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預告】3月5日|南方高教講堂第4場: 廣東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大賽成果推廣活動 (理科組)

0
分享至

01

活動主題

深化基礎學科教學改革,助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02

活動簡介

基礎學科是國家創新發展的源泉、先導和后盾,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重大戰略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走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深入實施 “中學生英才計劃”、“強基計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優化基礎學科教育體系,發揮高校特別是“雙一流”高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主力軍作用。本次活動圍繞“深化基礎學科教學改革 助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這一主題,融合專題報告、教學展示與專家點評、教學研究沙龍,展示如何讓基礎理科課堂入腦入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力圖為高校一線理科教師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助力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03

活動內容

1.教學展示及點評

2.學術沙龍

3.主題報告

04

活動時間

3月5日

05

活動方式

線上

06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07

直播平臺

廣東教育Plus、廣東教育研究、廣東教育傳媒

08

活動議程


09

專家簡介

吳敏,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生物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主持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國家一流課程,是國家級教學團隊負責人,教育部高校大學生物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科研方面主要從事極端環境微生物的資源與利用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子課題、863子課題、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等十多項;發表科學研究論文150多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30余篇;作為主編和副主編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和教學軟件五本;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5)二項;2009年獲"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稱號, 2012年被評為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鋒。曾兼任浙江大學本科生招生處處長和求是學院院長等。

王晉年,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教授,廣州大學領軍人才獲得者,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者, 2016年入選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2017當選IAA主席團成員,2019年獲得亞洲遙感協會(AARS)杰出貢獻獎。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科技專項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2010-2020年),廣東省數字廣東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秘書長。

自1987年起長期從事航空航天遙感技術與應用工作,是我國高光譜遙感技術與應用領域早期開拓者之一。2007年回國后,籌建了國家環境保護衛星應用重點實驗室,主持籌建并完成了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參與了國家第十六項重大科技專項,并任應用系統副總師;主持完成了數十項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制定國家標準1項(GB/T 32453-2015),發明專利三十余項,出版《北京一號小衛星數據處理技術及應用》等多本專著。2013年獲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201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科技獎項。

趙福利,教授,中山大學物理學院書記,寶鋼優秀教師,全國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興趣涉及超快激光光譜學和高等教育監測評價,在相關領域共發表了SCI收錄的國際學術期刊論文100余篇并編撰一本文集,講授基礎課程《光學》和《基礎物理實驗》等,共同主編《光學》教材、線上混合一流課程《光學》負責人,參與建設國家線上一流課程《光學》。參與工作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

喬正平,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批國家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無機化學”的課程負責人及兩門國家精品課程“無機化學”“綜合化學實驗”的骨干力量。中山大學第九屆教學名師,主持校級教改項目2項,參加省級以上教改項目7項。出版教材8部,發表多篇教學研究論文。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中山大學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 、十五重點項目、博士點基金等。發表SCI期刊論文47篇。先后擔任中山大學化學學院無機化學與材料研究所副所長、化學系副主任、無機化學教研室主任、教務部公共實驗教學中心副主任。


文德華,物理學博士,華南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學院教授,博導,副院長,2019-2020年擔任廣東省高考物理閱卷負責人。廣東省天文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物理學會監事、廣東省本科高校物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大學物理教指委中南地區工作委員副秘書長。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中山大學數學系博士后;2008年7月—2009年8月、2011年7月—8月、2018年7月—10月先后三次在美國Texas A&M University-Commerce做訪問學者;2010年7月—8月意大利國際理論物理研究中心(ICTP)訪問學習。主要從事核天體物理及致密物質物態的研究,特別是對中子星等致密天體的性質和結構有較深入的研究。在Phys. Rev. Lett.、Phys. Rev. C、 Phys. Rev. D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60余篇。先后主持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兩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主持三項華南理工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主持教育部留學回國科研啟動基金一項;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一項。主講公共基礎課《大學物理》、全校通識課《天體與宇宙》、以及新生研討課《宇宙的演化》。參與編寫由鄧文基教授等主編、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大學物理》。


黃峙,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生物工程學系教工黨支部書記(省樣板黨支部)。負責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省級一流課程2門,獲全國高校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廣東省特等獎和暨南大學“十佳”教學名師等。研究方向:代謝、炎癥與慢病。先后承擔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發表論文130余篇,發明專利13件。兼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受體專委會和動脈粥樣硬化專委會委員、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脂質與脂蛋白專委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學會“智能心血管病學分會”全國委員、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微量元素分會委員和廣東省生物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等。

陳啟買,教授、碩士生導師,華南師范大學教師發展中心首任主任。曾任校圖書館館長、教務處副處長、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專家,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作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榮譽AC委員、榮譽副主席,廣東省高等學校公共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國家保密局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計算機學會理事。長期從事計算機專業教學與科研。先后承擔各類縱橫向科研課題20余項,公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00余篇,取得專利、著作權20余項,獲得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多項等。主要研究興趣:高教管理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教學學術及教育大數據、教學業務協同與數據交換、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等。


吳先球,博士,教授,廣東省教學名師,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教學副院長,物理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主講《近代物理實驗》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主編國家級 “十一五”規劃教材《近代物理實驗教程(第二版)》,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


劉喆,教育學博士,副研究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等10余項課題,在《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電化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中國大學教學》等核心期刊獨立或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1本、編著4本,主持廣東省一流本科課程《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獲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廣東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特等獎、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廣東省本科高校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為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數學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肖洋,博士,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物理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在廣東省第六屆高校(本科)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理科組)中榮獲一等獎、第一名,在第六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榮獲理科組一等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縱向項目3項。在PRPER 、IJSE等SSCI刊物發表論文11篇、在《全球教育展望》、《物理教師》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篇;參與書籍編寫2部。指導學生在格致杯、田家炳杯等師范技能和實驗創新競賽獲一等獎十余項。

曹靜,博士,華南農業大學數學與信息學院副教授。主要講授《大學數學》、《高等代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等課程。主持和參與國家級與省部級項目20余項,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1部。榮獲廣東省高校(本科)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廣東省首屆高校教師支部書記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第三屆全國高等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華南賽區一等獎,榮獲華南農業大學“十佳教師”、“三育人”先進個人、“師德標兵”、“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10

廣東教育Plus

廣東教育研究

廣東教育傳媒

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incentive-icons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官方直播平臺
3870文章數 5154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強軍之路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通州区| 石柱| 平塘县| 朝阳市| 卢湾区| 永平县| 石渠县| 玉溪市| 肇庆市| 西昌市| 乐安县| 南汇区| 南投市| 岳普湖县| 喀什市| 北海市| 甘孜县| 巨野县| 新郑市| 清徐县| 永善县| 满洲里市| 泾阳县| 新泰市| 广平县| 绩溪县| 长海县| 博罗县| 宕昌县| 临漳县| 玛多县| 连云港市| 东安县| 民乐县| 古浪县| 富锦市| 信宜市| 太原市| 芦溪县|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