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貓貓的奇幻漂流》(Flow,下簡稱《漂流》),由拉脫維亞、法國、比利時聯合制作,金茲·茲巴洛迪斯執導,從構思到完成歷時約五年半。
除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漂流》還在1月舉行的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上打敗《荒野機器人》《頭腦特工隊2》等大熱作品,摘得最佳動畫片獎。2月初,影片在安妮獎上一舉攬獲最佳獨立動畫長片、最佳編劇兩項大獎。目前,《漂流》在影評網站爛番茄上的新鮮度97%,爆米花推薦指數98%,豆瓣評分8.4。
《貓貓的奇幻漂流》圍繞一只小黑貓展開。在突如其來的滔天洪水中,小貓登上一艘帆船,就此開啟一段充滿奇幻色彩的漂流。一路上,小貓與水豚、狗、狐猴、鷺鷹等動物相遇,共同經歷驚險又治愈的難忘旅程。它們攜手經歷驚濤駭浪,共同穿越洶涌的洪水,抵達希望的彼岸。在故事結尾,小動物們也許會曲終人散,但它們之間的情感羈絆不會消失。就如同曾在每個人生命旅途中并肩攜手的親人和朋友一樣,他們雖然不會永遠待在彼此身邊,但曾經的情誼早已深植心中,化為滋養生命的養分。這部電影的主題,也絕不僅僅是一次萌物大冒險,更是一場關于生存、孤獨與救贖的哲學思辨。
《貓貓的奇幻漂流》劇照
電影用豐富的細節展現各種動物的鮮明特色:小貓好奇傲嬌,小狗活潑友善,水豚性格穩定,狐猴好動自戀,鯨魚溫柔強大,而鷺鷹更是帶有某種超越物種的神性和智慧。導演茲巴洛迪斯曾透露,影片的創作靈感來源于他童年時期養的兩只貓,而片中的拉布拉多,也與導演養過的小狗如出一轍,其熱情的性格與主角小貓形成奇妙鮮明的反差。
影片全程無對白,完全依靠生動的肢體語言、眼神流轉與環境音效構建敘事,力圖讓觀眾擺脫思維慣性,用最原始的共情力觸摸角色靈魂。出現在片中的每一只動物都有其獨特的地位,對于不同動物的含義,觀眾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既可以把它們比喻為各個人類種族在災難中構建命運共同體,也可以把它們理解為樂觀、包容、無私、博愛等人性的不同層面,在碰撞和摩擦中尋求平衡,最終共建和諧與秩序。
《貓貓的奇幻漂流》劇照
《漂流》的畫面融合手繪與電腦特效技術,將滅世洪水塑造得宛如一篇兼具震撼與美感的詩篇,也像一幅莫奈的印象派畫作一般,充滿美妙光影和色彩。配樂使用大量環境音效替代傳統旋律,用雨水敲打木板的節奏、鯨魚震顫的鳴叫、潮汐起落的呼吸和萬物共鳴的天籟,構建一個聽覺沉浸宇宙。
如果說《漂流》有缺點,可能就是其中有些較為抽象的表現,需要觀眾自行意會。但這個缺點也不失為一個優點,因為它為觀眾留出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和自由的理解角度。
圖片:豆瓣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來源,并附上原文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