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找我咨詢的,也是位中年轉型做律師的伙伴。
我感覺我這里成為中年轉型做律師的心靈驛站和案源寶地了,hh
他之前在老家銀行工作了15年,干到了支行副行長,但覺得自己已經摸到職場天花板了。所以就離職了,打算出來做律師。
他現在找到了一家省會的律所團隊,主要做非訴業務。
但他現在顧慮的點在于,如果自己跟著非訴團隊干,沒辦法積累訴訟經驗和資源,之后自己獨立了怎么辦?
具體情況如下:
其實單從他實習團隊的業務來看,是很符合當下經濟形勢的熱點業務,挺值得入手的。
我相信,他們團隊老大的眼光肯定是很不錯的,而且,能拿下有這些業務需求的客戶,說明他的獲客能力也是過硬的。
不過,他本人對這個業務服務的客戶群體有哪些,還是有認知上很大的偏差。
這和很多不了解破產業務的律師伙伴一樣,都認為破產業務就是靠關系、靠搖號、靠指定。
但是:
具體的破產業務客戶群體分析,大家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作為剛入行的小白,我建議他最好不要太急著給自己定型,可以多跟著團隊的老板多看多學,尤其是老板如何談案獲客、待人接物的。
畢竟,比起交付能力,獲客能力才是當下絕大多數律師更稀缺的,也是擁有商業思維的律師的絕佳競爭優勢。
請注意,我并不是說交付能力不重要,而是絕大部分律師都在交付能力上卷,不知道在獲客能力上找差異優勢。
至于他在提問中擔心的之后不好獨立的問題,我也給出了我的看法。
的確,相比之下,非訴業務會更加依賴于團隊的資源和分工,不是一個單打獨斗的獨立律師就能包攬下來的。
尤其是在當下,在規模化、團隊化的浪潮下,個體律師的路會越來越難走。
你覺得呢?
想要了解更多法律行業真相,關注我吧~
每周四,我也會直播講我這一周遇到的真人真事,尤其是和搞錢相關的,你也可以掃碼預約起來。
想要1v1免費咨詢我的,可以直播連麥,我只在直播間接受白嫖(典型片段我會剪輯切片,不過會給你的聲音頭像打碼),哈哈:
文末掃碼加我微信,我送你我每日更新的《法律服務行業搞錢日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