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網易云音樂發布了2024年的業績情況,財報發布后單日漲幅高達18%。
自2023年扭虧為盈以來,其股價兩年內累計漲幅超200%,利潤亦是大幅翻倍。
曾經的模式難走,盈利困難,被貼上“情懷社區”標簽的音樂平臺,是如何取得在線音樂市場爆發?
一、從燒錢增長到效率優先
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網易云音樂全年營收79.5億元,同比增長1.1%;經調整凈利潤17億元,同比激增107.7%,是在去年扭虧為盈直接大賺7個多億的基礎上實現。毛利率從26.7%提升至33.7%。
這一成績的取得,源于三個關鍵轉變:
1、版權和內容的逐漸豐富
版權一直是困擾網易云音樂最重要的問題,過去很長時間,網易云的歌曲列表中,有眾多歌曲都是“灰色”的,版權被騰訊音樂壟斷。
2022年,國家版權局約談唱片公司、詞曲版權公司和數字音樂平臺等,要求除特殊情況外不得簽署獨家版權協議。或許也是因為市場環境變化,同年抖音開始進入在線音樂行業,旗下汽水音樂上線,
網易云一直在豐富歌曲版權。
2020 年,網易云音樂與華納版權和環球唱片簽訂多年版權協議,2021 年,公司與索尼唱片簽署了在中國的直接數字分銷協議,并與華納音樂集團達成直接協議,自此,網易云音樂與全球三大唱片集團均擁有直接數字分銷合約。2022 年,后版權時代元年,網易云音樂與摩登天空、香港英皇娛樂、風華秋實、樂華娛樂、時代峻峰、韓國 SM 娛樂、YG娛樂等達成版權合作。2023 年,網易云音樂與相信音樂、RYCE Entertainment等達成合作。2024 年網易云音樂與韓國 JYP 娛樂和 Kakao 娛樂、CJ娛樂等主要韓國娛樂廠牌和果然娛樂等中國音樂廠牌展開合作。
雖然網易云依舊沒有拿下周杰倫的版權,但是平臺曲庫得到極大豐富。熱門歌手作品的回歸,滿足了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吸引更多用戶使用平臺,提升了用戶活躍度與留存率。
此外,網易云的音樂人扶持生態,吸引77.4萬獨立音樂人入駐(累計作品440萬首),并通過“石頭計劃”等扶持機制,孵化出《羅生門(Follow)》等爆款原創歌曲。
再加上增加了長音頻板塊,長音頻內容人均收聽時長增長35.8%,形成“音樂+播客”雙輪驅動,內容和受眾都得到不小提升。
2、核心業務聚焦
2024年公司在線音樂服務收入達53.5億元(同比+23.1%),其中會員訂閱收入44.6億元(同比+22.2%)會員訂閱收入占比超83%,付費用戶突破6500萬。
公司主動收縮社交娛樂業務(收入下降26.2%),將資源集中于音樂內容與用戶體驗,推動日活/月活比穩定在30%以上,用戶日均聽歌時長同比提升,又避免與抖音、騰訊音樂的直接競爭。
還推出“5元學生會員”、多終端曲庫權益等,降低付費門檻,培養一些年輕用戶的使用習慣。
3、成本結構優化
2024年公司營業成本下降8.6%,內容服務成本減少12.8%,主要得益于社交娛樂收入分成降低與技術資源利用效率提升。銷售費用壓縮19.3%,推廣策略從“廣撒網”轉向精準運營匹配的用戶。
同時,AI推薦算法提升用戶匹配效率,降低內容運營邊際成本。公司整體研發費用因為技術利用率提高降低了10.2%。
版權端也因為更多的獨立音樂人和獨立音樂,變向節省了大額的版權費。
整體而言,網易云的業績表現既有開源也有節流的原因,同時也有行業環境的變化因素在其中。
二、獨特生態注入AI
網易云音樂起步很晚,但是目前能夠穩居行業第二。在騰訊音樂(TME)占據超60%市場份額的格局下,依舊能夠不斷成長,一直走的走勢差異化的路線。
網易云通過推薦算法、UGC歌單、樂評三大核心功能以及獨立音樂人培養和扶持計劃,打造差異化運營策略,構建了一個年輕化、極具社交互動屬性的音樂社區。
