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無佛只向錢
文/石清華
早早起床,獨立寒風,等待朋友。左顧右盼、跺腳搓手,心卻暖暖的。
我一個從農村出來的教書先生,平時也只寫寫教育教學方面的小文章。此次受幾位作家朋友推薦相邀去參會,有點受寵若驚。八點多鐘,與幾位朋友同到漢安縣作家協會學術大廳,參與鄒子日的長篇小說《我們的淚眼》首發式。大廳里光艷明亮,燈光閃爍。可謂少長咸集,群賢畢至。少年滿臉英姿,中年牛氣沖天,老年目光深邃。他們舞文弄墨于報刊,引經據典在講壇,著書立說,品讀世界,功成名就,笑瞰人間。我一介平民處其間,哪怕無足輕重,不可望其項背,但能近距離地觀其言笑也心甘。
專家名人評得失,后起之秀談功過,你來我往,熱鬧非凡。他們堅守信念,十幾年、幾十年奮斗不息,結出碩果,理所當然。然而,一位身殘志堅的少年作家,雖然只是簡短地敘說,哪怕有時還不連貫,但不能不叫我等汗顏。仰望她高尚的人生目標,佩服她與命運抗爭的頑強毅力,贊賞她下筆如有神的才情。
懷著幾分崇敬、好奇,哪怕萍水相逢,也欲結識相交,試圖尋找其克難奮進的蹤跡。經朋友介紹相識,我怕被拒絕而有點拘束。少年作家倒是落落大方、平易近人,幾句寒暄,方知相見恨晚。人生旅途中,又多了一位朋友,一位值得尊敬的對象。
會后與同來的幾位朋友同到黃金口的劉備城逛了一圈,找到207國道北邊的江南春酒店。這四間四層的粉紅色樓房,如鶴立雞群,特別顯眼。若高樓把盞、眺望四方,則天地皆入我心中。時間尚早,朋友們提議搓幾圈麻將,隨意聊聊,也得浮生半日閑。我因不喜歡玩麻將,店主推薦說不遠處有一寺廟,可以去看看。
早就聽說佛教關注生老病死等人間疾苦,而文學則褒揚真善美、鞭撻假丑惡,二者皆在引導人們摒棄邪惡、向美向善。大約如此,二者便產生了某種聯系。出酒店向西北,在坎坷的泥土路上步行約五百米,即到了這座不大的寺廟。山門在南,一面墻壁上書“唵嘛呢叭咪吽”,另一面則是“齊居寺”,但已封閉,西面開門。西門南有兩棟兩層新建的廟堂即將竣工,西門東有一棟正在使用的大雄寶殿,后邊和旁邊是僧人的生活用房。也許正處在維修、擴建中,整個寺廟里面顯得臟、亂、差,少有人來,但外表光鮮。
我差不多把里外看了個遍時,來了一個師傅,高個兒,一身暗灰色僧衣。兩邊跟著年紀也不小的小僧,有點兒老爺出行的派頭。中間的高個兒可能是住持吧,六眼橫掃著向我走來。我是個典型的無神論者,但從不反對宗教,每人都有信仰的自由呀。所以無論到什么宗教場所,都謹言慎行,生怕冒犯他人。而宗教場所,往往蘊含著多元文化,有時甚至是博大精深,僅此,就該給予足夠的尊重。我小心翼翼、微笑著問:“師傅,可以看看嗎?”
住持圓眼一探:原來是一個土里土氣的鄉巴佬;黑臉一板:既然來了,也得先捐錢后再看呀。于是有些不高興地問:“你是干什么事的?廟里是做事的地方,有什么好看的?”
我瞄一眼那貪婪的神色,已知其意:他想要我捐功德,又不好明要,所以如此做作。曾到過許多寺廟、道觀,也要捐功德,但宗教人員口中念念有詞、眼中脈脈含情,令信男善女慈心頓生、慷慨解囊。本打算看完了去給菩薩作個揖、磕個頭,捐幾個錢表表心意的,見此卻故作不懂:“我是個栽秧割谷的??赐昃妥?,不影響師傅做事吧?!?/p>
說著躬起身子低頭去看石碑。住持看我不懂其意,等得有點不耐煩了,將聲音提高了八度:“廟里沒什么好看的,趕快走?!?/p>
幸好我膽子大,否則,可能魂飛魄散了。
一小僧趕緊跑來問:“你今年多大了?”
“不大,一個花甲?!?/p>
“有這么大?”
“你愿意把自己說老嗎?”
“你有老婆沒有?”
“有哇?!?/p>
“怎么沒有來?”
“上班?!?/p>
“上班?一個月多少錢?”
“五千?!?/p>
“哇,這么多?可要多捐點功德喲。”
“什么功德,不懂?!?/p>
我也沒有了好生相、粗聲大氣。兩小僧恐怕失去功德,彎腰陪我看碑。不知何故,一小僧竟然鬼使神差地提出了一個古怪的問題:“你認得字?”
“認得。”
“會讀嗎?”
“會讀?!?/p>
“那你讀給我們聽聽。”
我猜想這大小三個和尚,也不是一心向佛的。不知什么原因而半路出家,到此圖些錢物。因而嬉戲地問他:“沒有標點符號怎么讀?”
他先是一愣,似乎從沒發現這個問題,終究是見多識廣的老油條,很快化險為夷:“你不是說會讀嗎?”
“是呀,我會讀。你們看著,我讀時手指點到的地方就是標點符號?!?/p>
在他們面前,著實賣弄了一番自己的學問,當了一回孔乙己。讀完,似乎有些疑惑:前面說齊居寺始建于何時,時代久遠,已無從查考。后面接著說東漢末年劉備、關羽、張飛戰時齊居于此小憩。后人為紀念他們,就在此地建起了齊居寺。后面說得清清楚楚,與前面的無從查考不一致。稍一思索,劉關張是活動時間,而建寺廟在其后,其后的什么時候,目前無文字或實物可證,當然是無從查考。好在沒有指責,否則將會貽笑大方。查戶口的小僧見此大吃一驚,趕忙后退幾步,如臨大敵,用手指著我喊叫:“他還認得字,肯定是個神經病?!?/p>
我哈哈大笑,在他們不解的目光中揚長而去。留下難滅的痕跡:救民濟世造樂天,消災解難拜神前。和尚待客看貴賤,心中無佛只向錢。
(2017年11月18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