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鬧海》(下文簡稱《哪吒2》)正沖擊全球影史前五。
現象級的票房成績,當然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站在電影產業視角來看,除了電影本身過硬的質量、檔期特色與競爭環境等因素,宣發也至關重要。但相比《流浪地球2》等大片之前所能達到的票房水位,《哪吒2》形成全民破圈,極大激發了全民情緒共振,其傳播勢能早已突破片方主動宣發所能達到的效果,這更是值得細細拆解。
對當下電影宣發來說,觀眾注意力碎片化、口碑管理難度增大、營銷投入與效果不成正比都是明顯的痛點,挑戰著片方整合宣發渠道、制定合理宣發策略的能力。
復盤《哪吒2》的熱度攀升,宣發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利用互聯網宣發深挖票房增量,《哪吒2》在各個方面都做到了極致,最終實現了從最初的口碑出圈,到全民參與引發互聯網文化現象級狂歡,直到徹底激發全民情緒的票房超長長尾。
這一過程,一方面,再次驗證了高票房電影輿論曲線規律,例如電影票房越來越靠口碑發酵、二創自來水的價值等。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電影作為極具公共屬性的娛樂產品,在保證好內容的基礎上,如何借力宣發不斷打破票房天花板。
關于后者,《哪吒2》給出的答案指向了一個共性,近年來打破票房紀錄的高票房電影,無一例外具有這樣的特征,即最大化撬動大眾情緒,這已經成為當下電影宣發的重要發力方向。
而這也正是已經顯現出來的“哪吒”效應之后,中國電影人們尋找下一個百億票房電影時,不能忽視的一環。
口碑破圈,
仍是電影高票房的第一道保障
近年的春節檔,口碑對電影票房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電影觀眾的觀影決策逐漸轉向“映后觀影”,第一波口碑很關鍵。互聯網平臺與社區是口碑輸出的第一波陣地,《哪吒2》奇跡票房成績的基礎,正是從互聯網上開始發酵的口碑。
一方面,《哪吒2》作為取材神話題材的大爆IP續作、春節檔合家歡電影,具有顯著的大眾向屬性;另一方面,作為動畫電影,又有直擊二次元愛好者的圈層屬性。
而《哪吒2》其實在管理不同平臺口碑預期與發酵路徑等方面做得很出彩,利用好了各平臺的屬性和相應人群特性,實現口碑全平臺、多點式爆發。從制作水平、內容體驗、文化與思想內核、角色魅力到主創團隊等,在不同平臺獲得各種好評。
大眾平臺對應著票房大盤和增量空間。
拿兩個用戶基本盤最大的平臺——抖音和微博來說:
抖音側重在算法驅動下的情感化與圈層化傳播。基于用戶行為數據的個性化推薦機制,使得內容分發高度中心化,頭部內容更容易被集中曝光?。因而找準口碑爆發點,利用平臺用戶基本盤大與病毒式營銷特點,短時間營造爆款聲量,針對性地刺激多圈層用戶觀影很重要。
尤其近幾年,抖音鼓勵電影片方入駐平臺經營私域陣地,并與不同領域的抖音達人聯動,帶熱話題,觸及相關圈層人群。
《哪吒之魔童鬧海》正式上映前,就在抖音平臺與多個賬號發起“共創”,包括動畫電影《深海》《茶啊二中》,動漫IP大理寺日志、我的爸爸是條龍,頭部動漫自媒體米雷RayDog、王藍莓,光線旗下藝人丁禹兮、任敏等等。
共創能以合作賬號的風格創作新內容,比如哪吒X龍爸的共創里,哪吒就以龍爸一樣的手繪“紙片人”風格,穿越到現實場景,這一短視頻在兩個賬號下同時發布,幫助電影引流與轉化。
微博則是個多元性和跨域性突出的輿論場,具備熱點屬性、泛新聞屬性和跨域性,通常能突破影視文藝作品本身,從多個方向切入作品的討論,而轉發機制能更快形成裂變效應,從而非常高效地“破圈”。
隨著《哪吒2》上映,人民日報、央視網、新華社等主流媒體下場,以專業、深度的分析和一手主創訪談,從動畫電影工業、中國文化出海、電影經濟效應等多個角度解讀《哪吒2》的閃光點,吸引更大眾人群轉發評論。
