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要戰到最后一人,烏軍全線還在籌備大反攻。從前線傳來的消息表明,烏克蘭正在悄然集結軍力,準備對俄羅斯的貝爾戈羅德地區發起新一輪的進攻。
1、烏軍集結兵力,準備發起猛烈攻勢
根據報道,烏克蘭在哈爾科夫以北正在搭建一支具備強大打擊能力的集團軍,展示出一副蓄勢待發的樣子,他們甚至喬裝成平民,以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完成力量的暗中積累。
如果真的能像劇本里寫的那樣隱秘行動,那么烏克蘭還真有可能給俄羅斯來個措手不及。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俄羅斯的偵察系統可不是吃素的,烏克蘭的“小九九”早已被俄軍的鷹眼盯上。
細數烏克蘭用于此次行動的裝備,不難看出西方國家的身影:德國的豹-2式坦克、美國的M-1坦克以及其他北約提供的尖端武器悉數登場。此外,還有外國雇傭兵的助陣,令人不得不感嘆烏克蘭用兵之大膽。在這些雇傭兵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來自波羅的海國家的狙擊手,他們如鬼魅般潛伏在戰場上,時刻準備給予敵軍致命一擊。
2、基輔下達“封口令”,難掩蓋前線慘狀
從現場撤離的大量傷員以及各種救護車輛的出動來看,局勢顯然不容樂觀。有意思的是,這其中還包括不少外國雇傭兵的身影。更有甚者,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當地的停尸房都已經爆滿”,這無疑說明,烏軍前線局勢有多么嚴峻。
俄羅斯的導彈雖然成功地重創了烏克蘭的某些部隊,但具體戰果卻如同迷霧一般撲朔迷離。也許要等到未來才能揭開那層神秘的帷幕。而在烏克蘭方面,為避免信息傳播,他們果斷下達了“封口令”,妄圖以這種方式挽回一些顏面。但是在現代信息戰的背景下,掩耳盜鈴并不是長久之計。
這場針對性十足的反擊行動,讓不少軍事專家開始質疑烏克蘭是否還有能力繼續進行所謂的大反攻。面對著俄羅斯的強力阻擊,以及內部條件的匱乏,烏克蘭的反攻計劃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3、失去美國靠山,烏克蘭“獲勝”遙遙無期
如今的烏克蘭,面對的局勢可謂是進退維谷。在俄羅斯密集而精準的打擊下,本就捉襟見肘的烏克蘭軍力變得更加疲乏。而外交局勢的變化,則更像一場沒有硝煙的風暴,無情地剝奪著烏克蘭的底氣和信心。
曾幾何時,美國是烏克蘭最大的軍事后盾之一。然而隨著拜登卸任,華盛頓對于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終止了,而最后一筆軍援也被悉數炸毀。這一變化,猶如在烏克蘭的防務墻上挖了一個巨大的洞。
在過去,這樣的援助包括先進的武器系統、訓練支持以及其他軍事資源,如今卻只能成為歷史的一部分。正所謂雪上加霜,失去了美國這個靠山,烏克蘭在國際舞臺上顯得愈發孤立無援。
其實,在這種“無人理睬”的情況下,烏克蘭的防空能力也在逐步下降。在敖德薩地區,烏克蘭的防空力量似乎已經錯過了本應有的警覺,幾乎對俄羅斯軍隊的空襲采取放任態度。這樣一來,烏克蘭的能源系統也遭到了無情的破壞,斷電、資源短缺成了新的常態,再打下去,烏克蘭國家體系或將面臨徹底崩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