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四年前,就在蜜雪冰城“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主題曲剛傳唱到大江南北的時候,消費者們腦子里想的還是“你不嫌我窮,我不嫌你low”,甚至在北上廣深等大都市還只聞其名,未見其身。他們或許根本無法想象蜜雪冰城有朝一日能成為中國以及全球第一的現制飲品品牌,并且風光上市。
蜜雪冰城B站截圖
憑借著2元一支冰淇淋、4元一杯檸檬水的不起眼的“小買賣”,蜜雪冰城怎么就做成了千億市值的“大生意”?
01
創造港股和新茶飲的雙重歷史
3月3日,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在新茶飲領域繼奈雪的茶、茶百道和古茗之后的“第四股”。
雖然在時間順序上是“老四”,但蜜雪冰城卻在港股中創造了“老大”的成績。
從2月21日公開發售開始至2月26日公開發售結束,蜜雪冰城公開發售3.45億港元,但其融資認購倍數高達5324倍,認購金額突破1.84萬億港元,不僅超過了此前港股消費類凍資紀錄保持者——農夫山泉的6773億港元,還遠超2021年快手創下的1.28萬億港元紀錄,成為港股新晉“凍資王”。
這背后少不了包括英卓投資管理、紅杉中國、博裕資本、高瓴集團以及美團龍珠等基石投資者的加入,它們共同認購高達2億美元(合15.58億港元),相當于給蜜雪冰城服下一枚定心丸。
更重要的是,這也打破了新茶飲破發魔咒。
蜜雪冰城發行價202.5港元,盤中股價漲幅擴大至40%,最高突破286港元。截至午間收盤,股價為283.6港元。到了下午收盤,蜜雪冰城股價定格在290港元。
百度截圖
反觀2021年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發行價19.8港元,上市首日收盤價17.12港幣,下滑13.54%。
2024年新茶飲第二股茶百道上市,發行價17.5港元,上市首日收盤價12.8港元,下滑26.86%。
2025年新茶飲第三股古茗上市,發行價9.94港元,上市首日收盤價9.3港元,下滑6.44%。
形成鮮明對比的還有總市值,截至3月3日收盤,蜜雪冰城的市值高達1093億港元,而奈雪的茶市值為29.16億港元,茶百道市值為143.33億港元,古茗市值為268.15億港元。
在一眾已上市與未上市的新茶飲品牌中,蜜雪冰城幾乎是客單價最便宜的一家,卻是把生意做得最大的一家。便宜,怎么成了一門好生意?
02
2元的冰淇淋,為何撐起1000億市值?
蜜雪冰城招股書的第一頁,其提到,它的產品“聚焦單價約6元人民幣的高質平價”,例如一支冰淇淋2元、一杯冰鮮檸檬水4元、一杯珍珠奶茶6元、一杯美式咖啡5.9元。
蜜雪冰城招股書截圖
賣得便宜,或許與蜜雪冰城的“出身”有關。1997年,蜜雪冰城以一家名為“寒流刨冰”的小店誕生在鄭州的街邊,僅靠一臺自制刨冰機,就開啟了創始人的創業之旅。
蜜雪冰城前營銷宣傳負責人在接受有意思報告采訪時曾表示,蜜雪冰城的創業團隊,包括董事長和總經理在內,皆為農村出身。因此出身決定了初心,便是讓人們花上不高的價錢吃到能夠媲美市面上較為昂貴的冰品與茶飲。
如何實現?