越來越多動畫圈外人士也參與到《哪吒2》的討論。非動畫圈,甚至非影視圈的大V、KOL,以各種新鮮角度解讀和推薦哪吒,助力《哪吒2》突破原本國產動畫電影受眾圈層。
比如電影中變小的石磯娘娘不僅形象可愛,那句用軟糯口音說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臭小子,給老娘記著”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中國石化以地質學專業分析判斷#石磯娘娘東山再起竟要等上億年#,既有科普干貨,情緒濃度也拉滿。
@國家人文歷史等人文領域博主,則以嚴謹的史料研究,解讀諸如為什么太乙真人一口地道川普?無量仙翁為什么成了反派?金吒木吒的弟弟為什么不叫水/火吒?這些問題本身就能引發各領域泛用戶的好奇心,轉化成對電影的興趣。
個性化、垂類平臺則深耕特定人群,通常具備高頻次、高黏性等特點,發揮特定圈層核心用戶生態的力量。
典型如豆瓣和B站。前者作為文化社區,聚集著大量電影愛好者。豆瓣評分和短評,也是重要觀影決策指導。《哪吒2》以8.5的分數在春節檔電影里斷層領先,是電影口碑和關注度最直接的佐證。
后者作為年輕潮流文化社區,更關注對電影內核的深度解析與延展的話題性內容。相比其他平臺,B站創作者與用戶對動畫電影往往既“嚴格”又“寬容”,嚴格在于相對來說注重獨立思考和表達,寬容則意味著只要電影有足夠的長板和相應的誠意,并不會苛責做到面面俱到。因而聚集IP核心粉絲,且口碑好的電影更容易引發自來水創作。
好宣發讓觀眾
從被動觀看到主動參與
雖然電影的宣傳周期相對較短,但《哪吒2》顯示出了非常強勁的長尾效應,且觀眾從被動觀影到主動參與的轉化率遠高于一般電影。
這點從微博超話數據、豆瓣影評數量、小紅書和B站上的UGC內容數量等都能看出。在超話社區,《哪吒2》在2025年第6周就打成超話鉆三熱度,首破國漫超話鉆三紀錄;豆瓣電影的《哪吒2》作品下,有近55萬條短評,也遠超春節檔其他電影。
首先,“自來水”對電影熱度與票房轉化的貢獻早已被反復驗證。《哪吒2》極大激發了觀眾發起話題、玩梗、二創的熱情,甚至已經變成互聯網文化現象級的狂歡。
B站作為PUGC為核心的平臺,涌現了大量深度二創視頻,包括電影解析、高燃混剪、同人曲和同人動畫手書等等,幫助電影建立了IP化開發與IP粉絲經濟的生態基礎。尤其《哪吒2》上映后,5年前《哪吒1》的二創視頻翻紅,深厚的內容儲量對新人入坑十分友好,也是電影IP延續性與生命力的體現。
而微博更易裂變的產品機制,讓很多二創迅速衍變成“泛用梗”、“流行語”,熱搜的加持,以及多元性和跨域性突出的輿論場特質,加速了大眾認同與使用的過程,推動《哪吒2》從流行現象朝著文化符號演變。
比較有趣的是,不僅電影本身臺詞、角色梗,主創團隊幕后梗也頻頻登上熱搜。比如光線董事長王長田預測哪吒票房70億,隨著電影票房走勢變化引發截然不同的觀感,“王長田還是保守了”等梗圖背后,是對票房成績的集體狂歡;很多網友開始在職場、投資等話題下留言“接王長田事業運”等。
小紅書和抖音上的“自來水”,突出特色是以“種草”為核心的UCG內容,能結合電影要素探索用戶興趣,進而引發路人興趣。
其中,抖音的短視頻形式更注重“玩法”,提供情緒刺激與情感連接;而小紅書的圖文與視頻UGC內容,工具屬性更強,不僅提供觀影指南,還有找電影搭子等等。
就拿兩個平臺都很火的“哪吒仿妝”來說,抖音相對側重卡點上妝一鍵切換的爽感,小紅書則有更多細節教程,以教會別人為目的。
但無論是什么形式的自來水,無疑都在幫助電影提高復購率,延長票房長尾。
其次,電影作為公共媒介產品自帶“議題設置”能力。從電影內核中挖掘出更能引發當下大眾共振的議題,也已成為目前電影宣發的重要能力。從早年的《我不是藥神》到去年《好東西》獲得超預期的票房,都源于此。
