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廣電媒體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廣電機構持續探索新技術在視聽內容生產、傳播和商業化方面的創新應用。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近期,DeepSeek掀起的熱潮就在互聯網行業持續蔓延。日前,多家廣電媒體也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黑龍江省全媒體中心)接入DeepSeek-V3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黑龍江省全媒體中心)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技術,探索其在廣播電視領域的創新應用。隨著DeepSeek系列人工智能模型的推出,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將該技術應用于內容生產、新聞報道和虛擬制片等多個環節,為傳統媒體注入智能化新動能。
在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報道期間,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充分發揮DeepSeek模型的強大功能,特別是在自然語言處理與推理方面的優勢。新聞采編團隊利用該技術進行新聞稿件的智能生成與潤色,顯著提升了《相約亞冬》等節目的內容質量和制作效率。同時,通過將DeepSeek與虛擬制片技術深度融合,成功打造出沉浸式虛擬場景,為亞冬會宣傳報道增添了科技感和視覺沖擊力。
作為黑龍江省融媒轉型戰略的重要成果,極光新聞APP近日全面接入DeepSeek-V3人工智能系統。這一創新舉措使用戶能夠直接在客戶端享受一站式AI服務,涵蓋內容創作、智能互動等多個功能模塊。平臺通過AI技術的深度應用,不僅優化了用戶體驗,更為區域媒體生態的智能化升級樹立了新標桿。
后續,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將繼續探索人工智能在媒體融合、內容生產、用戶服務等領域的創新應用,為觀眾提供更智能、更優質的媒體服務體驗。
“智像萬千”接入DeepSeek-V3大模型
對主流媒體來說,人工智能是媒體向縱深融合、實現系統性變革的關鍵引擎,必須以互聯網思維推進內容生產,以技術驅動推進系統性變革。
面對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新任務,杭州文廣集團深諳技術對傳媒行業的重要性,投入大量資源自研了“智像萬千”智能創作平臺。
該平臺實現了從文稿生成到數字人播報的全流程AI化,極大提升了內容生產的效率和質量。通過萬分鐘級的內容生產與億級用戶的觸達能力,重構了“策采編播發”的傳統鏈條,為傳媒行業樹立了智能化應用新標桿。
技術不僅是杭州文廣集團智能化轉型的基礎,更是其推動傳媒生態變革的重要力量。通過AI技術的應用,杭州文廣集團不僅實現了內容的快速生成與分發,更在用戶體驗上實現了質的飛躍。數字人播報、智能推薦等功能的引入,讓用戶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所需信息,進一步提升了服務能力。
此外,“智像萬千”接入DeepSeek-V3大模型后,團隊經過比對測試,在支持新聞稿件的智能化創作和智能審核模塊已表現了更強的優越性。
系統性變革沒有標準答案,唯有結合自己的特色和生態,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融合之路,杭州文廣集體主動面對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潮流,通過重塑內容生產流程,為創作提質增效,進而釋放出主流媒體向新而行的新質生產力,打響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攻堅戰。
虛擬主持人谷小雨接入DeepSeek
面對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浙江衛視數字人工作室再次以“虛擬IP”+“AI”的融合創新,開拓了新的實踐:在虛擬數字人谷小雨的創制、運營、宣傳全產業鏈中深度融合DeepSeek。
技術升級重塑交互新體驗
在去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亮相,并獲得多項殊榮的“小雨知道”AI全息互動盒,在正式接入DeepSeek后,產品實現了理解能力與情感模擬力的雙重突破。此次升級不僅強化了谷小雨“宋韻文化推廣人”“虛擬主持人”的核心人設定位,更通過擬人化交互體驗,讓數字人在文化傳承中展現出更具溫度的表達。經過測試,升級后的谷小雨在詩詞對答、文化典故解讀等場景中,展現出的知識關聯度、情感溫度、交互自然度等均得到了較大提升。AI技術的巨大潛力,為數字人的發展打開多元方向,注入全新動力。
加速構建智能內容生產新范式
谷小雨IP創制之初,技術支持團隊騰訊互娛知幾就運用了大量先進的數字技術,使超寫實數字人谷小雨的形象栩栩如生。在AI技術的深度賦能下,虛擬主持人谷小雨正更積極解鎖各類媒體融合創新應用,不斷突破內容創制邊界。DeepSeek進一步提升了谷小雨的多維表現力,使其在浙江衛視各類綜藝、新聞節目及線下展會等多樣化場景中,實現更智能化的應用落地。在日常節目創制實踐中,借助DeepSeek的深度語義理解和情感分析能力,協助撰寫谷小雨在《好戲看浙里》節目中的播報臺本,同時結合騰訊互娛知幾自研的語音大模型生成播報語音,最終在AIGC數字人播報平臺上實現由AI驅動的高效節目內容生產。