創業之初的“自制刨冰機”或許解釋了答案——深入供應鏈。想要壓縮成本,便要掌握設備和原材料。
招股書中,蜜雪冰城詳細解釋了自己的供應鏈。比如在采購上,其采購網絡延伸到了全球六大洲、38個國家。單是采購還不夠,還要延伸到原材料的產地以“消除中間成本”,與上游供應商建立長期伙伴關系并提前商議好價格以“合理的成本獲得充足的供應”。
蜜雪冰城有一些源頭的種植基地也是合作建立,比如一年11.5萬噸的檸檬便采自四川安岳的合作種植基地。
自采、自種之外,更重要的是自產,蜜雪冰城在河南、海南、廣西、重慶、安徽擁有占地面積達79萬平方米的五大生產基地,保證原料的60%為自產,核心原料100%實現自產。
“未來企業間競爭的核心是供應鏈的完整度。”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基于強大的供應鏈,蜜雪冰城才能實現門店的增長。
的確,供應鏈的保駕護航為蜜雪冰城實現了門店的大規模擴張。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全國門店數突破4萬家,全球門店數突破4.5萬家,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現制飲品企業。以4萬家計算,幾乎是門店數第2名到第8名的總和。更重要的是,這4萬家店中超過99%都是加盟店。
“現階段新茶飲的發展就是加盟驅動,越多的加盟商、越多的門店,帶來的是越多的利潤。”資深餐飲投資人、新茶飲加盟專家穆亦晨進一步解釋,“蜜雪冰城最終靠賺售賣給加盟商原料、物料、設備的差價來盈利。”
以蜜雪冰城2024年前三季度18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來看,其中銷售給加盟商商品及設備的收入就達到了182.16億元,占比總營收達到了97.4%,而2023年前三季度的占比為94%。
靠著銷售原料、物料等商品,蜜雪冰城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達到了35億元人民幣。
在穆亦晨看來,蜜雪冰城在港股被資本看好,一方面源于上述強大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則在于對未來的想象力。
穆亦晨分析認為,蜜雪冰城在10元以下價格帶還沒有遇到對手,比如在國內,從2023年年底到2024年三季度,僅9個月的時間國內門店凈增超過7000家;再看國外,其規模也已經突破5000家,這還只是剛剛布局東南亞而已。
朱丹蓬認為,就蜜雪冰城而言,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其實在中國更下沉的市場,還存在很多沒有品牌、質量沒有保障的奶茶店,我們估算有接近30萬家,它們都是蜜雪冰城的機會”。
03
全球飲品老大,也有煩惱
看上去風光無限的“老大”,實則也有煩心事。
如何讓自己悶聲發大財的同時,也能保證加盟商能賺到錢,是蜜雪冰城當下最大的問題。
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關閉的加盟門店數量接近1300家,雖然考慮到其4萬家的總體量和7000余家凈增門店,閉店數據并不算突出,然而揭露出的是新茶飲行業與日俱增的內卷。
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截至2025年1月15日的數據,奶茶飲品賽道新開門店超過11萬家,但是倒閉門店數則超過了15萬家,行業呈現門店凈減的態勢。
“競爭加劇是無疑的,連鎖品牌們每天都在開新店,新品牌們每天都在加入。”穆亦晨說。
那么活下來的蜜雪冰城門店如何呢?
其招股書顯示,2024年前九個月,平均單店業績正在下滑。例如平均單店日均終端零售額由2023年前九個月的4416.3元減少至2024年同期的4184.4元;同期平均單店飲品出杯量由177168.5杯減少至170721.6杯;同期平均單店日均訂單量由376.1筆減至367.0筆。
凌雁咨詢管理首席咨詢師林岳認為,加盟模式并不是把經營風險轉嫁給加盟商,而應當是品牌與加盟商共同承擔風險,品牌需要幫加盟商賺錢。
2024年12月,蜜雪冰城多家門店在小程序發布公告,稱“結合門店經營情況,12月16日起,本店堂食/小程序APP飲品(含冰淇淋系列)門市價加1元”。比如原先售價2元的新鮮冰淇淋漲至3元,4元的冰鮮檸檬水漲至5元,6元的茉莉奶綠、棒打鮮橙漲至7元,6元的雪王大圣代漲至7元。
蜜雪冰城小程序截圖
此番漲價涉及的城市包括北京市、廣州市和深圳市的部分區域。不過這早已不是蜜雪冰城第一次漲價,從2023年9月開始,16個月的時間里,蜜雪冰城已漲價三輪。
漲價或許能短期提振門店的銷售額,讓加盟商們更有利可得,但是長期看,或許也在把蜜雪冰城引入新的戰局。
朱丹蓬認為,現在中國的快消品已經從高端、中端、低端三個層次細分發展到了超高端、高端、中高端、中端、中低端、低端六個層次。
那么蜜雪冰城一旦漲價,很可能會跨入另一個價格帶,面對更多的對手。比如,就連瑞幸咖啡都已經跨界推出多款輕乳茶、檸檬茶,且加入了9塊9菜單,那么蜜雪冰城一杯8元的紅豆奶茶、9元的芋圓奶茶和10元的水果茶,或許看起來就沒那么香了。
除了解決“賺錢”的頭等大事之外,林岳認為,蜜雪冰城雖然已成為門店數量最多的餐飲品牌,但實際上并不能完全比肩星巴克、麥當勞等巨頭。因為蜜雪冰城大部分門店是小店,甚至還有連座位都沒有的外帶店,因此其門店模式的可拓展性不大,很難利用“場”來打造差異化。
小門店模式在資產輕量化的同時幾乎只能即買即走或短暫停留,很難創造出獨處、小聚、親子、商務等社交空間、第三空間的可能性。對“場”的打造往往能創造更多人群的可能和消費的可能。
如何真正成為“巨頭”,蜜雪冰城還有不少未解之謎。
作者:屈博洋
編輯:余源
值班編輯:禮物
有意思報告視頻
烘干機,開始南北“通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