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是第26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為“健康聆聽 無礙溝通”,通過宣傳聽力保健知識,引導公眾進一步增強聽力健康意識,養(yǎng)成科學用耳行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青少年的耳朵,嬌嫩而敏感,是他們接收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卻可能對他們的耳健康造成潛在威脅。作為家長,了解這些潛在風險并掌握正確的愛耳護耳方式,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
01
挖耳:小心“掏”出麻煩
許多家長習慣用棉簽、挖耳勺等工具給孩子掏耳朵,認為這樣可以清除耳垢。殊不知,這種做法極易損傷耳道,甚至造成耳道感染。耳垢并非有害物,它能起到保護耳道、防止異物進入和捕捉灰塵的作用。耳垢會隨著咀嚼、吞咽等動作自然排出。頻繁挖耳不僅可能導致耳道受傷,還可能將耳垢推得更深,造成耳塞。強行掏耳易損傷耳道黏膜,引起疼痛、出血、感染等問題。
正確的做法:
如果孩子耳垢過多,且影響聽力,應及時就醫(yī),由專業(yè)的醫(yī)生進行處理。切勿自行掏耳。
02
噪音:不可逆的損傷
在現(xiàn)代社會,噪音無處不在,尤其是在學校、商場、交通繁忙的地方,噪音可能導致耳鳴、聽力下降、眩暈等問題。科學研究已經(jīng)驗證,長期暴露在85分貝以上的環(huán)境會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正確做法:
盡量避免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長時間停留;在嘈雜環(huán)境佩戴耳塞;教育孩子遠離噪音源;控制音量,避免長時間使用音量過大的電子設備。
03
戴耳機:聽覺的“隱形殺手”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用耳機聽音樂、聽視頻,耳朵是易勞損的器官,而且造成的損傷通常在成年之后才逐漸顯示出來,為了遠期生活質(zhì)量,要有節(jié)制地使用耳機。音量過高、佩戴耳機時間過長,會損傷感音神經(jīng),導致聽力下降;而且長時間佩戴耳機,會阻礙耳道通氣,影響耳部血液循環(huán),增加耳廓、耳道感染風險。
正確做法:
1.控制音量:建議將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下。
2.定時休息:每使用耳機1小時,建議休息10分鐘,讓耳朵得到放松。
3.耳機類型選擇:選擇合適的耳機類型,例如頭戴式封閉耳機,應注意佩戴舒適度,避免長時間佩戴。
04
感冒:耳部感染的“幫兇”
感冒時,鼻腔和中耳相連的咽鼓管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耳朵不適,甚至引發(fā)中耳炎等問題。兒童在感冒期間,往往忽視耳朵的保護,容易加重病情。
正確做法:
1.及時就醫(yī):感冒癥狀嚴重時,及時就醫(yī),避免并發(fā)耳部疾病。
2.正確擤鼻涕:教育孩子正確的擤鼻涕方法,切勿用力過猛,以免將分泌物沖入中耳。
05
坐飛機:氣壓變化的挑戰(zhàn)
在飛機起降過程中,耳朵受到機艙內(nèi)氣壓變化的影響,可能會出現(xiàn)悶堵、耳痛、耳鳴等不適。尤其感冒時乘坐飛機,不適感更加明顯。正常情況下,人體有咽鼓管調(diào)節(jié)鼓膜內(nèi)外壓力平衡,通過調(diào)動咽鼓管相關肌肉即可緩解不適感。
正確做法:
1.咀嚼食物:在起飛和降落時,可以通過咀嚼口香糖或吃東西來幫助平衡耳壓。
2.打哈欠:打哈欠、反復張合口腔也是一種有效的調(diào)節(jié)耳壓的方法。
3.降噪耳機:飛機行駛時機艙內(nèi)聲音約70分貝左右,對于聽力較為敏感或乘坐遠程飛機的人群,可適當?shù)氖褂媒翟攵鷻C。
06
日常愛耳護耳小貼士
1.定期檢查聽力: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聽力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
2.保持耳朵干燥:游泳或洗澡后,注意將耳朵擦干,避免潮濕環(huán)境誘發(fā)感染。
3.健康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堅果等,有益于耳健康。
4.避免耳部受傷: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注意保護耳朵,避免撞擊或其他外力傷害。
5.避免異物塞入:不要讓孩子將任何物品塞入耳朵中,這可能會導致異物嵌頓,耳道損傷。
6.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睡眠,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熬夜、勞累、壓力過大可能會導致聽力突然下降。
耳朵是我們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保護耳朵健康是每位家長和學生的共同責任。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的耳朵健康保駕護航,讓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聽得更清晰、生活得更快樂!
門診信息
向明亮 耳鼻咽喉科 主任醫(yī)師
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上午總院專家門診
周一下午 總部國際醫(yī)療部
王俊 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醫(yī)師
周二全天 總院專家門診
周四全天 嘉定院區(qū)專家門診
姚俊吉 耳鼻咽喉科 主治醫(yī)師
周五全天 嘉定院區(qū) 耳鼻咽喉-頭頸專病門診
上海市衛(wèi)健委健康科普專項(項目名稱:小學低年級學段“健康日”科普教育課程構建;項目編號:JKKPZX-2024-A05)
撰 文:姚俊吉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
審 稿:王 俊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