網易云音樂在推出時就上線了每日推薦功能,是國內最早做每日推薦的在線音樂平臺,后又推出了私人雷達、推薦歌單等算法推薦入口,借助多年積累的大量數據和先進的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技術,向用戶推薦符合品味和喜好的歌曲或歌單。2020-2022年,網易云音樂推薦歌曲播放量占比從28%提升至33%。
現在AI推薦算法使歌曲滿足率從78%提升至95%,還可以加上動態皮膚、黑膠播放器等個性化功能增強用戶體驗。
UGC歌單也是網易云上線時的核心內容,這一功能顛覆了傳統曲庫模式,用戶可基于場景、心情等創建并分享或者存儲歌單,加強用戶粘性和社區互動。2021年6月,網易云音樂平臺27%的月活用戶在平臺創造內容;而截至2021H1末已產生28億條用戶生產內容歌單,2022H1末增長至34億條。
當然還有重要的樂評,2013年網易云音樂推出了樂評功能,樂評是網易云音樂內容生態的一部分。樂評承載當代年輕人的情緒,用戶可以互相評論,逐漸轉變為情緒社交。
同時樂評也連接了音樂人和用戶,主創會關注自己作品下的評論,時不時還會下場互動。根據《網易云音樂樂評報告(2022)》,2022年網易云音樂接近50%的用戶在聽歌的同時會瀏覽評論區,且2022年點贊量前1萬的樂評中有超過35%的樂評圍繞音樂展開,包括科普歌手/歌曲背景、點評歌詞/旋律、推薦相似歌曲、主創互動等。
樂評的背后是一張張鮮活的面孔,飽含情緒和和感動,不僅是平臺的記憶、歌曲的記憶也是每個發表樂評的人的記憶。
云村社區日均互動量3.6億次,熱評文化、UGC歌單等形成情感共鳴場域,用戶留存率顯著高于行業均值。同行雖然也不斷學習網易云的創新功能,但是在社區感依舊無法復制。
一種千人千面的獨特音樂社區文化吸引著年輕人,網易云在年輕用戶滲透率20-35歲占比超60%,根據易觀分析,2021年24歲以下的音樂用戶中41.9%為中高消費人群,高于全部用戶的32.5%。Z時代對數字音樂付費意識較強。
但是與QQ音樂對比,在華語主流版權仍存短板,誰也沒想到周杰倫的歌能統治這么久。不過網易云很早就發起了自己的版權孵化計劃。早在2015年,網易云音樂就推出了“理想音樂人”計劃,后又啟動了“石頭計劃”,扶持獨立音樂人和原創內容創作。獨立音樂人為網易云音樂提供了豐富的原創音樂,擴充了網易云音樂曲庫,在早期面臨激烈版權競爭的環境下填充了部分內容不足。同時也反應當代音樂用戶對個性化、差異化精神消費的訴求,持續吸引更多優質獨立音樂人入駐。
2022年初,網易云音樂上線了一站式Beat交易平臺BeatSoul,集合Beat(伴奏)上傳、展示、購買與交流功能,網易云音樂的注冊音樂人可以在平臺售賣原創Beat,授權范圍和價格由Beat制作人自行決定,收益100%歸制作人所有。把版權創作和版權交易打通到一起。
而在隨著AI的爆發后,歌曲創作的門檻大幅降低,網易云音樂也是快速介入,網易云音樂旗下的一站式 AI 音樂創作工具網易天音平臺已對全部用戶開放。用戶使用網易云音樂賬號登錄即可免費創作 AI 歌曲。該平臺具備詞、曲、編、唱、混等全流程 AI 創作輔助功能。可以說只要具備不錯的審美水平,都有機會創作出一首不錯的歌曲。
如果過去在線音樂平臺只是一個聽歌工具,那么在AI加持下可能重構整個生態,人人都是創作者人人都是聽眾,把蛋糕越做越大。目前網易云音樂已經完全接入deepseek-R1,從創作到分發到用戶接受推薦,整個鏈條都更加高效。以下是讓deepseek分析AI對網易云音樂的影響。
網易云音樂逐漸形成集成創作(AI工具)、消費(多終端場景)、社交(云村社區)的聯系更加緊密的閉環生態。
結語
網易云音樂的爆發,本質是一場“精細化運營”的勝利。網易云通過戰略聚焦、技術賦能與生態創新,證明了其作為垂直平臺的價值潛力。同時網易云音樂積極擁抱AI帶來的改變,而未來如何在AI浪潮中保持內容獨特性或是決定其能否從“爆發”走向“長青”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