此外,谷小雨的AI內容專區中,除了現有的AI主題MV、AIGC互動連載短劇等內容形態之外,在去年和新東方比鄰中文合作《小雨看中國》節目的基礎上,還將推出聚焦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的中文課程《小雨講故事》,通過AI數字人實時互動的方式,為用戶帶來更為生動全面的視聽交互體驗。在DeepSeek的賦能下,將傳統文化要素經由智能拆解與重組,形成更符合現代用戶審美的數字文化產品矩陣,實現更高效的內容創制,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助力傳統文化出海。
開辟AI沉浸式綜藝新玩法
此前谷小雨就以導覽員的身份入駐版本館、德壽宮等重點文旅場景。而本次升級最具突破性的創新,在于虛擬現實領域聯動文旅的更深度拓展。浙江衛視將聯合中國移動(浙江)創新研究院,共同打造全新的綜藝AI沉浸式體驗,谷小雨將在VR大空間中化身衛視綜藝首席推薦官,在九天超融合一體機私有化部署的DeepSeek的技術賦能下,不僅能為玩家智能推薦衛視熱門綜藝節目《奔跑吧》《王牌對王牌》等的經典游戲玩法,還能提供更智能化的陪伴和解說,開創“文化IP+沉浸文娛”的跨界融合新玩法。
據悉,浙江衛視數字人工作室及A&T聯合實驗室,正積極探索把DeepSeek深度融入媒體內容研發、創制、宣傳的全流程,實現從文化資源數字化到智能內容生成的完整鏈路。通過DeepSeek構建的智能底座,將持續推動谷小雨IP突破傳統數字人框架,在媒體融合、文化傳承、文旅創新等領域創造可持續的生態價值,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AI時代的創新解法。2025年,浙江衛視(中國藍新平臺)將開啟“愛(AI)滿滿”項目賽道,探索AI在浙江衛視、中國藍新聞、Z視介的融合渠道和應用場景,推出包括“AI谷小雨”在內的一系列項目品牌,推動新平臺的系統性變革和新潮傳播張力。
重慶廣電第1眼TV-華龍網全面接入DeepSeekR1
近日,重慶廣電第1眼TV-華龍網自主研發的“芯問”大模型正式接入DeepSeek,成為重慶地區首家實現深度智能化升級的媒體機構。
這一重要舉措標志著第1眼TV-華龍網在智媒領域的探索邁出了關鍵一步,將為重慶媒體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樹立標桿。
AI賦能,激活主流媒體新質生產力?!靶締枴贝竽P徒尤隓eepSeek,不僅是重慶廣電第1眼TV-華龍網自身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為重慶媒體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樣本”。
重慶廣電第1眼TV-華龍網將以“芯問”大模型為核心,持續推動媒體融合與智能化發展,探索人機協同的最優模式,讓AI成為新時代講好重慶故事的創新伙伴。
據悉,近期重慶廣電第1眼TV-華龍網客戶端將全面接入DeepSeek,用戶將享受到更智能的內容推薦、更高效的新聞瀏覽以及更精準的互動服務。這場媒體與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即將為用戶與創作者開啟全新的AI創新之旅,敬請期待!
閃電云平臺正式接入大語言模型DeepSeek-R1
2月5日,閃電云平臺宣布正式接入全球領先的大語言模型DeepSeek-R1。
作為山東省級技術服務平臺,閃電云平臺一直積極推動AIGC融入融媒發展創新實踐,培育媒體新質生產力。接入DeepSeek-R1,不僅可以通過DeepSeek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與推理能力,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智媒服務體驗,還能助力提升融媒生產質效,拓展內容服務邊界。
DeepSeek 系列模型在高性能模型優化、GPU資源高效利用以及推理效果等多方面展現出國際領先的競爭力。
閃電云平臺技術團隊精研相關文檔并獲取開源代碼,成功完成本地化部署與模型適配,在系統調試、性能優化及穩定性保障方面取得關鍵性突破。在閃電云現有智能服務體系之上,全新集成了DeepSeek-R1模型,用戶登錄平臺即可使用。
海博TV全面接入DeepSeek-R1模型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人工智能實驗室技術團隊帶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海博TV成功接入國際領先的DeepSeek R1大語言模型助力提升融媒體內容生產效率開啟媒體融合新篇章。
海博TV是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新媒體技術平臺,以福云平臺為底座,構建了從數據采集、內容生產到多元傳播的融媒生態圈。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人工智能實驗室技術團隊深入研究DeepSeek的最新技術動態,精研相關文檔并獲取開源代碼,以高效執行力快速完成本地化部署、模型適配,將Deepseek-R1模型所有功能深度集成至福云平臺,賦能海博TV,為新聞生產與內容創作注入智慧新動能。
大象新聞官宣接入DeepSeek