《哪吒2》具備超越前作的更完整的世界觀,龍族仙界的矛盾、闡教截教的封神之爭等浮現,比起一些電影聚焦在某個單一議題上,有多元的社會議題解讀空間。也正因此,除了延續第一部主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爭精神,族群、立場各異的配角群像也出圈了。尤其“小鎮做題家”代表申公豹一家、底層打工人寫照的土撥鼠妖怪等“小人物”配角,引發了更多普通觀眾的共鳴。
在公共討論屬性與議題設置能力相對更強的微博上,很多話題自然而然地發酵、裂變。“敖光原來是山東龍”的調侃背后,是近年來年輕人高度關注考公的現狀;討論“申公豹為什么當不了十二金仙”,則包含很多打工人聯想到職場公平等問題的自我投射。
這些從電影內核引申出的話題,與微博上原本就被普遍關注的社會議題共振,在熱搜詞條下、超話社區、大V評論區等都引發了不少深度探討,進而引發全民觀影熱潮。
而在女性用戶占比偏高的小紅書,某些特定話題更容易引發共鳴,比如石磯娘娘不內耗的精神。并且,小紅書社區氛圍偏輕松,比起嚴肅討論,用戶更容易獲得情感共鳴和情感支持。圍繞石磯娘娘的創作與討論,有不少還延伸到鼓勵女性多元審美等等,同樣打開電影議題討論空間,反哺票房。
當電影不止是“電影”:
放大情緒能量場,突破常規票房天花板
如上文所說,《哪吒2》在絕大多數高票房電影都拿過高分的答卷上,幾乎都做到了滿分。
但《哪吒2》能突破百億票房,直奔150億量級,更在于做好了“附加題”——與更普世的時代情緒共振。
事實上,《哪吒2》切中了這個時代最能引發回響的情緒——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而這其實是從《戰狼2》就開始的趨勢。近年的高票房電影都一定程度帶有這樣的特質。
在《哪吒2》上,這種情緒的發酵,還是多層次遞進的。
早期,主要還是基于“國漫崛起”、特效工業領先等等,行業進步激發了大眾樸素的自豪感。
相關專業幕后團隊、海外市場和專業從業者對《哪吒2》的好評,都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很多普通用戶也主動關注電影幕后,在微信公眾號、微博、B站等各種能提供專業數據、報道、評測的平臺上,導演餃子專訪、哪吒背后100多家動畫團隊起底、哪吒2特效技術深度解析等相關內容,都有很好的數據。
而隨著電影票房持續逆跌、票房預測遞增,觀眾以實際行動開啟“百億補貼”,對《哪吒2》的關注熱情變得像“全民看奧運”——觀眾不僅在參與電影話題,更是在參與如同奧運會一樣的全民性事件。
這樣的情緒場也是多方合力的結果。貓眼專業版將全球票房計數從美元換算成人民幣顯示,便于觀眾查看“沖榜”情況;多個平臺的不同直播間,參與直播“哪吒票房破百億”;《哪吒2》官微發布餃子繪制的破億賀圖下,都有觀眾的熱情“催更”。人民日報、央視、新華社等官媒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又再次點燃了公眾沖票房的熱情。
而在微博,熱搜為《哪吒2》的全民關注提供了一個聚合場景,#哪吒2中國電影票房第一##哪吒2單一市場票房第一# #哪吒2動畫影史第一#……遞進式的熱搜詞條不斷推高大眾的自豪情緒。
并且在這樣的場景里,觀眾行為比起被動等待推流,又進一步呈現出主動性。每天看熱搜榜上有哪些電影相關內容,又打破了哪些紀錄,猶如看奧運金牌榜。更何況,比起奧運只能吶喊助威,每一位觀眾都可以親身參與“打破記錄”的行動中,影響票房成績。這也讓參與電影討論與走進電影院沖票房,形成了循環。
在全球“沖榜”的過程中,《哪吒2》也讓中國電影人們看到了中國本土市場2億+觀影人次的想象空間。
最近的IMAX財報電話會議,就提到了《哪吒2》已經在引發“哪吒效應”:“即當一部大片上映,票房上漲時,就會產生附帶效益。促使行業簽約更多影院,安裝更多(特效廳)設備,電影公司會增加營銷預算……我們一直在內部討論《哪吒》效應的程度。”
精準的宣發策略以及對大眾情緒的有效撬動,也將一定程度上決定這種效應的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