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當你在商店買了一瓶飲料時,總是會有意無意的檢查一下瓶蓋,看看自己有沒有中獎,而之所以有這種習慣,就是因為曾經在十幾年前,國內的很多飲料廠商和啤酒廠商,都推出了再來一瓶的活動,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還用這種營銷手段的廠家已經寥寥無幾了
其實當初不僅是飲料廠商,國內不少食品行業(yè)中,也推出過類似再來一瓶的活動,比如一些小食品、方便面、餅干等,至于其中的原因,就是食品行業(yè)的競爭太激烈,特別是對年輕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或許不在乎產品,但卻喜歡中獎的感覺,所以推出再來一瓶的活動后,不少廠家的銷售量都開始明顯增長
想必很多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應該都感受過中獎的喜悅,去超市買一瓶綠茶,能連續(xù)中獎三四瓶,吃一包干脆面,卻連續(xù)中了十幾包,以至于不少人通過研究總結,還發(fā)明了不少套路,比如用手電筒照瓶蓋,就能提前發(fā)現飲料有沒有中獎
可大家應該也有一個疑惑,那就是當初再來一瓶這種活動,中獎的概率實在太高了,廠家難道就不怕賠錢嗎?
按照道理來說,廠家在推出活動時,一般都是做過概率計算的,理想狀況下基本不會賠錢,比如售賣了一萬瓶飲料,其中只有幾百瓶是中獎的,這樣既能保證有人中獎,也能控制自己的成本,但可能連廠家都沒想到,正是因為再來一瓶的中獎概率太大,讓其中的不良商家動了歪腦筋
真正殺死再來一瓶的,是那些盜版廠商
坦白說,再來一瓶活動的消失,跟盜版廠商有很大關系,因為盜版商大量生產中獎的瓶蓋,廠家的損失越來越大,最后才不得不選擇終止活動,比如原本的一萬瓶飲料,其中只有200瓶是中獎的,但在回收瓶蓋時,你卻收到了1000個中獎的瓶蓋,這樣的漏洞不可謂不大
對于售賣這些飲料的商家來說,飲料的中獎率高,自己的生意自然也會變好,大家都知道在哪里買飲料會中獎,最后的結果就是,銷售盜版飲料的商家賺錢、用戶也享受了重點的樂趣,損失卻全部由廠家來承擔
當然,即便是再來一瓶的活動如今已經在市場上銷聲匿跡,可是很多人也還是保留了看瓶蓋的習慣,這也算是一段難得的記憶吧
不知在座各位在喝飲料的時候,最高連續(xù)中過幾瓶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