2月10日,大象新聞官宣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積極擁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
技術升級:無縫銜接打造極速體驗
通過深度技術融合,大象新聞實現實時與DeepSeek對話,對用戶開放思維鏈輸出,完成各類推理任務。同時通過本地化部署,顯著提升DeepSeek模型的計算效率和推理速度,為用戶提供優質、順暢的智能化體驗。
人機交互:24小時在線的AI小編
大象新聞客戶端內置的“象小AI”,加入DeepSeek,突破傳統問答邊界,通過場景化互動,AI小編24小時在線陪聊,堪比行走的百科全書。
生產力革命:AI創作中樞賦能全鏈條
DeepSeek的接入,也給象象帶來了億點點福利。AI創作助手網頁版接入大象新聞客戶端,面向一線采編人員及內容創作者全面開放,并賦能AI創作助手全量功能,輔助進行文章潤色、摘要濃縮、標題精煉、腳本生成等。
DeepSeek傳媒行業應用創新聯盟成立
2月11日,來自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科院、電視臺、IPTV、運營商、互聯網視頻、高校的領導專家,以及國際大模型領域權威專家齊聚一堂,圍繞基于DeepSeek的大模型應用、語料庫建設、大視聽產業生態共建等議題進行了深度研討,凝聚了廣泛共識。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科院副院長張偉、浙江廣電新媒體董事長施彬歆、貴州多彩新媒體董事長毛健、當虹科技董事長孫彥龍分別發表致辭。
成果分享:DeepSeek+BlackEye 一鍵成片成為現實
“憑借強推理能力、低成本、本土化和開源優勢,DeepSeek在全球一鳴驚人?!碑敽缈萍几笨偛?、傳媒事業部總經理葉建華表示,當虹科技BlackEye多模態視聽大模型融合DeepSeek-R1和DeepSeek Janus-Pro后,完成了多個垂類場景的數據調優訓練,模型推理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但成本進一步降低。
專題研討:DeepSeek+傳媒行業 機遇和挑戰并存
在專題研討環節,與會專家認為DeepSeek將重塑傳媒行業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是沖擊也是賦能,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AI大模型傳媒行業應用方面,與會專家認為傳媒行業具有豐富的場景理解和視聽人才隊伍,融合DeepSeek-R1底層模型后將賦能智慧廣電和網絡新視聽運營的各個環節,在內容生產、審核、推薦和用戶體驗等方面大幅提升質量與效率同時降低成本。
在AI大模型語料庫建設方面,現場專家認為傳媒行業必須重視語料庫建設,海量的視聽資源是視聽大模型訓練的“燃料”,智慧廣電和網絡新視聽領域的語料具有高質量、大規模、安全可信的獨特優勢。專家們聚焦研討聚焦傳媒行業海量珍貴視聽資源的開發路徑,探討如何通過AI技術將其轉化為高質量語料庫,以賦能短視頻、短劇等內容生產模式革新。
在AI大模型規范發展方面,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未來生成式視頻內容的爆發式增長將深刻改變傳媒生態,但隨之而來的內容真實性與監管挑戰亦不容忽視。如何在智能審核體系下精準識別生成內容,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議題。與會專家建議建立“攻防機制”,確保生成內容的安全合規。
聯盟啟航:共建“DeepSeek+傳媒應用”生態圈
為推動DeepSeek等AI大模型在傳媒領域的應用賦能,“DeepSeek傳媒行業應用創新聯盟”在研討會上正式成立。
當虹科技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科院、浙江廣電新媒體、貴州多彩新媒體、河北無線傳媒、山東海看網絡科技、江西網絡電視、廣東南方新媒體、天津網絡廣播電視臺、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等重磅級單位攜手啟動了創新聯盟成立儀式,一同邁進“DeepSeek+傳媒應用”深度融合的全新合作階段。
如今,人工智能與廣播電視的結合運用已非常廣泛,在語音播報、新聞采編、電視語音指令控制、家庭安防、電視陪伴機器人等領域都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
在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當下,以廣電為代表的傳統媒體紛紛接入DeepSeek,意味著各數字化平臺將進一步加強建立專業的數字化傳播架構,以更具前瞻性的理念和行動,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商業信息服務,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數字化、智能化的進化標桿。
有專家建議,廣電機構進一步加強與DEEPSEEK等科技公司的合作,持續探索新技術在視聽內容生產、傳播和商業化方面的創新應用。
同時,廣電機構應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和組織文化變革,以適應數字化轉型的新需求。只有不斷創新、積極擁抱變革,廣電行業才能在數字化時代保持競爭力,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