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加州大火多次推遲“提名名單”的第97屆奧斯卡,終于在3月2日于洛杉磯杜比劇院舉辦。
必須要說相較于以前鼎盛時期的“奧斯卡”,這一屆的“奧斯卡最佳”都相當的平庸。
拿下最佳影片的《阿諾拉》來說,在我們的豆瓣只有6.8的評分,不光遠遜于去年諾蘭的《奧本海默》,口碑甚至比9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瞬息全宇宙》還要低。(在我的印象中《瞬息全宇宙》拿下最佳影片已經夠擺爛了)
第二大贏家《粗野派》也不行,雖然說電影工藝沒得挑,可制作方的野心大于實力,在傳記類型的電影中制作的中規(guī)中矩,特別的拘謹,看的人束手束腳,也就是男主拿“最佳男演員”有點說服力。
總體感覺就是美國電影產業(yè)確實在低谷的低谷期,一年一度的“最佳”都非常的敷衍,整體沒有什么亮點值得內地網友期待。
不過畢竟是曾經的頂流電影獎項,因此有些環(huán)節(jié)還是可以關注一下。
比如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現場”,有個“追憶逝者”的環(huán)節(jié),在近一年逝世的影視人中,除了有大衛(wèi)·林奇、瑪吉·史密斯、吉恩·哈克曼等北美影視人外,還有大家熟悉的中國“俠女”鄭佩佩。
鄭佩佩與“奧斯卡”的關聯主要有兩部作品,一部是在2000年的《臥虎藏龍》,她在片中飾演“碧眼狐貍”,這部片獲得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我記得也就是這一年老外們對于中國人在竹子上飛來飛去的“輕功”印象深刻。
還有一部就是2020年的《花木蘭》,電影入圍第93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與“最佳視覺效果獎”,鄭佩佩在片中飾演一位“媒婆”,也相當有“亮點”。
但必須要說,與“奧斯卡”相關的鄭佩佩作品,真的是她傳奇演藝生涯當中最小一角。
我們說到“功夫巨星”很容易想到兩個人,一個是李小龍,一個是成龍,特別是李小龍幾乎是中國功夫的代名詞,但事實上以時間線來算,鄭佩佩出名比李小龍還早。
鄭佩佩與王羽是同輩人,是香港“第一代”武打明星,她一開始是學舞蹈的,后來偶然被挖進了娛樂圈簽約了邵氏電影公司,開始了“女打星”之路。
她在首部電影《寶蓮燈》中反串男角飾演劉彥昌,而這個時段的李小龍除了小時候在《苦海明燈》中客串童年的阿生,在《人海孤鴻》中飾演一個叫阿三的孤兒外,還沒有成人功夫角色。
當1966年鄭佩佩主演的新武俠電影《大醉俠》上映,憑借“金燕子”確立了邵氏女打星的頭牌,封為“武俠影后” 時,這個時間的李小龍才出演一部制作粗糙,華而不實的《青蜂俠》,算是剛剛被人看到。
不過很可惜的是在1971年電影《鐘馗娘子》上映后,鄭佩佩就與臺灣商人結婚退圈并移居美國 。
其實在鄭佩佩歸隱的1971年,早期著名制作人劉亮華,以香港嘉禾影業(yè)公司的大股東身份,曾經到美國邀請鄭佩佩回港拍戲,當時劉亮華就住在鄭佩佩洛杉磯的家中,也邀請了在美國郁郁不得志的李小龍。
因為當時的李小龍,在1968年自創(chuàng)了《無音簫》劇本向好萊塢制片人毛遂自薦未果,后來又將劇本交給了華納公司,項目依然沒能推進下去,很是頹廢。
劉亮華想邀請鄭佩佩或者李小龍兩個人中的一位回香港拍戲,不過鄭佩佩沒有答應,倒是李小龍通過這次接觸到嘉禾影業(yè)。
后來嘉禾影業(yè)的創(chuàng)辦人鄒文懷就選擇了李小龍為他拍兩部電影,一部是《唐山大兄》一部是《中國拳王》,后來《中國拳王》改名為《精武門》,算是在香港打開了局面。
照這樣看,李小龍是在鄭佩佩半退圈后才“火”起來的,更不要說在1970年還在跑龍?zhí)椎某升埩恕?/p>
至于鄭佩佩八九十年代回來拍《唐伯虎點秋香》《楊門女將》,也就是玩票性質了,她職業(yè)生涯雖然說長達60年,橫跨電影、電視劇,可最最輝煌的就是在香港新武俠崛起的時代。
再加上后來,即便佩佩姐不演戲了,玩樂一般的上了真人秀,卻從來不持老前輩的身份資歷,在節(jié)目中寬容豁達,與人為善,盡顯她“豈能盡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的強大精神內核,因此這次“奧斯卡”緬懷她,確實實至名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