有進步,那么我就會重新焦慮。
下一步應該是在40歲之前盡量保證一個最強形態,讓自己更健康一點,把欠的錢還了,能到其他更遠的地方上班,多賺些錢給父母孩子。
你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