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黑龍江省胸痛聯盟建設工作培訓會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召開。此次會議旨在進一步規范和提高黑龍江省胸痛患者的救治能力,落實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并充分發揮胸痛專科聯盟的作用,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胸痛救治水平。
黑龍江省胸痛聯盟建設工作培訓會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匯聚了眾多醫療專家和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分享了泛血管疾病研究的最新進展,為與會者帶來了前沿的學術信息和治療理念。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介紹了緊密型胸痛醫聯體如何助力區域協同救治體系的發展,強調了醫聯體在提升救治效率和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上海市胸科醫院醫院方唯一教授“持續推動胸痛中心建設,助力全民健康”為題作分享,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副主任楊爽就冠心病的全流程管理進行了深入的講解。
分享泛血管疾病研究進展
于波介紹,哈醫大二院作為國家胸痛中心四家區域認證中心之一,負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共八省市的胸痛中心認證工作,至今已幫扶區域內677家醫院通過國家認證,包括黑龍江省58家,其中2024年通過認證5家單位,此外今年黑龍江省還將有10家單位通過胸痛中心再認證,18家胸痛救治單元通過驗收。2017年,哈醫大二院胸痛中心牽頭在黑龍江省率先成立全國首個基層心血管健康聯盟及胸痛聯盟,覆蓋全省13地市、63個縣及部分鄉鎮的近150家醫院,構建覆蓋全省的三級醫院間上下聯動緊密合作的救治格局,建立“三通三聯”一體化救治模式,形成院前急救直通導管室、手術室及重癥監護室的流程,聯通院前醫療急救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三級醫院之間的搶救綠色通道。
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介紹緊密型胸痛醫聯體助力區域協同救治體系發展情況
據最新數據表明,黑龍江省已上報胸痛病例超過28萬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內死亡率已由2014年以前的8%下降至目前的4%左右。聯盟建立后黑龍江省心梗患者就醫時間已短于全國平均水平,且全省有介入能力的醫院由原來的54家增至80家,其中縣級具有急診介入能力由原來的7家增至20家,而縣級醫院急診PCI量則較以往提升了4.9倍。
“為加快推進哈爾濱市各級醫療機構胸痛中心或胸痛救治單元的規范化建設,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由哈爾濱市衛生健康委倡導、哈醫大二院牽頭的哈爾濱市胸痛聯盟正式成立,聯盟致力于團結全市各級醫療機構,織密急性胸痛救治網,實現各級醫院聯動協作,對于提高區域急性胸痛疾病救治水平,降低疾病致死致殘率意義重大。”于波表示,在多方共同聚力下成功打造了“呼蘭模式”,未來將以此模式為范本,進一步深化區域協同救治體系建設,大力推動全省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單元建設,為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胸痛救治能力作出新的貢獻。
哈醫大二院黨委書記 焦軍東
未來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胸痛中心作為省胸痛聯盟牽頭單位將錨定《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十四五”國家臨床專科能力建設規劃》《“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的任務目標,進一步完善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堅持以基層為工作重點,繼續完善區域協同救治體系建設、加強質控力度、推動開展胸痛相關疾病科普工作,逐步做到早期篩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中西并重,力爭實現關口前移、急診急救效果改善,以期實現心血管健康全流程管理,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迎接心血管疾病防治拐點的到來,為共建健康中國奠定重要基礎。
來源: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
全面工作
傳播矩陣
FOLLOW US
蘇州工業園區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電話:0512-68295918
郵箱:info@ccahouse.org
網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水坊路36號姑蘇會平江館心臟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